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读书会导读课课型的实践与思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582165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读书会导读课课型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班级读书会导读课课型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班级读书会导读课课型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班级读书会导读课课型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班级读书会导读课课型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读书会导读课课型的实践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级读书会导读课课型的实践与思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级读书会导读课课型的实践与思考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新课标还要求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要达到145万字。这些都足以说明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新课标颁布以后,教师们都开始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学中注重“以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也常把读书作为一项作业布置给学生们。然而,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何教会学生读整本书?如何开展有效的读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长期以来,一直都困扰着一线教师。为此,我们开展了“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的系统研究”课题实验,力图通过“班级读书会”这一

2、形式,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导读课是班级读书会课型的一种。作为整本书阅读的第一堂课,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该如何读一整本的书。 实 践 摸 索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我们渐渐形成了一套基本的导读课教学模式:激趣导入,推荐新书导读封面,了解信息导读目录,猜想情节导读片段,激发欲望。1激趣导入,推荐新书好的导入,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导读课的导入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从封面入手,从书评入手,从体裁入手,还可以从影片入手。从封面入手:(窗边的小豆豆)师: 这节课,老师将向大家推

3、荐一本新书。(出示封面小女孩“小豆豆”的图片)师:她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你觉得她是一位怎样的孩子?师:这位可爱小女孩的名字就叫“小豆豆”,她是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的小主人公,这本书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创作的。想知道“小豆豆”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儿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吧!从书评入手:(夏洛的网)师:想知道是什么书吗?老师要请大家来猜一猜咯!师: 这是一本美国的童话故事,傲居美国十大著名童话书的首位; 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爱与忠诚的赞歌。这本书风行世界五十年,发行千万册。 揭示谜底:夏洛的网从体裁入手:(最后一头战象)师:(出示课本第二单元目录)第二单元的四篇文章都是写什么的?(动物)哪个故事打动

4、了你?师:动物和人一样有深厚的感情,今天我们来读一本动物小说最后一头战象。从影片入手: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推荐给大家的这本书,五十年前就家喻户晓,陪伴了几代人成长,也同样吸引和影响着现在的孩子们。这部经典童话还曾被迪士尼公司改编为动画片呢,能猜的出是我要推荐的是哪本书吗?师:播放宝葫芦的秘密预告片,引出书名。有效的导入是学生亲近课外阅读的前奏,是诱发学生阅读欲望的催化剂。但导入也应简单明了,切忌繁琐冗长。 2. 导读封面,了解信息 读封面 拿到一本书,我们要从封面开始读起,要学会读懂封面,了解封面所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书名、作者、译者、出版社,这些都是封面告诉我们的。其次是读图,一般的封面的

5、图画都来自书里,这些图画有的是书中一个精彩的故事画面,也有的是这本书的主人翁。如我爸爸师:我知道同学们以前都读过绘本,谁能告诉老师(抚摸这封面)这叫什么?(封面)师:从这本绘本的封面上你会知道什么呢?(作者、译者、出版社)师:你们知道吗?安东尼 布朗可是英国的一位绘本大师,他曾经获得了全球儿童文学界的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大奖呢!师:安东尼的爸爸长得什么样呀?(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上的图)好好瞧瞧,谁来说说,你看到的爸爸是什么样的?(多点几个小朋友说,引导观察头发、眼睛、嘴巴、衣着)这本绘本的封面上画着的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教师教学时不仅引导学生了解到这本书的作者、译者、出版社,还抓住封面图画引导学生

6、进行口头表达。一张封面就是一个故事,一幅插图就是一段精彩,当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封面插图时,学生的心会不假思索地飞进书本他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走进文字,走进故事。读环衬 无论打开书的正反面封面,总有一张连接封面和内页的版面,叫做环衬,它的目的是在于封面和内心的牢固不脱离。一般精装书的环衬设计十分讲究,可是人们常常匆匆翻过没能细细观察。如我爸爸师:翻开书第一页叫什么(环衬)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对,这本书的环衬非常特别,都是什么呀?(黄格子)师:呀,这些黄格子怎么这么熟悉呀,咱们在哪里见过呀?(学生思考片刻,教师出示封面提示)生:这花格子是爸爸睡衣上的图案。师:小朋友们观察真仔细。因为安东尼的爸爸

7、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这件黄格子睡衣,这睡衣就是爸爸的象征。所以这本书中的爸爸从头到尾都是穿着这件黄格子睡衣呢。大多数书的环衬会有一些和作品内容有关的简单的图案。如敌人派的环衬是“我”家餐桌的台布,“我”就是在餐桌前用“我”的敌人派把“我”的敌人变成了“我”的朋友。敌人的前环衬画满了一个个的小兵,而在后环衬里却少了两个小兵,他们去哪里呢?这两个小兵就是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事实上,环衬总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些耐人寻味的信息。读封底 封底是图书的重要构成元素,是封面、书脊的延展、补充、总结或强调。封底上的信息也很丰富,有时会是这本书的简介与导读,有时会是这本书的推介与评论,引导学生通过读封底建立读整本书

8、得概念。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时还会结合每本书的特点适时引导学生读扉页、读书脊等等。 3.导读目录,猜想情节读目录 每一本书内的目录都是这本书故事情节的浓缩,透过目录可以了解整本书的结构方式。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读书前先读目录的习惯,教给学生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学会根据目录猜想故事情节。如窗边的小豆豆师:刚才我们看了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拿书)知道了一些知识,孩子们,你们以后如果有了一本新书,也要好好看看封面哦,这样你积累的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了!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书的目录。(一起翻阅书的目录)师:一看目录,我们就知道,这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好好读一读你最想读哪个,为什么?(指名学生汇

9、报)师:目录能向我们传递很多的信息,比如:故事的大概内容,故事涉及到的人物等等,所以我们读书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目录。师:好,下面就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翻到你最想看的那个故事,好好的过把瘾。课外阅读是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他们有机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并学会阅读。 4. 导读片段,激发欲望导读片段 是通过对作品中某个片段的赏读达到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目的。教师可以精选最有代表性的片段,也可以从书中的主要人物入手,赏读精彩片段。如夏洛的网(在理清故事主人公之间的关系之后)师:接下来,就让我们

10、一起来细细品味这个好听的故事。(一)走近“弗恩”师: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呢?(出示图片)你们想知道吗? 师:认真听老师读完早饭前(第2、3面),你就明白了。从刚才这段文字里,你觉得弗恩是个怎么样的女孩儿?(生自由发表看法)师:当我们读着这段话时,你心中最担心的是什么呢?(二)走近“威尔伯”师:因为弗恩的坚持,小猪得救了,她还给弗恩起了一个最漂亮的名字(生:威尔伯)师:(出示怀抱小猪的画面)瞧!多温馨的场面呀!弗恩拿着奶瓶喂威尔伯,弗恩爱威尔伯胜过了一切。这是一个苹果开花的季节,天气越来越暖和,小猪威尔伯已经长到快两个礼拜了,它被安置在苹果树下,你们看,苹果树下有小猪威尔伯舒服的木箱猪栏。当威尔伯累

11、了的时候,弗恩就会把它报到婴儿车上,和洋娃娃一起睡觉。弗恩是妈妈,威尔伯和洋娃娃是两个小宝宝。师: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小猪威尔伯,你感觉你现在的生活怎样?(幸福,快乐,无忧无虑)师:要是日子都能这样过下去该多好啊,可惜,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威尔伯慢慢地长大了,长成一只比较大的小猪了,再也不适合弗恩养着了,爸爸让弗恩把小猪卖掉,没办法只好卖到了弗恩舅舅家,舅舅家有一个很大的农场,里面养着很多的家畜。就这样,威尔伯来到了新家。(三)走近“夏洛”(略)激发欲望 导读精彩片段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赏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作品的魅力,获得对作品最真切的感受,并由此产生阅读整本书的欲望。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彩片段导

12、读,然后留下悬念,最终达到学生主动阅读整本书的目的。如夏洛的网1师:一只蜘蛛真的能拯救威尔伯的命运吗?请同学们自己去读一读夏洛的网,老师相信,除了故事本身,你们应该还能读出更多!2小结: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只要我们有好书相伴,以好书为友,我们就会变得高尚起来。 尝 试 创 新 在导读课基本模式形成的基础上,我们对绘本导读课还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把两本有关联的绘本放到一节课进行导读。如月亮,生日快乐和月亮的味道都和月亮有关;爱心树和猜猜我有多爱你都是以感恩为话题的;一片叶子落下来和小鲁的池塘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书籍。两本书导读,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进行了

13、知识的建构。如:敌人敌人派一、谈读书感受,引入新课1最近在读什么书?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今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本书,大屏幕出示敌人封面二、导读敌人师:这是一本图画书,又叫绘本。看到这个书名让你想到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翻开书我们看到的这个叫做环衬,对绘本来说它有着特殊的作用,每本绘本的环衬都大有讲究,它们的颜色往往与书中要讲述的故事十分吻合,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是书的后环衬,有什么发现?(学生质疑)师:是啊,这两个小兵去哪里了呢?咱们看看故事也许就能找到答案。(老师讲述敌人)师:哪位同学能够按故事的顺序把这几幅插图粘到黑板上?(学生上台贴图)师:(出示封底)看,这是这本书的封底。小兵嘴里叼

14、着的这片叶子谁认识?四叶草又叫幸运草,代表希望和幸福。小兵的希望是什么呢?他们会有怎样的结局呢?三、导读敌人派师:因为一场战争,两个互不相识的人成为了敌人。有一个小朋友,他也有一个头号大敌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看看第二个有关敌人的故事吧!出示封面敌人派,这又是一本(绘本、图画书)。师:读了书名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读封面的感受)师:都有自己的猜想啊,那还是先来看书吧!(翻开书)这叫环衬,这本书的环衬和后面的故事也有关联,看看谁能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现它。师:故事讲完了,像刚才一样,哪位同学能来贴图呢?(学生贴图)师:爸爸做的这个敌人派发挥作用了吗?(学生自由交流感受)四、小结这节课,我们

15、读了两本关于敌人的书,同学们,你们对敌人有什么新的认识吗?(学生先讨论,再发言)师: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段话(略)师:回家后认真读读这两本绘本,思考一下:我们将如何面对我们生活中的敌人呢?然后可以写在自己阅读收获里。什么是敌人?为什么会成为敌人?怎样把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两本书的导读,让学生们对敌人这是看似沉重而深奥的话题变得轻松而简单。两本书同时导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确定好阅读的文本,其次是要寻找到导读的切入点,最后是要安排好导读的程序。实践中我们发现,在一堂课内进行两本书导读,更适合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有利用帮助学生找到作品之间的关联,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思 考 感 悟 通过一年来的摸索实践,我们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感悟:1.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讲述,要能够通过讲述把一本本优秀的儿童作品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动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2.导读课可以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