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练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567737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语文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伍佑初中20132014秋学期第三次九年级语文练习出卷人:李安建一、积累运用35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的空缺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5分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巴金的自然真、茅盾的 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选自散文家谈散文白鹭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10分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诗经关雎3忽如一夜春风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5,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6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描绘了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

2、三种境界,他说:,独上高楼,.此第一境也.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 B眼下,很多家长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强化班,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实际上是对孩子个性的一种摧残. C几个来到#的大陆游客,在一家珠宝店里精挑细选,最终探骊得珠,满意而归. D小偷被人发现后,急不暇择,慌忙间跑进了一条死胡同.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3处表达错误,请把他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

3、上午胜利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大的大会.大会号召,全党各族人民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5根据你所阅读的格列佛游记,完成下面题目.6分1格列佛在大人国所经历的最危险的一件事是什么事?3分2在格列佛游记中,有几次提到中国,请说说是有关中国哪些方面的情况.3分6. 12月6日,采血站到我校组织义务献血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3分7、读下面的

4、材料,请你说说美国人和中国人在儿童教育上的不同5分中国人:小时候,父母先在自己的嘴里把饭嚼烂,再喂进孩子嘴里.稍大后,就一勺子一勺子喂,一筷子一筷子喂.经常看到祖母端着碗追着孙子喂饭的情景.吃什么,吃多少,父母说了算,完全不顾孩子的想法.而对孩子吃饭的吃相却毫不在意:咂嘴喝汤;满嘴含饭,边嚼边讲话;剔牙打嗝;都无关紧要.美国人:当孩子自己能拿动刀叉起,就开始自己吃饭,弄得满脸满身,家长也不管;稍大后,吃什么,是饥是饱,由孩子自己选择,家长从不过问.如果明明不饱,为了贪玩而挨饿,也是活该.却注重孩子吃饭的吃相,吃饭是很讲究规矩:吃东西嘴巴不能发出响声,不能端起盘子放在嘴边,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吐出

5、来,刀叉有响动,就必须向父母道歉.二、理解感悟55分一春雪 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8诗中描写了、等具有鲜明时令特征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心情.4分 9从语言赏析的角度,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3分 答:10请按照时令排列下面四句的顺序 3分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二阅读文言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1013题.13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6、.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得道者多助策之不以其道惨无人道 B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C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D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若毒之乎12.用/标出下边两个分句当中朗读时应停顿的地方共两处.2分夫 环 而 攻 之,必 有 得 天 时 者 矣.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7、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14.请列举出两则可以证明本文观点的史实.4分三挫折是一种有益的收获挫折,意味着失败、失利,人们对它无不厌恶.然而,挫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种种的失败或失利,例如,升学、爱情、事业等等,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遭遇到一些挫折.这是因为每个人的追求和愿望都是不可能一帆风顺就可实现的,在实现目标和愿望的过程中每每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不过有的人遭遇挫折不自馁、不退缩;有的遭遇挫折不能自拔,心灰意冷,一蹶不振.其实,挫折并不可怕,挫折并不都是坏事.当你摔了一跤时,爬起来冷静地思考一下为什么摔跤了、怎样才能避免摔跤你就会从中找到摔跤

8、的原因和避免摔跤的法子,从此亦就会不摔跤或少摔跤.这样的挫折岂不是一件好事,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挫折,会使你练就坚韧的意志.这是因为挫折犹如风雨,当你经受了风雨的吹打,你的意志便同淬过火的钢丝,会使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任何打击和磨难. 挫折,会使你攀上高峰,越过险滩急流.这是因为挫折犹如一条绳索,坚强的人可以借助它攀高涉险,步人新的天地. 挫折,会使你走向成熟.这是因为通过挫折,会使你看清天不都是蓝的,云不都是白的;会使你发现患难之时见真情 挫折,会使你走向成功.当你经历了一次次的挫折,你想得到的便会不期而至.因为,任何成功的过程都难免遇到挫折,可以说没有挫折便没有成功.生活中,成功与挫折并在.

9、要心存希望,便不能拒绝挫折.这就像我们既然接受了生,便不能回避生命尽头的死一样.因此,人不能因为迟早要死便丧失生的勇气,也不能因为有挫折而放弃对希望的追求.只有经历了挫折,才能懂得怎样面对挫折,怎样避免或减少挫折;才能勇敢地闯过生活中一个又一个挫折.为了生活,为了更美好的人生,我们应该心平气静地随时容纳挫折.因为,挫折也是一种有益的收获.15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3分16文章的第一段中采用了、论证方法.4分17仿照文章第二段至第五段的形式,发挥你的想像后,再写出一段话.4分挫折,会使你.这是因为.18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也一定收益匪浅,简要说说你受到的启发.4分四阅读小说对门送来绿豆糕,完成192

10、2题.17分门铃响呢.在厨房忙着做晚饭的媳妇喊着.嘿嘿,嘿嘿嘿老郭依然在跟着电视乐. 你聋了,门铃响呢!老郭媳妇提高了嗓门.老郭这才趿拉着拖鞋来到门口,他没有急着开门,先眯着一只眼通过猫儿眼观望,看到的是一张被放大变了形的脸. 是谁啊?怎么不开呢?老郭媳妇从厨房里出来.不熟悉!老郭说.什么眼神,这不是对门的老张媳妇吗!老郭媳妇瞄了几眼伸手开了门.对门的老张媳妇站在门口,手里端着满满的一碗绿豆糕.这是个新建的小区,住户搬进来不到一年,平时各干其事互不往来.老郭媳妇和老张媳妇搭上话时间不长,知道她是自己的对门邻里,来自乡下,在城里买的房子,除此以外也就只是几句寒暄.都在家啊,孩子他乡下爷爷送来几碗

11、绿豆糕,送你家一碗尝尝鲜.老张媳妇说.太客气了,你们自个儿留着吃吧!我们怎么能吃你家的绿豆糕呢!老郭媳妇说.这有啥不能的,咱们是对门嘛.老张媳妇说着硬往老郭媳妇手里塞.一个门里一个门外,两人推让了几下,老郭媳妇最终没有推过老张媳妇,将绿豆糕留下了.关上门后,老郭说:好端端的对门怎么送咱一碗绿豆糕呢?是啊!老郭媳妇听了老郭的话后,一时间也犯起了嘀咕,好端端的对门怎么就送来一碗绿豆糕呢?她想着,拿起一块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灌了她一鼻孔.我估摸着她送绿豆糕来一定有送绿豆糕的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送咱家一碗呢?老郭说.啥意思呢?不会是知道你在教育局工作,想让你给他儿子转学校吧?老郭媳妇说.

12、说不准,要不就是想通过咱们找老爷子办什么事,可老爷子早从公路局退休了啊.会是什么呢?老郭看看绿豆糕,仿佛答案就写在这香气扑鼻的绿豆糕上.那咋整,送回去?你这不是废话吗,都收下了怎么好意思送回去呢!咋整?老郭媳妇又拿起绿豆糕凑到鼻子边闻,一股麻油的浓香又灌了她一鼻孔.第二天,老郭媳妇开门准备上班的时候,刚好对门的老张媳妇也开门往外走.早啊!老张媳妇说.你也早啊!老郭媳妇眼睛红红的好像没有睡好.昨晚的绿豆糕好吃吗?老张媳妇一句话问得老郭媳妇犯了一下愣.老张媳妇接着笑笑说:那绿豆糕是乡下的麻油炸的,孩子他爷爷每年都送来,十月初一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吃绿豆糕,是一种习惯.是吗!老郭媳妇支吾着,接着她回头问

13、:你家没啥事吧?有事你就说啊,别不好意思开口,咱们是对门嘛!没有啥事啊,老张媳妇说,有事我们肯定会说的.真没有?老郭媳妇说着就盯着老张媳妇的眼睛.真没有啊!老张媳妇被老郭媳妇看得很不自在.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有事你就说,别不好意思开口.老郭媳妇说着就走了.老张媳妇望着老郭媳妇远去的背影,愣了.有啥事呢?老张媳妇独自嘀咕,因为她不明白.19.小说的情节围绕一碗绿豆糕展开,请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20.根据小说对老郭媳妇的言行描写,举例分析她这个人物形象.21、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句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22.小说着意交代老张媳妇以与做绿豆糕送绿豆糕的习俗都来自乡下,你认为有没有必要?简述理由.三、表达交流60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一个地方,那儿,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充满了关爱、欢乐和温馨;那儿,有鲜花和掌声,有失落和泪水;那儿,我们邂逅了美丽,学会了坚韧那儿,留下了你怎样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那儿,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和校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