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课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5717551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49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课件(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过程控制与管理(讲义)选编李兆飞段继承2010-1-10第1章现代生产管理概论1.1 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11.2 生产管理的发展与演变51.3 习题7第2章生产系统与生产过程组织82.1 生产系统布置82.2 生产过程组织122.3 习题18第3章生产物料管理193.1 物资基本知识193.2 库存管理203.3 物料需求计划253.4 习题30第4章生产计划与控制314.1 生产计划工作314.2 生产任务的总体安排344.3 分车间生产作业计划374.4 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404.5 习题41第5章产品品质管理435.1 质量管理及其发展435.2 质量管理的统计分析方法475.3

2、质量保证体系与系列标准485.4 质量成本535.5 习题56第6章生产设备管理576.1 设备综合管理的合义、内容和任务576.2 设备的选择与评价586.3 设备的点检与修理606.4 设备的改造与更新646.5 习题67精品教学课件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第1章现代生产管理概论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根据企业经营决策所确定的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战略与计划任务,组织生产活动,并保证实现。生产管理就是把这种处于理想状态的经营目标,通过产品的制造过程而转化成为现实。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科学技术,尤其是生产制造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生产管理同传统生

3、产管理相比,无论从内容上还是管理方式上都得到了充实、完善与发展,形成了新的特点。1.1 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1.1.1 生产系统(一)生产系统结构生产系统是企业大系统中的一个从事产品制造活动的干系统。生产系统结构则是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的表现形式。生产系统的构成要素很多,为研究方便起见常把它们分成两类: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1 生产系统的硬件要素生产系统的硬件要素是指构成生产系统主体框架的那些要素。主要包括:生产技术,即生产工艺特征、设备构成、技术水平等;生产设施,即生产设施的规模、设施的布局、工作地的装备和布置等;生产能力,即生产能力的特性、生产能力的大小、生产能力的弹性等,生产系统的集成

4、。即系统的集成范围、系统的集成方向、系统与外部的协作关系等。硬件要素是形成生产系统框架的物质基础,建立这些要素需要的投资多。一旦建立起来并形成一定的结合关系之后,要改变它或进行调整是相当困难的。设计一个生产系统时,正确选择系统的硬件要素并进行合理组合,实质上就是指采用何种工艺和设备。要求达到什么样的技术水平,生产线和设备如何布局,形成多大规模的生产能力、生产过程集成到何种程度等。它对形成生产系统的功能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决策时应该慎重。2 生产系统的软件要素生产系统的软件要素是指在生产系统中支持和控制系统运行的要素。主要包括:人员组织,即人员的素质持点、人员的管理政策、组织机构等;生产计划,即计

5、划类型、计划编制方法和关键技术等;生产库存,即库存类型、库存量、库存控制方式等;质量管理,即质量检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体系等。建立生产结构的软件要素一般不需花很大的投资,建成以后对它的改变和调整较为容易。因此,采用何种软件要素。决策风险不像硬件要素那样大。但在实施过程中,软件要素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这类要素的掌握和控制比较复杂。3 生产系统中两类要素的关系生产系统中的硬件要素与软件要素各自有它自己的作用。硬件要素的内容和组合形式决定生产系统的结构形式;软件要素的内容及其组合形式决定生产系统的运行机制。具有某种结构形式的生产系统,要求一定的运行机制与之匹配,系统才能顺利运转,并充分发

6、挥其功能。生产系统的结构形式对系统功能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设计生产系统时,首先应根据所需功能选择硬件要素及其组合形式,形成一定的系统结构,进而根据系统对运行机制的要求选择软件要累及其组合形式。生产系统投入运行后,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系统会提出改变原有功能或增加新功能的要求,此时,可以改变系统的各项构成要素及其组合关系,以改革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使其成为调整系统功能的重要杠杆。(二)生产系统运行的规律生产系统作为一个子系统,有它本身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反击生产系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系统的运动规律就是输入生产要素、经过生产过程,输出产品或劳务、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从本质上

7、讲,生产系统的运行过程、既是物质的转换过程、又是价值的增值过程。1.物质的转换生产系统的运行实质上是将各种各样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进行加工,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变换过程。例如,在轮胎厂,天然或人工的橡胶、黑炭、硫磺、各种配料以及金属器具等作为原材料和零部件被采用,然后生产出汽车或飞机所用的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寸的轮胎;在炼钢厂,投入铁矿石、焦炭以及其他各种金属材料等而制成多种多样的钢材;在汽车厂,从钢铁厂运来的钢板被冲压成各种规格的车体部件,然后将它们按顺序焊接,并且和其他几千种零部件一起装配成一辆辆汽车。在物质转换过程中,原材料或零部件通过生产过程被变换成产品的实体,而其他生产要素,例如

8、人、机械设备、动力以及技术等,虽然不形成产品实体,但它们对产品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并通过自身的消耗赋予原材料或零部件以价值。另外,如果仔细观察一下生产活动所产生的输出,就会发现输出的不仅仅是产品。在生产现场如果注意用服睛看,用耳朵听,就会发现烟、噪音、振动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产业废弃物,原材料的切屑等与产品一起生产出来。当然,生产活动的目的是生产出用户所需要的产品,而这些通常被称作“副产品”的东西,在大多数场合下,或者说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不得不排出的物质,但是,过去对生产过程中会有正常的废物出现却极少予以注意,强调的是有用的产品,而对废物则尽可能以最便宜的办法一一倒进江河或排入大气中来

9、加以处理。只是到了近代,我们才开始认识到它们还正在污染着我们所处的环境。今天,有社会意识的管理人员认识到:生产职能必须包括对废物的加工处理,使之成为有用的,而不是危险的、甚至是致命的物质。废物的处理或转换应该是生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2价值的增值作为生产系统的输出产品,必须具有比从投入原材料开始所消耗的所有输入价值(成本)还要高的价值。例如,在轮胎厂,要生产出比输入所消耗的橡胶及其他原材料(零部件)、动力、机械设备、劳动力等成本总和还要高的商品价值,即轮胎。更严密地说,必须生产出不仅包括投入的所有输入要素的采购费用,还要包括处理产业废弃物和其他不需要的输出的费用,以及各种经营管理费用。如果不是

10、这样的话,在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任何一种行业都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因此,只有这种“从输入到输出的纯价值增长”才是生产活动的本质。1.1.2生产管理(一)生产管理的范畴和内容1 生产管理的范畴生产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管理是指对生产系统运行的管理,它的着眼点主要在生产系统内部,即着眼于在一个开发、设计好的生产系统内,对开发、设计好的产品生产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但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以及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给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也带来了新的变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使生产管理的范畴得到了相应的扩充与发展。企业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生产系统的运

11、行,适时适量地生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管理从其特有的地位与立场出发,必然要参与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系统的选择、设计中去,以便使生产运行的前提产品的工艺可行性、生产系统的合理性能够得到保障。因此,生产管理的范畴从历来的生产系统的内部运行管理在向“外”延伸。所以,广义的生产管理可以理解为是对生产系统设置和运行的管理。2生产管理的内容广义生产管理的内容,按业务系统可分为三大部分:产品开发管理。产品开发管理包括产品决策、产品设计、工艺选择与设计、新产品试制与鉴定管理等。其目的是为产品生产及时提供全套的、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技术经济效果的技术文件,并尽量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费用。厂房设施和机

12、器系统购建管理。这部分内容包括厂址选择、生产规模与技术层次决策、厂房设施建设、设备选择与购置、工厂总平面布置、车间及工作地布置等。其目的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投资,建立起最适宜企业生产的、能形成企业固定资产的生产系统主体框架。生产系统的运行管理。生产系统的运行管理,即对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其目的是按技术文件和市场要求,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条件,实现高效、优质、安全、低成本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销售和企业盈利的要求。生产系统的运行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控制三方面的内容。计划主要包括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计划是生产管理的依据,它对企业的生产任务作出统筹安排,规定着企业在计

13、划期内产品生产的品种、质量、产量、产值等指标。企业生产计划确定后,为了便于组织执行,还要进一步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它把全年生产任务具体分配到各车间、工段、班组以至每个工作地和工人,规定他们在月、旬、周、日以至轮班和小时内的具体生产任务。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与执行.决定着能否充分地利用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各种资源,能否实现均衡生产,能否按品种、按质量、按期限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产品,也影响到企业能否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生产计划工作是企业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组织是指生产过程组织与劳动组织的统一。生产过程组织,就是合理组织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

14、、各工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衔接协调。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劳动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者与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关系,则是劳动组织的任务。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即要随着企业经营方针、生产战略的变动而变化,但又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产管理要十分注意提高生产组织形式和劳动组织形式的应变能力控制是指对生产过程实行全面的控制,包括生产进度控制、产品质量控制、物质消耗与库存控制、生产成本费用控制等。生产控制是实现生产计划,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消耗和产品成本的重要手段。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实行事前控制,即预防性控制。实行预防性控制的前提是建立健全各种控制标淮,

15、加强信息收集和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制定正确的方针和对策。生产运行管理的内容包括:需求管理、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计划、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库存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控制、物流管理(后勤管理)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寄臂速在展品埠行i罩小邮作业计一耳控,j0城本和睦拦哨生产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对生产系统运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最终都要落实到生产现场。因此,要加强生产现场的协调与组织,使生产现场做到安全、文明生产。生产现场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基础和落脚点。加强生产现场管理,可以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排除不适应生产活动的异常现象和不合理现象、使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更加协调,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二)生产管理的任务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生产系统运行的绩效一一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高效、优质、安全、持续稳定、低成本地生产出各种适销对路的产品,并不断对其调整与改进。具体任务包括以下三方面: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全面完成生产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包括完成产品的品种、质量、产量和交货期等各项要求。精品教学课件设计|Excellentteachingplan不断降低物耗,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