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庖丁解牛》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上传人:s****6 文档编号:455821045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庖丁解牛》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庖丁解牛》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庖丁解牛》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庖丁解牛》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庖丁解牛》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庖丁解牛》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庖丁解牛》课后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业练习课程基本信息学科高中语文年级高一学期课题庖丁解牛作业练习一、翻译全文重点字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 ),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 ),奏刀騞然( ),莫不中音( )。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 )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 )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 ),批大郤( ),导大窾( ),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 ),而况大軱( )乎!良庖岁更( )刀,割也;族庖(

2、)月更刀,折( )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 ),而刀刃者无厚(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 )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 ),吾见其难为,怵然( )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 )。謋( )然已解,如土委( )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善( )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 )焉。”二、选择题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庖丁解牛写了三个阶段庖丁技艺的比较,不仅是庖丁技艺逐渐纯熟的体现,更是其对“道”理解不断深化的体现。无论是“所见”还是“未尝

3、见”,都是需要“以目视”的,而最高境界的第三阶段,则摆脱了视觉的束缚,完全交由“神”来定夺。B文章语言精练而富有表现力。“触、倚、履、踦”四个字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庖丁解牛的娴熟技术;比拟庖丁进刀合桑林之舞,中经首之会,有声有色;解牛结束“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的怡然自得神态跃然纸上。C庖丁解牛一文,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用牛体的复杂结构来比喻社会,用刀来比喻人。D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强调对技术的追求。其二,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2下列说法不正确

4、的一项是()A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B“臣”是指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亦包括百姓,还可以是官吏对君主的自称。“臣之所好者道也”的“臣”是庖丁的自称。C桑林是传说中商汤乐曲名,“桑林”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娱乐活动,性质与祭“社”(谷神)同。经首是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D文惠君,即魏惠王,魏国的第三代君主。魏惠王时期,魏国国都由安邑迁往大梁,其后魏国又称梁国,魏惠王则也称梁惠王。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而刀刃若新发于硎B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C手之所触

5、,肩之所倚赤也为之小D羽化而登仙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三、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归类。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何由知吾可也?牛何之?毋吾以也。臣之所好者道也。构怨于诸侯。视为止,行为迟。渺渺兮予怀。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四、语言表达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每年都吸引了无数人参与,所评选出来的人物也感动着整个中国,感动着整个世界。中共中央文明办受此启发,以深情的目光回望我们这个泱泱大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推选出了孔子、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辛弃疾、关汉卿、鲁迅等“感动中国”的历史人物。请你参照示例,依据自己对庄子的理解,为其拟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讲究文采,评价准确、得

6、体,不少于100字。(示例)选择人物:司马迁颁奖词:身陷囹圄,缘于赤胆忠心;身遭奇辱,在隐忍中默然前行。梦未竟,信念不倒,意志永存!他用血泪和幽愤,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以山的刚毅和正直书写了中国三千年的沧桑。壮哉!伟哉!中国的“史学之父”司马迁!选择人物:庄子颁奖词:五、文言文比较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序技赠写真李山人(明)吴承恩通州李子北游于淮阴,馆于蒋氏。李子素善貌人,其留于淮也,缙绅国人咸求之貌。其貌人也,十尝得十。或者问曰:“子之于技也,习矣乎?子而貌人,十尝得十,何也?”李子嘻曰:“余非技人也,而游于技;余非

7、习于技也,而与技偶。始余挟策读书,出游于都邑,鲜然与人群,见夫老少者异状,肥瘠者异质,黔皙者异色,长短者异形,妍丑者异姿。余嗒然而神怡,舂然而心融,少焉,触然而惊中。是故余志其形体,余志其耳目口鼻,余志其须眉,余志其颔颐,余志其权,余志其辅。既而和墨配色,濡笔焉而加之素,恍然若觌斯人焉。故余貌之人也,十而失五六者鲜矣。久之,余益与人习也,于是舍其格,遗其形,求之于俯仰,求之于瞻眺,求之于笑貌,求之于态,求之于情,吾心或若戚然其有谋,犂然其有酬,于是和墨配色,濡笔焉而加之素,若与斯人笑语謦欬焉。故余之貌人也,十而失三四者鲜矣。今余貌人多矣,余不能为心矣,余忘余技矣。有求余貌者,余不知其貌若是耶?

8、态若是耶?但余隐几而坐,忽焉若见斯人于素,又忽焉若见斯人矜色而待余,又忽焉若见紫气于斯人眉宇之间,于是余急起而图之,又不知孰使余起耶?孰使余图之耶?孰使余不肖耶?故余之貌人也,不知十而得一耶?十而失其九耶?十而得十耶?十而不失其一耶?余又安知技!”于是淮南吴生闻之叹曰:“善哉!技可以语学矣!彼君子始而张弓,既而云行水止,而天游焉天下乎,畴靳之哉?熙熙神应之矣是谓凝化。”注辅:颊骨。觌(d):见。犂(l):明确。謦欬(qng ki):言笑。畴靳:意指“收放”。(乙)庖丁解牛1.请根据序技赠写真李山人庖丁解牛的文意,概述“李子貌人”“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完成填空。 2. 李子貌人、庖丁解牛,

9、都经历了由技而道的过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参考答案一、翻译全文重点字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所接触的地方),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踩),膝之所踦(抵住,指宰牛之时用膝盖抵住牛),砉然向然(砉砉作响),奏刀騞然(进刀时发出“騞”的声音),莫不中音(合乎音律)。合于桑林之舞(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乃中经首之会(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同“盍”,何、怎么)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天道)也,进乎技矣(超过技术了)。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没有不是(完整的)牛的);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未曾看到完整的牛了)。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我只用

10、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官知止而神欲行(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乎天理(这里指牛体的自然结构),批大郤(击入大的(筋骨连接处的)缝隙),导大窾(引刀进入(骨节之间的)空处),因其固然(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技经肯綮之未尝(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尝试),而况大軱(大骨)乎!良庖岁更(更换)刀,割也;族庖(一般的厨师)月更刀,折(断,指用刀砍断骨头)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彼节者有间(那牛骨头节间有空隙),而刀刃者无厚(没有厚度,这里形容刀口薄);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宽绰的样子)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

11、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吾见其难为,怵然(戒惧的样子)为戒,视为止,行为迟(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慢下来),动刀甚微(轻)。謋(拟声词,迅速裂开的声音。这里形容骨与肉分开的声音)然已解,如土委(散落,卸落)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善(揩拭)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养生之道)焉。”二、选择题1.D。“强调对技术的追求”错,庄子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将之作为实践的目标。2.C.“桑林”本是一种大型的、国家级的祭祀活动。“社”是土地神。

12、3.A。A.以:两个都是介词,从。B.为:“为所”表被动;介词,替、给C.之:用于主谓之间,取独;音节助词,补充音节。D.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三、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并归类。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为宾语前置句,“技经肯綮”作“尝”的宾语;句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刀刃若于硎新发;句为介词宾语前置,“何”作“由”的宾语;句为动词宾语前置,“何”作“之”的宾语;句为省略句,省略主语和宾语,应为:(尔)毋(以)吾(长乎尔)以也;句为判断句,“也”表判断;句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诸侯构怨;句为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应为: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13、句为主谓倒装句,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兮;句为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恢恢乎于游刃其必有余地矣。四、语言表达(示例)九万里豪情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光耀日月,曳尾涂中,逍遥尘世。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踌躇满志却又似是而非,螳臂当车却又游刃有余。一部庄子,深邃宏阔,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看似胡说乱语,骨里却尽有分数,这怎能不令我们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解析】撰写颁奖词,首先要注意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令人钦佩的事迹,简要概述,人物事迹不宜作详细交代,点到为止;其次,要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要体现出人物的人格魅力,或是人物的思想品质等,要体现一定的哲理意味;最后,颁奖词要简短,这就要求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同时尽量做到语言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综合表达语言的基本能力。颁奖词是对受表彰的公众人物颁发奖项时由颁奖活动主持人宣读的致词写颁奖词注意以下几点:(1)高度概括,简洁精炼;(2)词吻意合,富有特色;(3)语句清新,文笔优美;(4)言志寓义,饱含深情 。五、比较阅读1.志人形体(志其外形) 出神入化(得心应手) 目无全牛2.把握事物规律,就可超越技巧,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