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必背古诗文言挖空训练2024中考语文冲刺专题

上传人:鹏城****头 文档编号:455823791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必背古诗文言挖空训练2024中考语文冲刺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必背古诗文言挖空训练2024中考语文冲刺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必背古诗文言挖空训练2024中考语文冲刺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必背古诗文言挖空训练2024中考语文冲刺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必背古诗文言挖空训练2024中考语文冲刺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必背古诗文言挖空训练2024中考语文冲刺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必背古诗文言挖空训练2024中考语文冲刺专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中考语文 三轮冲刺训练必背古诗文挖空填空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 【东汉末年】曹操东临 石,以观 海。水 ,山岛 。树木 生,百草丰 。秋风 ,洪波 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 灿烂,若出其里。 ,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代】李白 花落尽子规啼,闻 龙标过五 。我寄愁心 明月,随风 到夜 西。3.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客路 山外, 行舟绿水前。 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 。海日 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 阳边。4.天净沙秋思 【元代】 马致远枯 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马。夕阳 下,断肠人在天 。5. 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乎?有朋自远方

2、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研究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为我所做的事情而迷惑,五十岁的时

3、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不用多加思考,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并明辨是非.七十岁我的道德修养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事,而不逾越法度规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5)子曰:“学而不思则 ;思而不学则 .” 译文: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6)子曰“一 食,一 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7)

4、子曰:“ 者不如好 者,好 者不如乐 者.”(8)子曰:“饭 食饮水,曲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 其 者而从之,其不 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10)子在川上曰:“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每个人都应保持自己的

5、人格尊严.三军可以的元帅可以被抓,也不能随意污辱我的人格.儒家肯定生命和道德都是有价值的.(12)夏曰:“博学而 志, 问而 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一个人知识要渊博更要有坚定的意志,多听多问还要切近平实的思想.做到这两点,仁这个学问的中心就有了.6.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君问归 未有 ,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 窗 , 话巴山夜雨时。七年级下册1.木兰诗 汉乐府北朝民歌 复 ,木兰当户织。不闻 声, 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 ,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 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 马,西市买 ,南市

6、买 ,北市买长鞭。 辞爷娘去, 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闻黄河流水鸣 。 辞黄河去, 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 闻 山胡骑鸣 。万里赴 ,关山 若飞。 气传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 堂。 十二 ,赏赐百千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 ,愿 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 闻妹来,当户 红 ;小弟闻 来,磨刀 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 , 我旧时 。当窗 云 ,对 花黄。出门看 , 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 。雄兔脚 , 兔眼迷离;双兔 地走,安能 我是 ?2.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

7、则灵。斯是陋室, 吾德 。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 。谈笑有 ,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之劳形。南阳诸葛 ,西 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3.爱莲说 【唐】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独爱莲之出 泥而不 ,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 不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登幽州台歌 【唐代】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 ,独 而 下。5.望岳 【唐】杜甫 如何?齐 青未了。造化 神秀

8、,阴阳 昏晓。荡胸生 云, 入归鸟。会当 顶,一览众山小。6.登飞来峰 【北宋】 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 。不畏浮云遮望眼, 身在 。7. 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莫笑农家 酒浑,丰年留客足鸡 。山 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 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 杖无时夜 门。8.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 鞭东指 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 春泥更护花。9.泊秦淮 【清代】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 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江 唱后庭花。八年级上册1.三峡 【北魏】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处;重岩叠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9、不见 月。至于夏水襄陵,沿 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 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其间。清荣 ,良多趣味。每至晴初 旦,林寒涧 ,常有高猿长啸,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2、答谢中中书 【南朝】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 ,五色交辉。 林翠竹,四时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日欲 ,沉鳞 跃,实是 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其奇者。3.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10、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 ,水中 、 交横, 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黄鹤楼 【唐代】崔颢 人 乘黄 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 ,白云千 空 。晴川 阳树,芳草 。日 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 使至塞上 【唐代】王维 单车欲问边, 国过 。征 出 ,归 。大 孤烟 ,长河 日圆。 关 骑,都护在 然。6.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 西, 水面初平云 。几处早莺争 树, 谁家新 春泥。乱花 迷人眼, 浅草才能 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 里白沙 。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

11、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 非不 利也,米 非不多也, 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民不以封 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助。寡助之至,亲戚 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舜发于畎qun亩之中,傅说yu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 ,空乏其身,行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性, 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

12、改;困于心, 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9.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结 在人 , 而无车马 。 问君何能 ?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 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 , 飞鸟相 还。此中有 , 欲 忘言。10.春望 【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 草木深。感时花 泪,恨别鸟惊心。 火连三月,家书 万金。白头 更短, 不 。11.渔家傲 【南宋】 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 归帝所,闻天语。 问我归何处。我 路长 日暮,学诗 有惊人句。九万里风 正举。 风休住, 吹 三山去。12.赤壁 【唐】 杜牧 沉沙铁未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 周 便,铜 春深 二 。13.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