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共8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581880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共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共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共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共8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共8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共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哲学史复习题最终版(共8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国哲学题:儒家部分:一、 名词概念解释(答题方法:1,谁提出来的;2,含义,前后展开;3,在中处处于何地位,小评价)为仁由己: 由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孔子提出的解答“人何以成仁”的理论。“仁”是从人对人的良好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由于为仁与否完全取决于自己,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非由人。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主体性原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P33克己复礼: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时,在道德自律的意识中提到:“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为之礼.其中克制物欲是“克己”的基本内容,主

2、张对欲望进行有必要的控制,控制的标准就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我则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在早年的政治追求中,一直以恢复为己任,并把克己复礼称之为仁。“杀身以成仁”这一道德要求对后世的志士仁人具有极强的感召力。P34四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出自公孙丑。由“不忍人之心”论及人的道德“本心”并确证人本性的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的“四心”是与生俱来的,因此推导出人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并再推及行“不忍人之政”,即仁政。P92认为这四心是人与生俱来的品质,也是孟子的基础。心有征知: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关于确认天道可知性的认识论思想

3、。荀子首先承认物本来就可以被认识,并认为人天然禀得的“性”,只是一种认识能力、一种认识心。感官接触与其相当的对象并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感性认识,谓之“天官当薄其类”,而对于天官所接受的各种感性认识,“心”具有分析、辨明、证明和取舍的作用,谓之“征知”。在荀子看来“天官”提供的感觉是片面、主观甚至虚假的,惟有经过“心”的征知才能获得全面的和可靠的知识。P174荀子以“当薄其类”为基础、以“征知”为指导的认识路线,克服了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发展了的认识论明分使群:战国时期荀子在自己的“外王学”里提出的社会构建观念。荀子认为,人类是以群体性方式生存与生活的,之所以能组成一个群体是因为“分”,即分工、等级

4、分别,有了分,界、权、责、利都变得明晰了。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根据人的能力、需要组成不同的群体才能使人过着一种有序而不争的生活,才能“救患除祸”,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明分使群就是荀子希望人们能够明确自己的分工,并且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而要维持“分”靠的是“义”(道德教化)与“礼”(礼法制度)。“明分使群”是荀子外王学的社会基础。P181化性起伪: 战国时期荀子就其“性恶论”所提出的道德教化观。,即是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荀子以“天命”之性情为恶,而“善”的本源是人的群体性生活秩序的需要,其建立有待于“心

5、”的作用。人具有天赋的认识能力,当“仁义法正”具有“可知可能”的可知性,心便有了有控制情欲并能够建立起道德意识的能力,便能人为生“善”。“化性起伪”是一种经验的路向,在这里荀子将道德的修为放置在认知的基础之上,注重后天的教化,从而成为了其提出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P178也是荀子“性恶论”的一个依据,用来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后天的人为造成的。人副天数:是由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论。董仲舒曾非常具体地去描述过,在他看来,人的生理结构其实就是天的模式的一种复制品;同样人与天具有相同的道德品质与精神意志。董仲舒以“天”为人的创造者和主宰者,认为人的结构与秩序全看做是与天地之数相副的.

6、这种把天人关系附会到荒唐的地步,是“为人者天”之论的必然结果,其最终目的是为天人感应、天人相与的理论提供依据,从而为专制皇权服务。P243性三品: 中国古代一种关于的学说。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性三品之说受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先验论影响。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东汉王充也据禀气的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唐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在这里主要叙述董仲舒性三品的观点。董仲舒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的。这两种都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名性。中民是

7、大多数,需要教育,所以董仲舒指出:“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认为君王承,教育人民养成善德。在这里董仲舒不仅通过“反性之名”建立起了自己的人性理论,更由此推导出与之配套的“承天意,成民性”的王道教化主张。P246他从人性论上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天人感应:是中国汉朝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的一套神学理论,经过“为人者天”、“人副天数”、“同类相动”三个环节,“天人相与”、“天人感应”的神学世界观建立起来。董仲舒把“天”人格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能够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为“百神之大君”。自然界的一切规律,以及人类的人事变化都是“天”所决定的。人是为了体现天意被创造出来的,而君主是天的代表,受命

8、于天,“天人感应”成为当时君主获得统治合法性的一个依据。四端:孟子提出的人的道德修养主要包括仁、义、礼、智四端,又以“仁、义”二德为主;“仁”的一般要求是关系到人之所以为人的的内在本质,“仁”的近切要求关系到人从哪里进来;“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实现路径,“义”的切近要求是敬长;“礼、智”从属于“仁、义”的道德规范.二、 简述1, 简述孔子道德修养方法P36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中,包含着一整套道德修养的方法,他说:“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讲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体现了道德修养的主题性原则;要从身边做起,体现的是其践行性原则。具体做法有:(1)求之于己,自省自克:孔子十分强调人作为

9、主体的内心自觉和主观努力。“为仁”本就是个人的道德追求,其动力和对象应该是自己而非他人。提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强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又提倡 “内省不疚”,认为只要内心反省而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了。(2)笃信好学:孔子很强调学习,在他看来,学问提高的同时也应该是道德的提高,他对当时学习与道德脱节的风气很不以为然,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批评今人读书只为装饰自己以向别人炫耀的做法。孔子主张:“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吧做人与做学问紧密结合起来。(3)躬行实践:道德修养的关键是身体力行,强调学了就要做,说了就要行,十分重视“言行一致”,强调“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否则就

10、是“伪君子”,对之深恶痛绝。他主张“听其言而观其行”,以是否身体力行来作为检验道德修养的试金石。2, 孟子“心性天”关系 (1)“心”既指精神世界的物质载体,又指称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性”专门表示人性,指人所独有的道德、精神属性,即性本善。“天”是境界意义的天,是借以显示主体内在本心本性的善的价值取向的先验性与绝对性的范畴。(2)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由本心论本性从尽心、知性到知天心与性、性与天、以及心与天是相互贯通的,而起到贯通作用的则是心,心是以心贯通性与天。 (3)由于孟子赋予“天”多个含义, 每一个“天”的含义就对应着一种天人关系。他的天人关系思想可以从四个方面得到说明: 在

11、自然之天面前,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 在主宰之天面前, 民心向背可以对天的意志产生影响; 在命运之天面前, 人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 只要行仁义就是“正命”; 在道德之天面前, 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3, 孟子对义利的理解(1)从整体来说孟子的义利观是典型的重义轻利观,他主张义,反对利,甚至将义利对立起来。(2)从不同的对象来说过 “义”与“利”的问题涉及到一个国家管理者的价值观问题,孟子对于统治阶层内部和百姓的“义”、“利”价值取向的要求是不同的。一方面,孟子强调统治阶层需要先义后利。他说如果先讲义而后讲利,用义来规范利,利益的追求就会纳入正确的轨道,这样统治者要带头讲利,

12、从而取得先义后利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孟子强调统治者对老百姓需先利后义。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认为只有“士”这一知识阶层能做到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仍能坚守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而普通老百姓是做不到的。所以高明的统治者一定会给老百姓以一定的产业,再引导他们走上善良的道路,老百姓也就容易听从了。孟子的论述涉及到物质利益同精神价值的关系问题,对于当时的统治者来说,带有一定的实用色彩,但仍无法为之接受。然而这种把精神价值置于人生追求的首位,却成为此后传统知识阶层的基本信念。4, 荀子的天人观(1)作为先秦哲学论争的总结者,荀子对天人之辩这一核心论题作了系统的发

13、展。(2)制天命而用之”的主体。意识.强调“天职”生物的寻常性和“天功”运化的守律性,同时,人必须依循如此的本然天道,才能有合理且积极的作为,这是荀子天人观的基本立场。(3)”明于天人之分”。他否认“天”在意识维度上的存在,也就使得明晓天和人的分际成为必需,但这一认知目标又是在天人之间动态的合一过程中实现的。“制天命而用之”是在“不求知天”的总体态度之下,发挥人的主观能为以“知天”,并进而在互动与和谐的层面上实现“天人合一”。“天功”和“人治”是“天人合一”的两翼,不能无视任何一方,或以一方僭越另一方,因此,“明于天人之分”便成了天人和谐的保证。(4)”天人合一”。明析天人之间的分际又并不是绝

14、对的,“知天”和“敬己”是内涵于同一人为过程中的两个不同侧面,天人之“分”也蕴含了天人相“合”的走向。作为一个理论体系,荀子的天人观是深植于当时的现实的,所以,尊重社会实际并对之加以适恰的“人治”之功,就成为他的天人观的一个深刻内涵,如此的理路决定了他既着力推行礼法相杂的政治方略,同时又以王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5)在认识论方面,荀子一方面确认了 “天道”的可知性,讲人能通过“天官”对事物的接触形成感性认识(天官当薄其类);另一方面,又讲“心有征知”,认为“心”具有明晰、辨明、取舍等理性作用。人可以通过“虚壹而静”(虚:虚心,不以已有的知识妨碍接受新的知识;壹:专一)来达到完全透彻、无所偏蔽

15、的“大清明”认识境界。总之,荀子的天人观有着较前贤更为合理的逻辑进路,是天人观在先秦较为完善的发展形态。5, 董仲舒的天人观P242总叙:初步建立一套以天为中心,以阴阳五行为骨架,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天人合一宇宙论体系,(1)由“人”回归于“天”,以天道作为全部理论出发点,提出了“天道阴阳”的宇宙秩序观。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是有意志有人格的造物主。(2)天人感应论是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仲舒把天人感应视为自古以来就普遍存在的现象。(3)天人同类是董仲舒论证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董仲舒认为天与人之间之所以能相互感应,原因在于构成他们的基础是“同类”的,即都是按照阴阳五行的结构

16、模式生成的。(4)对于人如何知“天意”,董仲舒提出了“深查名号”的认识原则。认为天道虽不言而有意,名号就是圣人发天意而制作的,因此具有不可怀疑的权威性,这样便为认知赋予了超验的意义。据此,他又提出了“诘其名实,观其离合”的认识方法论,主张通过把握名来把握事物的真理,反映了一种求是的精神。而实质上,董仲舒的正名论有其政治意义在里面,是对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论的具体化。三、 论述1, 谈一谈先秦儒家与汉儒对天人关系的异同异:1.在天人观中天人的作用的侧重不同1) 先秦儒家的主要观点是天人合一,但更突显人的价值与作用,人作为认识主体的作用逐渐强化,而天的支配作用则相对弱化。孔子从人道观的侧面突破了原始天命观的限制,扩展了由天道而来的仁德义,使人与天的关系在道德层面的意义上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孟子则在孔子的思想上更进一步,使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天的宗教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