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松江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5725180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松江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6年松江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6年松江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6年松江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6年松江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松江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松江区初三化学中考模拟(二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松江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理化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2016.4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S-32 Cu-64 Zn-65 C-12六、选择题(共20分)27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水的电解 C胆矾研碎 D冰川融化28俗称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水银Ag B干冰H2O C苛性钠NaOH D石碱Na2CO329属于纯净物的是 A. 食醋 B. 液氧 C. 空气 D. 石油30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 AHCl BCl2 CHClO3 DClO231酒精(C2H6O)属于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 有机物32属

2、于复合肥的是A(NH4)2SO4 BNH4HCO3 CNH4NO3 DKNO333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氧化物是 ACO BCH4 CH2 DCO234. 物质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浓厚的烟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35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B添加酒精C加热液体D放置试管36.(其中 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2D两种反应物均为单质37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一

3、定具有相同的A物理性质 B元素组成 C微观结构 D用途38水作氧化剂的反应是 A. C+ H2O H2+ CO B.2H2O22H2O+O2C. H2+ CuOCu+H2O D. H2O +CO2H2CO3 39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ACu BH2SO4 CBa(NO3)2 D Cu(OH)240说法正确的是 A. lmolH2SO4含有6mol原子 B. 18gH2O中含有2mol氢C. 0.5molO2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D. lmol氮气的质量是14g:学科41能达到目的实验是 A. 探究MnO2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 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C. 测定水的组成D

4、.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硝酸钾42 推理合理的是来 A某固体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气泡,则该固体为活泼金属B某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该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则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D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则该溶液中含有钠元素43 物质间可以直接实现转化的是A. FeFe2O3FeSO4 B. HClCuCl2BaCl2C. NaOHNaClNa2CO3 D. CO2H2CO3CO 44.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操作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C(CuO)通入足量的H2,加热B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Ca(NO3)2溶液

5、,充分反应后过滤CNaOH溶液(Ca(OH)2)通入过量CO2气体,充分反应后过滤DCuSO4溶液(H2SO4)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45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O2、H2、CO、H2O,通过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 氢氧化钠固体灼热的氧化铜 AB CD46. 一定量的碳与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前后测定装置I、的质量如下。分析错误的是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装置I56.355.2装置II242.9243.7A生成的气体是混合物 BI中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 C反应后I中固体成分可能有3种情况 D中增加的质量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七填空题(共19分)47化学有

6、自己的语言,可以用国际通用的符号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硅的元素符号是(1)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如N2、CO2、HCl、Al(OH)3、NaOH,其中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3)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4) 。硝酸铵(NH4NO3)是常见的氮肥。其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 。48. A、B、C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6) 。t1时,20克A加入到 (7)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要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 (8

7、) 。t3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分别加水制成相应的饱和溶液,得到溶液质量最小的是 (9) 。(选填“A”、“B”、“C”)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A中含有少量B,则提纯A的操作步骤是 (10) (填字母序号)。49. 某校学生学习金属后做如下探究:用一定量AgNO3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过滤硝酸银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溶液甲固体乙.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的组成是 (11) 。.溶液甲呈蓝色,溶液甲中一定含的溶质是 (12) 。使溶液呈蓝色的化学反应是 (13) (写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14) 。称取铜粉和锌粉混合物10.0克

8、,逐滴滴入100克稀硫酸溶液,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 混合物中Zn的物质的量是 (15) mol。 .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八、简答题(共21分)50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得到如图所示的pH曲线。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 (1) 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实验过程中,甲同学取了a、b、c中某处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铜溶液,无明显现象。则该溶液是 (3) 处溶液。(选填“a”、“b”或“c”)。乙同学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分a、b、c三处的溶液,该试剂是 (4) 。51由CaCO3、Fe Cl3、Na2SO4、NaOH、NaCl、BaCl2中的几种组成的粉末为确

9、定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取粉末样品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A。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且无气泡产生。无色溶液A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酚酞白色沉淀B无色溶液C加入AgNO3溶液白色沉淀D无色溶液E取无色溶液A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D的化学式是 (5) 。.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的溶质是(6) 。.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是 (7) 。.这包粉末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8)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9) 。52.用下列装置制二氧化碳并进行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Na2O2)的反应 资料: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反应: Na2O2+2

10、CO22Na2CO3+O2, 2Na2O2+H2O4NaOH+O2写出仪器a的名称 (10)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 ,利用装置A制取CO2 的优点是 (12) 。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CO2中混有的HCl,装置D的作用是 (13) 。装置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14) (填化学式),该气体还可以用下图中的(15) 进行收集(填写字母序号)。为探究反应后装置C中固体的成分,甲同学取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无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没有 (16) 。将所得溶液分成两份,进行下表所示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向一份溶液中滴加 (17) 有气泡产生C中固体有碳酸钠向另一份溶液中滴加

11、(18) (19) C中固体有氢氧化钠 化 学 部 分 参 考 答 案 2016。4备注:1 本卷答案每格1分(标明除外)。2 物质名称、仪器名称和概念名称有错(包括错别字)不得分。3 化学方程式有错不得分;配平、反应条件、气体或者沉淀符号有错整卷共扣1分。六、选择题(本大题含20题,每题1分,共20分)题号27282930313233343536答案BCBCDDABBC题号37383940414243444546答案BADCCDBDAB七填空题(共19分)47(1)Si (2) Al(OH)3 (3) N2 (4) CO2 (5)28:4 (或7:1) 48(6) AB=C (7) 80 (8) 升温并加入A (合理即可)(9) A (10) adcb 49 (11) Ag或Ag和C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