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5806531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的处理方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超厚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往往采用“分层分段”的施工方法,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水平施工缝,对于较大面积的水平施工缝 ,目 前用的较多的大致有以下两种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的处理方法为人工凿毛、风镐打毛、风砂枪和高压水冲毛。但 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劳动条件差、强度大、功效低、进度慢和混凝土 损失大的缺点。且机械打毛容易造成深层混凝土的松动和裂缝 ,降低 混凝土的整体性,与毛面处理的初衷相悖 ,且此类大体积混凝土往往 在水平缝处设计有较多的竖向插筋,更加大了施工的难度。2、 “缓凝剂”法针对传统方法的种种缺点,也可采用柠檬酸、糖蜜、木钙及其它缓 凝减水剂等水溶性物质,来处理混凝土水平施工缝。其

2、大致方法是将 上述物质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将此溶液涂刷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 面上使之形成缓凝层。经1020小时后,待缓凝层以内或以下的混 凝土硬化到一定的强度,用水冲刷形成毛面。但这种方法根据实际使 用经验,也存在以下缺点:1)此类溶液对混凝土表面吸附性差,实际应用中极难做到涂均匀; 导致仓面呈“花脸状”,还需二次处理;2)由于不能做到均匀涂刷,使得局部掺量难以控制。众所周知, 混凝土中缓凝剂的掺量有比较严格的限制,若超过限量 ,则对混凝土 的后期强度有负面影响。3)可冲毛时间难以适应实际施工的需要。实际施工立面拆模时间不 可能均保证在缓凝剂有效期以内。因为影响拆模时间的因素较多,如 结构受力

3、的影响、工序的影响等。 大体积混凝土 泵送商品混凝 土 1 工程概况和特点 萧山国际大酒店是1995 年竣工的中外合资四星级高级宾馆,地处萧 山闹市区西北角,建筑面积42500m.2,主楼28层,为内筒外框钢筋混 凝土结构,总高度107m,裙房34层,地下层2层,主楼地下室由 104根1000钻孔灌注桩支承,基坑挖深8。7m,混凝土底板厚2。6m,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30,混凝土总量3500m。3(其中主楼底板 2700m。3),全部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12土2cm,要求一次连 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工程监理特点是:混凝土运输距离远,从杭州搅拌站到萧山施工现 场达35km,且市区交通拥挤

4、,道路堵塞严重,在通行相对正常的情 况下,混凝土运达现场约需1.251.5h;基础混凝土浇筑按工期和施 工进度要求,安排在 8 月上旬,正值盛暑炎热,且当年出现百年一遇 长达两个月的持续高温,日最高温度达39C;结构体积大,主楼 基础长宽各33m,厚2.6m,且嵌有暗梁,钢筋密集,施工技术要求 高.根据这些特点,除必须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外,其关 键是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控制混凝土的最高温升及其内外温差,防 止结构出现有害裂缝.2 施工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由外荷载引起的裂缝的可能性很小,而混凝土硬化期间 水化过程释放的水化热和浇筑温度所产生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 的共同作用,由此产生

5、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是导致结构出现裂 缝的主要因素。因此,主要采用减少水泥用量以控制水化热 ,降低混 凝土出机温度以控制浇筑温度,并采取保温养护等综合措施来限制混 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升及其内外温差,控制裂缝并确保高温情况下顺利 泵送和浇筑。2.1 限制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水化热(1)选择水泥.选用杭州水泥厂水化热较低的#425 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早期的水化热与同龄期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3d的水化热约可低 30%。(2)掺加磨细粉煤灰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75kg,改善了混 凝土的粘聚性和可泵性,还可节约水泥50kg。根据有关试验资料表 明,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每增减10kg,其

6、水化热引起混凝土 的温度相应升降11。2C,因此可使混凝土内部温度降低56C。(3)选用优质外加剂为达到既能减水缓凝,又使坍落度损失小的要 求,经比较,最后选用了上海产效果明显优于木钙的E。A-2型缓凝减 水剂,可减少拌和用水10%左右,相应也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混 凝土水化热。(4)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实践证明,掺优质粉煤灰混凝土后期强 度较高,在一定掺量范围内60d强度比29d约可增长20%左右同时 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 90 ),地下室内工程宜用 60d龄期强度的规定为了进一步控制温升,减少温度应力,根据结构 实际承受荷载情况,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将原设计混凝土

7、 28d 龄期C30改为60d龄期C30(即用28d龄期C25代替设计强度),这样可使每 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减少50kg,混凝土温度相应随之降低56C。(5)综合上述因素,考虑高温和远距离运送造成的坍落度损失较大,取 出机坍落度18土2cm,水泥用量控制在370kg/m。3以下。由于降低 水泥用量可降低混凝土温度1618C。2.2 用原材料降温控制混凝土出机温度 根据由搅拌前混凝土原材料总热量与搅拌后混凝土总热量相等的原 理,可求得混凝土的出机温度T,说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与原材料的温 度成正比,为此对原材料采取降温措施:将堆场石子连续浇水,使 其温度自浇水前的56C降至浇水后的29C,且可

8、预先吸足水分,减少 混凝土坍落度损失;黄砂在钱塘江码头起水时,利用江水淋水冷却, 使之降温。虽混凝土中水的用量较少,但它的比热最大,故在搅拌 混凝土用的3只贮水池内加入冰块,使水温由31C降到24C,总共 用去冰块75t。这样一来,经计算出机温度T为32.8C,37次实测的平 均实测值33。2C,送达现场的实测温度为34。60C,从而使入模温 度大为降低。2。3 保持连续均衡供应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1)为了紧密配合施工进度,确保混凝土的连续均匀供应,经过周密 的计算和准备,安排南星桥和六堡两个搅拌站同时搅拌,配备了18辆 6m。 3 搅拌车和两只移动泵,在三天四夜里始终保持了稳定的供应强 度,

9、基本上做到了泵车不等搅拌车,搅拌车不等泵车 ,未发生过一次 由于相互等待而造成堵泵现象。(2) 本工程基坑挖深8。7m,坑内实测最高气温达62C,为避免太阳 直接暴晒,温度过高,造成浇筑困难,采取在整个坑顶搭盖凉棚,并安 设了通风散热设施,使坑内浇筑温度大幅度降低,接近自然气温,不仅 控制了最高温升,而且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得以顺利浇筑 .(3)为不 使混凝土输送管道温度过高,在管道外壁四周用麻袋包裹,并在其上 覆盖草包并反复淋水、降温。( 4)考虑混凝土的水平分层浇筑装拆管道过于频繁,施工组织工作难 于实施,故采取斜面分层浇筑,错开层与层之间浇筑推进的时间以利 下层混凝土散热,但上下层之间严

10、格控制,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不得出现施工“冷缝” .由于泵送混凝土的浆体较多,在浇筑平仓后 用直尺刮平约间隔12h,用木蟹打压两次,以免出现表面收水裂缝。 2.4 加强混凝土保湿保温养护混凝土抹压后,当人踩在上面无明显脚印时,随即用塑料薄膜覆盖严 实,不使透风漏气、水分蒸发散失并带走热量。且在薄膜上盖两层草 包保湿保温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 , 延长散热时间,减 少混凝土内外温差。经实测混凝土3天内表面温度在4855C之间, 且很少发现混凝土表面有裂缝情况。2。 5 通过监控及时掌握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1) 温度监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最高温升值 和混凝土中心至表面

11、的温度梯度,保证规范要求的内部与表面的温差 小于25C及降温速率。(2) 温度是直接关系整个混凝土基础质量的关键.为了客观反映混凝 土温度状况,进行原材料温度 、出机温度、入模温度、自然温度、 覆盖养护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棚内温度等7 个项目的测试,便于 及时调整温控措施。监理工程师论坛http:/bbs。job2299。com/(3) 主楼基础的混凝土温度按不同平面部位和深度共布置了 25 个测 点(图1),由专人负责连续测温一周,每间隔2h测一次,比规范规定 每 8h 测 2 次的频度要大些。 3 效果及结论(1) 混凝土强度按混凝土强度检验与评定标准(GBJ 10787)进 行了测试,

12、有关结果如表 1,属合格。(2) 由于采用了“双掺技术”(缓凝减水剂和磨细粉煤灰),延缓了凝 结时间,减少了坍落度损失,改善了混凝土和易性和可泵性。使得混 凝土在高温、远距离运送条件下仍能顺利泵送 ,也未发生堵泵。(3) 混凝土出机温度和入模温度共实测37次,原材料温度测试20次, 混凝土内外温度连续测一周,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出现在浇注后的 34d之间,与文献介绍的一致。内外温差仅为1 5C,且低于规范 规定不得大于25C的要求。(4) 经各有关单位的严格检查和近年来的使用,未发现有害裂缝(仅表 面有个别收水裂缝). 混凝土密实平整光洁,无蜂窝麻面 凝土质量通病 防治的措施1 、蜂窝1。 1

13、现象。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 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 2产生的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 砂浆少、石于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通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1.3 防治的措施。(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 混凝土拌合均匀,坍

14、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过2m应设串筒 或溜槽: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 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应在 下部浇完间歇11 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 子”。(2)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 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 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 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麻面2.1 现象.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租糙面, 但无钢筋外露现象。2。2 产生的原因

15、(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 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4)模扳隔离刑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 板粘结造成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悱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2.3 防治的措施(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 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 ,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 模扳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 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2)表面作粉刷的,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的,应

16、在麻面部位浇水充 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3、孔洞3.1 现象.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 产生的原因(1 )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 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上离析 , 砂浆分离,石子成堆, 严重跑浆 ,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 形成松散孔洞;(4) 混凝土内掉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3.3 防治的措施(1)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灌,在模扳内 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 ,侧面加开浇 灌门,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