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5827709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全册4.6神奇的眼睛第2课时教案新版沪科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 课时透镜的应用本节是以光的折射、透镜成像和眼睛为基础的一节课,认识常见而熟悉的单镜光教学仪器:放大镜、照相机、幻灯机、投影仪等,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与实际生活中材的仪器联系起来。对于显微镜和望远镜不做具体要求,只是加深学生理解凸透镜成解像原理的应用,开阔眼界,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的紧密性,了解科读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2.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及成像原理。教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学2.尝试应用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过程与方法目尝试用“组合法”学习及提升学生

2、的科学探究能力。标情感、态度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与价值观重难重点:放大镜和照相机的原理。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借助挂图及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光学仪器。点难点:区分实像和虚像。利用组合透镜成像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让学生处利用两块凸透镜自己模拟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学习作图的方法。理本节课教学时,提倡事先让学生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在课堂上阅读课本,学生教发言交流,不提倡由教师自始至终地讲述。希望能用现代媒体让学生观看有关先进的科学仪器,如有条件的话,可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网站,让学生去查阅,也可组学织学生参观学校天文台,组织学生用小型天文望远

3、镜观看夜空,用显微镜做一些观建察,用照相机练习照相等。议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热爱科学,愿意主动学习。实照相机调节方法:一般情况是物体不动,调节照相机。例如照完全身像后照半身验像:照相机靠近人,镜头向前伸,人的像变大。探投影仪:由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放置投影片时需相对于物体上下、左右相反。究银幕上的字变大的调节方法: 银幕固定不动, 投影仪镜头向下调, 投影仪向后移动。总放大镜:调节放大镜到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改变所看到物体的大小。在1 倍焦距结以内,放大镜越靠近物体,看到的像越小。学点 1放大镜阅读教材P78 第一、二段,回答下列问题。问题 1:用擦镜纸垫着摸

4、放大镜的镜面,它中间_厚 _、边缘 _薄 _,它是 _凸透 _镜。问题 2:用凸透镜观看书上的字,并不断改变字与凸透镜的距离,思考:(1) 你看到的字体有什么变化:( 注意比较像的大小、倒正、 虚实 )_ 成放大、 正立的虚像_。(2) 文字离凸透镜多远才观察到正立、放大的像?_小于凸透镜的1 倍焦距 _。问题 3:放大镜的原理:当物距_小于 1 倍焦距 _时,成的是 _正立 _、 _放大 _的 _虚 _像。学点 2照相机阅读教材P78 内容并观察图453,思考完成以下问题。问题: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凸透 _镜,胶卷相当于_光屏 _。其工作原理是:第 1页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2 倍焦距 _

5、之外时,成 _倒立 _、 _缩小 _的 _实_像。拓展:投影仪上有一个用_凸透 _镜做的镜头,屏幕相当于_光屏 _,投影片作为_物体 _。其工作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大于 1 倍焦距小于2 倍焦距 _时,成 _倒立_、 _放大 _的_实 _像。学点 3显微镜阅读教材 P78 内容并观察图 4 55,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把你课前收集的关于显微镜的种类和应用的资料与同学交流。问题:常见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_凸透 _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生物、细胞等肉眼无法看见的物体。学点 4望远镜阅读教材P79 内容,了解望远镜的知识,并把你课前收集的关于望远镜的种类和应用的资料与同学交流。问 题: _望远镜 _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就像物体被“拉近”了,普通望远镜的基本元件是 _凸透 _镜和 _三棱 _镜。第 2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