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5582012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律 长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关键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2.结合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铺垫情感同学们,当代驰名诗人雷雁抒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孩子,这个词语对于你们,是不是已经陌生因为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时,你们的爸爸也许还没有出生。这个词是用血和火写成的。铁流滚滚,蜿蜒过中国幅员上十二个省;从井冈山到陕北,闪闪

2、红星照耀着艰苦的历程。这个词就是长征。(板书:七律长征)今天就让我们循着伟人的足迹,走进历史,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情感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不多字、不少字、不误字,字字响亮。2、指名读,相机正音。(逶迤、磅礴、岷山)3、齐读,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三、理解诗意,积蓄情感过渡:相信大家理解了诗的意思后,感受会更具体、更深刻。1、轻声读,在你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下面做记号。2、与同桌交流,把你的理解讲给他听,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讨论。3、全班交流。远征:长途行军等闲:找近义词平常、普通(叠词: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五岭:地处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的五座山岭。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

3、的样子。(板书:)乌蒙: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的乌蒙山。磅礴:气势雄伟、高大险峻。(板书:)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两句比喻句,如果让你在这两个句子中分别加上比喻词“像,你会怎样加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连绵起伏的五座山岭像翻腾的细小浪花,高大险峻的乌蒙山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湍急的流水拍打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和煦的感觉。大渡河上横跨两岸的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思。读着这两行诗,你有什么感觉(对仗工整、韵律感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千里: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一望无际、一望无垠、无边无际,目之所及都是皑皑白雪。)更使红军

4、欣喜的是翻过了一望无垠,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喜笑颜开。4、现在明白这首诗的意思了吗说给你的同桌听。5、带领你的理解,读读这首诗歌,想想:现在读这首诗,你又有什么感受呢6、齐读,要读出你的理解,读出感情。四、质疑问难,深化情感读得真好!再看看这首诗的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吗1、默读课文,关注诗句中的字。2、“暖、“寒仅仅从这两个字中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吗这样理解对不对为什么联系?拓中?巧渡金沙江和?同中的?飞夺泸定桥想想。3、小组合作,汇报结果。巧渡金沙江,我们是智取,红军靠七条小船,经过七天七夜,全部平安渡过了金沙江,伤亡很小。夜晚,两岸燃起的熊熊火光,照亮了江面,照红了红军

5、战士的脸庞,照暖了领袖毛主席的心,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路。(板书:金沙江的水流)强渡大渡河,我们是在九死一生的危急关头背水一战,伤亡沉重。每每想起枪林弹雨中的十几根铁索,我们心生寒意;每每想起死难的烈士,我们万分悲哀。但是,我们挺过来了。(板书:泸定桥的铁索)更让人欣喜的是,我们翻过了一望无垠,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岷山,胜利完成了让世界人民震惊、令世界人民敬佩的长征!(板书:白雪覆盖的夹金山)4、齐读(板书:红军、细浪、泥丸、暖、寒、喜、只等闲)五、感情背诵,升华情感1、借助板书,配乐背诵2、小练笔:吟诵着伟人毛泽东的这首?七律 长征,你现在又有什么感受呢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3、交流、修改板书设计:20 七律 长征腾越五岭图疾跨乌蒙图红军 巧渡金沙江 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精神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