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风貌控制规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5817920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风貌控制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建筑风貌控制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风貌控制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风貌控制规划(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风貌分区导控(一)老镇风貌传承区一一综合服务组团及教育文化组团。老镇风貌区重点考虑老镇区原有的空间肌理格局,保证老镇区原有的空间尺度及 建筑风貌,使城镇建设始终具有历史性及传承性,同时又展现一定的时代精神风 貌。建筑形态:考虑传统空间肌理格局的延续。行政办公和商业建筑可以群体组合为 主,结合轴线进行组织;注重各体块间的协调,一般性建筑形体简洁,重点建筑 形体变化丰富。建筑风格:该区建筑风貌要进行严格控制,建筑风格以简中式为主,同时融入宜 就地方特色,形成简约、实用,但又富有文化底蕴的建筑风格。建筑高度:由于该区处于镇中心地带,用地性质主要为公共设施和商住综合用地, 可适当加大开发强度,建筑

2、高度控制在38米以下,以形成丰富的天际轮廓。建筑材料:建议以砖、石材、灰瓦等传统材料为主要建筑材料,注意传统材料砌 筑工艺的运用和材料质感、肌理的处理。部分商业建筑可适当采用质感涂料以及 可塑性强、有现代感和光泽的金属为建筑材料。建筑色彩:以灰白色调为主(延续现状城镇色彩),辅以暖色系列,形成冷暖变 化,局部点缀较亮的色彩,烘托镇中心气氛。商业街区可选用较丰富的色彩。(二)生态田园人居风貌区一一特色居住组团。该区为城镇特色居住片区,规划充分挖掘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结合原有生态农 田和民居特色,将该片区打造为生态田园人居风貌区。建筑形态:建筑顺应原有田园机理,采用疏密有致的院落组织方式,注意各体

3、块 间的细部处理,丰富建筑群体形象。建筑风格:该区域以传统彝族民居式居住建筑为主,注重地域性建筑符号的运用, 如彝族建筑符号的融入,旨在形成特色鲜明又经济实用的建筑风格,同时强调建 筑与院落的协调,在庭院内部保留部分农田菜地,延续居民传统的生活和耕作方 式。建筑高度:以低层为主,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建筑材料:以石材、瓦、拉毛混凝土为主要建筑材料,用粗犷的材料质地去体现 自然、生态、田园的本色;同时结合局部的透明玻璃将自然环境引入室内,实现 建筑内外的有机融合。建筑色彩:以灰白色调为主,辅以适量红色、桔红暖色。(三)风情小镇人居风貌区一一休闲居住组团。该风貌区位于镇区西部,南北向主干道穿越

4、改区,是与镇综合服务中心联系较紧 密的组团。规划将该区打造成以居住为主的、展现宜就现代小城镇建设成果的风 情人居风貌区。建筑形态:尽可能采用建筑组合方式,建筑形体变化丰富,体量不宜过大。建筑风格:追求传统地域风格与现代建筑风貌的统一,在细节处理中引用传统建 筑符号。建筑高度:建筑层数控制在六层以内,建筑高度控制在24米以内。建筑材料:以砖、石材、灰瓦等传统材料为主要建筑材料,注意传统材料砌筑工 艺的运用,注意材料质感、肌理的处理。建筑色彩:以中低明度淡彩色灰色系、中低明度土黄色系,如白色、冷灰色、土 黄色为主,辅以适量红色、桔红暖色。(四)特色产业风貌区一一特色产业组团。该片区位于南永公路的东侧,用地性质主要为生产服务设施、仓储和市场用地, 是以特色产品加工及物流为主要功能的特色产业区。建筑形态:主要为工业建筑,形象应简洁、大方,体现结构感。建筑风格:虽然该片区作为产业加工,但是该区域建议避免出现工业类建筑,若 有工业类建筑必须与整体片区风貌相协调。建筑高度:以低层建筑为主,建筑层数控制在二层以内,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 以内。建筑材料:建议以混凝土及钢材为主。建筑色彩:以中明度无彩色灰系为主,如冷灰色、白色、淡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