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课程试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565993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79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课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古代汉语》课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古代汉语》课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古代汉语》课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古代汉语》课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课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课程试卷(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汉语课程试卷 系 级 专业 班 学号 姓名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得 分总 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1、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 2下面对汉字的演变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A汉字的演变是个既不趋繁也不趋简的过程 B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的过程C 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繁的过 D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与趋繁相互交错、间而有之的过程3、下列句中加括号词的注音与释义都正确的是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q屡次,多次)B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xixi溢出的样子)C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chng一车四马为一乘)D(稽首)而对曰。(jshu古礼九拜中最恭

2、敬的礼节,动作近似后世的磕头) 4、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古今词义的演变中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夸父与日逐走。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D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6、下列字中完全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 校 信 原 B戒 及 炎 C友 武 叔 D上 过 本7、“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8.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 A.甲骨文

3、B.金文 C.小篆 D.隶书9 下列选项中的形声字,全属于形符偏于一隅的是 A颖载修倏滕疆佞 B衷裹戚游随赖杂星 C 雪融豪里雷累徽 D松赐结理越部恐姿10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形声用字的一组是 A本朱寸刃 B受伐戒莫 C理期衷闻 D牛止日高11下面对汉字的演变历史描述正确的是 A汉字的演变是个既不趋繁也不趋简的过程 B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的过程C 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繁的过 程 D汉字的演变是个趋简与趋繁相互交错、间而有之的过程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注音与释义都正确的是 A亟请于武公,公弗许。(q屡次,多次)B大隧之外,其樂也洩洩。(xixi溢出的样子)C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chng一车四马为一乘

4、)D稽首而对曰。(jshu古礼九拜中最恭敬的礼节,动作近似后世的磕头) 1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属于通假字用法的是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B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C嫂(虵)行匍伏 。 D亡不越(竟)。14、康熙字典中错误的注音方式是 。A反切 B直音 C叶音 D读若15下列各组形声字中声符都相同的一组是()A. 錦、欽、銅、鐵 B. 馮、凋、凌、冰C.祖、福、祁、視 D. 條、倏、脩、修 16.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B.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C.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D.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17.下列各项两

5、组字都属于异体字关系的一项是()A.凄悽昆崑B.游遊杯盃C.村邨遍徧 D.雕凋睹覩18.下列句中的“乘”使用了本义的一句是()A.晋侯許之七百乘。B.使老弱女子乘城。C.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D.乘今之時,因天之助。19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古今意义发生了感情色彩变化的是(A.既阻我德,買而不(售)。 B.廣(暫)騰而上胡兒馬。C.人情,一旦不(再)食则飢。 D.(下流)之人,衆毁所歸。20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

6、为“裁断,裁决”。21下列对同义词“耻”和“辱”的辨析中,表述完全准确的是( )A二者语法功能不同:“耻”带动词性宾语,“辱”带名词性宾语。B二者感情色彩不同:“耻”为中性词,“辱”含贬义。C二者程度深浅轻重不同:“耻”的程度较轻,“辱”的程度较重。D二者侧重的方面不同:“耻”侧重用于事件,“辱”侧重用于人。22.“夫寒之于衣,不待輕煖 ”一句中“煖”是“暖”的异体字,两字在结构上的差别是A.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B.同是会意字,成分不同C.同是形声字,形符不同 D.同是形声字,声符不同23.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A.響:回聲聲音 B.色:臉色颜色C.獄:

7、案件監獄 D.墳:土堆墳墓24.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条是( )A.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講:講解B.不憤不啓 ,不悱不發。憤:憋悶, 積C.多行不義必自斃。 斃:死亡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之。逆:違背25.“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26、郑伯克段于鄢:“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句中的“城”用的是( )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比喻义 27、子路从而后:“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

8、子焉。”句中的“见”的意思是() A、拜见 B、使拜见 C、出现 D、看见 28、下列各组字中,属会意字的是( ) A、戒逐 B、栽沐 C、末朱 D、眉果 29、形声字“藩”的声符是( )。 A、采 B、番 C、潘 D、瀋省声 30.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字用简化字的是( )A.窈窕淑女,(钟)鼓樂之。B.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C.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D.予畏上帝,不敢不(正)。3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具有假借关系的是( A選賢與能,講信脩(修)睦。 B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智)乎?C螾(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臧宣叔逆晋師,且道(導)之。32下列各组

9、汉字,前后两字读音(包括古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各个义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州洲B雜襍C雕彫D鐘鍾3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的不是本义的是( )A若網在綱,有修而不紊。 B以防止水。C莊公寤生,驚姜氏。 D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3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擐甲執兵,固即死也”中的“兵”用的是本义。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中的“年”用的是本义。C“斗”由酌酒器引申指斗星,是因为它们的形貌性状相似。D“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的“閒”,用的是引申义。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 1、.下列句子中,“及”用引申义的是 ( )。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0、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D.故不能推车而及。2下列各字,按照“六书”分析属于形声字的是 A游 B随 C旗 D雪 E星3、下列选项中,全属于指事字的是 A上下中亦 B上下本末 C上亦朱及 D朱刃寸甘 E中肱武及4下列各项为文言文著作的是 A 西游记 B礼记 C书 D论语 E红楼梦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没有错误的是 A古者使车毂击驰,言语相结。(相互结交)B科条既备,民多伪态。(法律条文)C书策稠浊,百姓不足。(多而混乱)D于是乃废文任武。(用,使用)E制海内,子元元。(平民,百姓)6下列句中横线下的词解释正确的是 (A(形容)枯槁。(两个单音词合用,分别指“形体”和“面容”)B于是乃摩燕乌集阕。(这里是接近,即“去”,“到”之意)C革车百乘,锦绣千纯。(读为tn古代量词,织物一段为一纯)D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重视) E山东之国,从风而服。(泰山以东)7下列各组繁简字中,以古字作为简化字的有()A捨舍B.蟲虫C雲云 D.從从 F 鬚须8.下列形声字的构成属于省声的有( ) A.賴 B.累 C.雷 D.裳 E.豪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动词时,同义词“耻”和“辱”的宾语都可由“之”充当,但“耻”后的“之”代事,“辱”后的“之”代人。 B.在表示战争的意义上,“伐”是公开宣战的战争,“侵”是不宣而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