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5657230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浦江上的轮渡记忆对于上海市民来说,在黄浦江上坐船摆渡,往来于浦东 浦西,那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即使老上海也很少有人 知道,黄浦江上的第一班渡轮是何时起航的。 这要从一个多世纪前说起,上海第一班轮渡是从当年的浦西 铜人码头开往浦东的东沟。第一班渡轮 最初黄浦江上还未有轮渡的开行,只有小舢板往来于两岸。 据上海的史志记载,早在明清时期,黄浦江边就有渡口,江 面上就漂着舢板、划子。 上世纪初的黄浦江,上海的先民摇划子往来于两岸 大约 20 世纪前后,上海的近代化、城市化的进程提速了。 1901 年,一个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把两辆小汽车开进了上 海;1908 年 3 月 5 日,上海的第一辆有轨电

2、车正式通行了, 从静安寺驶向外滩;而上海轮渡起航的日子曾经有个小小的 历史误会据载, 1910 年的 12 月 5 日,是上海黄浦江上 第一班轮渡开航的日子。然而最近有关专家经过考证后发现, 历史记载有误。 在辛亥革命以前,中国人按照阴历纪年法,上海黄浦江上第 一班轮渡的开航是在满清王朝宣统二年的 12 月 5 日,而辛 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是按照阳历的纪年法,所以从阴历换 算成阳历的话,上海轮渡第一船开行的日子应该是 1911 年 的 1 月 5 日。历史误会在 100 年以后才得到了更正。 对广大 乘客来说,黄浦江上哪一天开始有了渡轮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黄浦江上一天也不能没有轮渡。 其实

3、黄浦江上第一班渡轮的开航在当年来说并没有引起人 们的关注,甚至在当年的报刊上也没有登载这样的消息。当 年一家从事河流、道路等市政建设的机构,浦东塘工善后局 为了接送员工上下班,而租用了一条小轮渡,航线是从外滩 铜人码头到浦东东沟。由于这个单位的员工人数不多,也就 顺便让一些需要过江的人上船,收取一点渡费,后来过江的 人多了, 并且有利可图, 就发展成了收费的轮渡。 直到 1911 年的 1 月 5 日,轮渡正式营业,于是这一天就成为了上海轮 渡的历史性开端,成为了一个划时代的日子。历史上的一件 小事成就了未来的一件大事。 铜人码头说起当年轮渡的起始点铜人码头,现在早已不复存 在,那么当年的铜人

4、码头又在那里呢? 其实铜人码头的得名和英格兰人巴夏礼有关,巴夏礼是英国 的外交官, 1856 年,他代理广州领事时,制造了亚罗号事 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5 年巴夏礼死于北京。 5 年后, 南京东路外滩树立起了一个 6 米多高、背向黄浦江的巴夏礼 铜像。从此,铜像附近的码头就有了“铜人码头”的称谓。 旧时外滩巴夏礼铜像轮渡高速发展期 轮渡使渡江更加的安全和便捷、机械化的水上交通使黄浦江上客流和物流与日俱增,浦西浦东也不再像从前那么疏远了。 民国时期浦东陆家嘴通往浦西北京东路外滩码头 民国时期延安东路轮渡站1932 年从西渡到闵行开辟了第一条车辆渡航线。那时候, 黄浦江东侧满是码头工厂

5、和仓库。而回望一江之隔的浦西外 滩,早已是高楼林立的十里洋场。 1930 年的上海,有外资 银行 27 家,无一例外都集中在外滩。那个年代的上海,国 际贸易和金融交易繁花似锦。轮渡也有了变化。1947 年,官商合办的上海市轮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董事 长是杜月笙。他拥有浦江上下四十公里范围内的轮渡专营权。 官商合办的上海市轮渡有限公司 董事长是杜月笙 (中 ) 官方摆渡轮渡在当时的优势非常大, 30 年代中期那十几艘造 得是非常豪华,可以坐五、六百个人,二十分钟一班。当时 每天平均过江的大约人数是四万。 不过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黄浦江上的轮渡还是一个城市 上海和另一个乡村上海的链接。因为浦西已

6、经成为繁华的都 市,而浦东还是上海的乡下。那时黄浦江上摆渡的除了轮渡 外,还有小舢板和小木船,它们并驾齐驱了相当长的时间。 当年住在浦东的老上海大都记得,在浦东种的菜挑到浦西来 卖,渡黄浦江有的是乘小舢板的,有时候黄浦江中间大船经 过会刮起浪,小舢板遇到浪头会颠簸,危险也没有保障。以后, 1956 年,全行业公司合营以后,黄浦江上所有对江 轮渡全部归轮渡公司经营,黄浦江上划子,舢板全部不准参 加客运业务,因为安全不保证,速度又慢,过一个江要半个 小时,要慢慢地摇过去, 那个时候轮渡公司开始兴旺起来了。60 年代轮渡月票 在交通繁忙的黄浦江上安全行船是不容易的,头脑中安全第 一的那根弦总是绷得紧

7、紧的。再有,一位在轮渡公司工作了 几十年的唐师傅说“因为天不亮就要赶很远的路去上班, 每天 早晨都要 5 个闹钟大合唱才能从睡梦中醒过来”。 当年一些在 江对面厂里上班的早班食堂师傅都跟第一班船走,要赶去开 饭。第一渡过去的时候,浦东的天还是暗着的。摄于 50 年代的旧照 上海轮渡为当年还没有架桥的黄浦江市区段架起了一座座 浮桥,成为城市的一条命脉。它有着巨大的承受力,却一点 也不张扬,这就是轮渡的品性。50 年代开始, 上海全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工商业城市, 浦东陆 续建造了一些大型工厂和工人新村。黄浦江上的水上交通更 加繁忙了。上海轮渡作为市内交通和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8、开辟了很多新的航线,渡轮的硬件 也开始不断更新。超负荷的黄金期 轮渡公司黄金季节基本上是在上世纪的 80 年代,那时候每 天要运送 100 多万人来往于浦西浦东, 最高的时候有 110 万 一天。百万市民过浦江 百万市民过浦江,这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面啊。 80 年代时, 黄浦江上共有对江客渡航线 22 条、车渡航线 5 条,其中中 心城区客渡航线平均间隔 1.4 公里就有一条,年最高客运量 3.7 亿人次,堪称全世界最繁忙的轮渡。 从陆家嘴到延安东路外滩的陆延线则是上海最繁忙的轮渡 线,一天的客流量超过 20 万人次。上下班的时候轮渡很挤, 人特别多,上船时都是用奔的,有时候为了抢位子坐会发生

9、 纠纷,还要吵上几句。80 年代陆延线浦西延安东路渡口乘客流量的场景1982 年摆渡逃票者被罚款上个世纪的 80 年代是轮渡超负荷承担的时期,这也是轮渡 的不可承受之重。 1987 年初冬的一个大雾天的早晨,陆家 嘴轮渡站发生了一起因大雾酿成拥挤踩踏的重大伤亡事故。 拥挤事故那天,黄浦江上一场大雾使本市陆家嘴轮渡站发生 一起重大伤亡事故,上午 9 时 10 分,因大雾而被迫停航四 个多小时的陆家嘴轮渡站开始恢复通航,当第三班渡轮上客 时,由于大量乘客极度拥挤在轮站浮桥上,争先恐后上船, 造成 87 名乘客被挤倒压伤。 事故发生后,伤员被分送至第一人民医院,仁济医院,黄浦 区中心医院等抢救,时任

10、市委书记、市长江泽民,市委副书 记杨堤对事故处理、伤员的抢救做了部署。第二天,政府发 出加强轮渡管理保障乘客安全的通告。 通告规定职 工因轮渡停航不能按时上班的,可以比照公假处理。之后, 上海宣布了六条改善上海轮渡的措施。并计划加快过江大桥 和隧道的建设。昔日喧嚣何去何从 过江难曾经困扰上海人,而当年的过江难问题只靠单一的轮 渡是无法完全解决的,再有承受力的轮渡也不可能承载得了 去往浦东的繁华。记得当年上海流行的一句话:宁要浦西一 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同是上海,一江之隔,天壤之别, 这是因为黄浦江上仅有轮渡是不行的。 浦西浦东的巨大落差一度困扰着上海这座城市,但渐渐地, 当黄浦江上架起大桥,

11、黄浦江底贯通隧道,有了方便快捷的 轨道交通,原先要花费 30 分钟的摆渡被 5 分钟的车程替代, 轮渡又该何去何从。黄浦江上先后建成延安路、复兴路等 7 条隧道架起了南浦、 杨浦、卢浦等 8 座大桥 一个由桥梁,隧道和渡轮组成的立体化的越江交通新格局形 成了,昔日拥挤喧嚣的渡口开始越来越冷清了。 在黄浦江上下游十几条航线中,名气最响、影响最大的浦东 陆家嘴轮渡站至浦西延安路码头的陆延线,它的前身是民营 渡线。 1956 年,陆家嘴路辟建,陆家嘴至延安东路码头的 陆延线正式通航,并很快成为黄浦江上的主要航线。到上世 纪末,随着小陆家嘴地区整体开发的需要, 1999 年 8 月 14 日,陆家嘴轮

12、渡站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退出了历史舞台。1999 年 8 月 14 日,陆家嘴轮渡站迎来最后一班轮渡 虽然老轮渡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自行车、 助动车,摩托车、 人力货车,还有特种车辆等过江还是要依靠轮渡,而且对广 大的乘客来说,乘坐轮渡是岸到岸比较便捷的交通方式。从 80 年代每天的轮渡乘客 100 多万到后来减少到 20 多万, 轮渡虽然再也不是黄浦江上唯一的越江交通工具,但是轮渡 仍然是黄浦江越江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世博轮渡 1911 年起航的上海轮渡已行驶了百余年的漫漫历 程,而在新的世纪,特别是 2010 年世博会上,它开始了一 次华丽的转身。上海世博会的

13、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 之间,沿着黄浦江两岸布局,这是世博会 159 年历史中,唯 一的一届渡轮游世博的盛会。有 22 条设施一流的世博号渡 轮航行于世博园中。这实际上原本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的轮渡 一种新的功能定位,那就是游览观光,把两岸的景色尽收眼 底。世博会后,这 22 条轮渡投入了日常的黄浦江摆渡,开启了 上海轮渡的新航程。在很多上海小囡的童年里,是有这样的 记忆的,被父母抱在怀里,吹着江风,看着当时外滩的万国 建筑博览群,坐一次轮渡几乎抵得上去公园游玩一次的兴奋 心情。人们对于黄浦江有着一种情怀,而只有乘船驶入江心,对母 亲河的感情才更能释怀。浦江两岸的景色是看不够的,而在 黄浦江上,我们能找到对于观赏上海这座城市的新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