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作备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5820571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协作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协作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协作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协作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协作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协作备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为了使集体备课真正备出实效,让教师在集体研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江山市城 北中学从实际出发深化“集体备课”制度,推行网络协作备课,教师们按同年级、同学 科聚集在一起,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所分配的任务,打开教参和教学网络,搜索 有用的教学资源,旨在集网络教学资源与教师集体备课为一体,为教师搭建高起点的专 业发展平台,提高教师教育科研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也为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网络协作备课中,网络被赋予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信息网,即充分利用互联网中 的教学信息资源;二是人才网,即同学科、同年级的科任教师共同组成一个网络。其中, 互联网和人才网是相互交叉的,比如人才网,它既包

2、括同一学校中的教师,也包括互联 网中的教师。这样,教师之间各展特长、切磋教艺、共享资源,发掘了现代网络教育资 源的潜在优势,使集体备课搭上了信息技术的快车,拓展了无限广阔的资源空间。1、创建教学资源库 网络协作备课的优势之一在于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备课质量,采用电子文档实现教学资源持续利用的目标。学校在给教师配备足够的教学电脑的基础上,创建教学资源库, 使网络协作备课有了广阔的资源空间。资源库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文本资源库,二是 电子资源库。文本资源库包括纸质的教案和教学案例集等;电子资源库则范围要大得多,它包括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与可互动的教学资源等。 首先,尽量搜索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备课组长要求本

3、年级同学科教师在熟悉教学内 容、明确训练重点和智能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并合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组建 学校教学资源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教师画地为牢、坐井观天、闭门造车。 其次,开发可互动的教学资源。每位教师备好课后,在学科组教研活动中,由年级 备课组长主持,教师们积极参与,共同讨论,形成书面修改意见,请教案设计者对原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形成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并把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供全校教师使用。教学资源上传后,鼓励全校教师对资源进行“挑刺”。 一次又一次的集体备课,教师间的一次又一次的思想碰撞,一次又一次的提升,一次又一次的收获,真让人高兴。通过网络

4、协作备课活动,教师之间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大家群策群力,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组内人员取人所长、补己之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能及时将教学过程中反馈来的信息及时处理,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充实教案,完善教法,在互动中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在,城北中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已达40G,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设计都已齐全,收集的多媒体课件达200个。这些资源会成为下一任教师的参与资料,供他们以后进行参考,而通过不断的更新与优化,这种“集思广益”的教案内涵会不断丰富,大大方便了教师的教学和研究。2、用“特长之钻”攻坚 每逢新学期伊始,同年级各学科的备课组长会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的个人特长

5、,合理分配教学内容进行分工研究,写“研究性教案”,开展研究性备课。备课的形式,包括课例、教学设计、详案、简案、教学点设计或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多种形式。学校把教师的备课成果进行汇总,每位教师都可以运用这些成果进行教学,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这样做既发挥了教师的个人智慧,也提高了备课的质量。学校提倡教师们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使课程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拓宽备课思路和眼界。 由于引导教师用“特长之钻”攻坚,网络协作备课就具备了得以成功的基础。在网络协作备课中,每位科任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再加上网络教学资源的巨大优势,从而摆脱了那种“个体备课抄教案,集体备课连教案都不用抄”的弊端,课堂教学研究走上了

6、良性发展的轨道。这样,学生能在一节课里同时领受到不同教师的智慧成果,教师的备课成果也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了,可谓一举多得。3、在研教互动中进步备了课,教师并不等于可以万事大吉了,学校教务处和教研组还将各个教案直接发到校园备课网上,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进行多元、互动、多轮的反复研讨。 自实施网络协作备课以来,学校教务处和教研组不断加强电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使用前后的动态研究,在研教互动中提高网络协作备课的整体水平。执教前,要求教师特别是应用非自己撰写的“研究性教案”的教师,必须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本人教学特点等对教案进行修改,并写好点评、旁注及教学反思。执教时,教师要时刻关注

7、教案与教材、学生、本人的教学思路的契合程度,并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感悟和反思。执教后,教师要及时把自己的修改意见上传到网络,对电子教案进行点评或提出修改意见。在汇集教师在每个单元备课过程中对每个教学设计的反思与评价的基础上,每周组织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对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讨论,并形成书面修改意见,请教案设计者对原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形成更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同时,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末认真总结和撰写一学期的备课心得,并选取一个课例上交到学科教研组,届时编印成学校课例集,为下一阶段备课改革提供借鉴。 研教互动,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育网络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打破了过去那种各自为战的局面,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4、在监控激励中成长 实施网络协作备课以后,学校也加强了对教师教学常规的监控力度。一是在动态中监控。学校教导处定期组织教研组进行备课常规检查,检查重点不仅是原来的查教案个数、教案组成环节等形式,更注重教师对教案的使用情况的检查,如教学反思、教学点评、旁注、二次教案、学生反馈意见等项目的撰写。通过对这些项目的检查来确定教师备课质量的等第。二是以评比来激励。定期评出优秀教案,供广大教师学习观摩。通过检查评比促进教师不断反思、学习,实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