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卢氏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5816207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门峡市卢氏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门峡市卢氏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门峡市卢氏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门峡市卢氏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门峡市卢氏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门峡市卢氏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门峡市卢氏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门峡市卢氏县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其他 (共2题;共7分)1. (4分)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 斑羚虽有j jin_发达的四条长腿,极善跳跃,是食草类动物中的跳远冠军。(2) 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jn tu wi g_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3) 有一只老斑羚不知是老眼昏花没测准距离,还是故意要chng nng_,竟退后十几步一阵快速助跑奋力起跳,想跳过六米宽的山涧。(4) 这时,被雨洗得y chn b rn_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2. (3分) 下面

2、是两位同学的对话,其中有两处错误,请找出来把序号写在下面,并选择一处说出修改的方法。甲:你认为怎样才能学好语文?乙:要学好语文,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甲:确实,上课时,我的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老师讲到哪里我都不知道。乙:是啊,我以前也存在这种情况。现在明白了:上课时必须认真用耳朵听,还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做好笔记,这样我们才能学好语文。病句:第_句和第_句,修改的方法:_二、 默写 (共1题;共11分)3. (11分) (2017八上潮安期末)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杜甫春望) (2) 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3) 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

3、殊浣溪沙) (4)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用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诗人闲适心情的诗句是:_,_。 (5) 默写杜牧的赤壁。 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4. (6分) (2017八下福鼎月考) 名著阅读。(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他被公认为是“_”。这部作品主要讲述_号潜艇的故事。这艘潜艇是_(人名)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异常坚固,结构巧妙,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2) 诺第留斯号最后的结局是( )A . 被海军战舰击沉了B . 被卷入漩涡不见了C . 突然消失了四、 诗歌鉴赏 (共2题;共22分)5. (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

4、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 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3)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传诵的末尾两句,这两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 (7分) (2019九上天台期末)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甲】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乙】题北榭碑唐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 , 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落梅花:即梅花落,古代笛曲名。(1) 甲诗中画线句

5、子对景物的描写向来因生动奇巧而备受推崇,下列没有运用与之相同的艺术技巧的诗句是( ) A .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B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D .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2) 甲、乙两诗都写到笛声,引发的情感是否完全相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7. (13分) (2016随州)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列各题。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

6、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人也。”(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注释】姥(m):老妇。篚(fi):圆形竹筐。真草:楷书,草一书。抗:抗衡,相当。耽:沉溺,沉迷。(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善鸣,求市未能得_遂携新友命驾就观_当举群相送耳_使人耽之若是_(2) “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 . 横柯上蔽(

7、与朱元思书)C .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D . 饿其体肤(孟子两章)(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4) 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B . 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C . 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D . 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8. (20分)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后面题目。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

8、。唐玄奘的寂寞成就了西天取经的事业,徐霞客的寂寞成就了旅行天下的壮举,司马迁的寂寞成就了史家绝唱史记,曹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寂寞是 首歌,是只有一个人的吟唱;:寂寞是一首诗,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独白。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做学问。他不喜欢应酬,也反感客人来访, 常以生病为由推辞。他每天呆在书房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钱钟书声名远播,时常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访。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他,表示非常喜欢他的文章,想登门拜访。钱先生听后,赶紧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 ”那位女士深为钱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

9、服, 只好作罢。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闭门读书做研究的态度,钱先生才写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不朽的学术巨著。其实,像钱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既能洞悉这个社会,又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喧嚣,专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项。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许多作家都因获此奖而名噪一时。最近一届的“齐川奖”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普通人”,他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高学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级别的文学奖呢?媒体对他的描述可能给出了答案:“田中慎弥没有手机,也不用电脑。但他却很执著,甚至有些固执,躲在自己世界里,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和写作。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日本文学新的希望。”田中慎弥能够排除

10、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我们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平静,只是因为内心浮躁,无法平静,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很 “忙碌”。若能守住寂寞,不为外界所干扰,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1)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选文第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3) 选文第段加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4) 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各有什么特点?9. (1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老屋周克武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

11、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料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

12、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去,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燎地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一馋嘴猫”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项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像春燕衔泥一般,几经周折,终

13、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中山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张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张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

14、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张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阳光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熟悉的金黄。我在老屋的里里外外转来转去,每走一步,仿佛都可弯腰拾起儿时的一段记忆。门槛上,父亲抚膝而坐,眉飞色舞讲三国;杂屋里,母亲筛糠剁菜喂猪仔;后山竹林中,我与儿时伙伴追追闹闹捉迷藏;屋前小道上,高举火把,大人小孩成群结队去看电影在我的眼里,老屋是一本贮满情与爱的大书,翻开任何一页,都会找到生命之源的温暖。吃过早饭,我站在老屋门口与亲友们闲聊。邻家小侄劝我拆除老屋,盖幢气派的“小二层”。我摇摇头:不拆!他哪里知道,没了老屋,我的灵魂只能浪迹天涯。(1) 本文记叙了作者回访老屋的经过。请摘录文中的语句,把作者的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