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565674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企业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的辛勤劳动铺就了学生的成长之路,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将引领学生走向哪条成长之路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后就要迈入社会。一出校门就要进入企业,环境的迅速改变要求技工学校的班主任必须重视教学生学会做人做事,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班级管理与企业管理在班级班风的建设与企业形象的树立、班集体与企业团队建设、班级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营造等方面也有相似之处。笔者在教育实

2、践中发现,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运用企业管理的先进理论既能使班级管理出效益,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后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能力。下面就此作一探讨,抛砖引玉。一、运用细节决定成败理论默化个人行为习惯,形成好班风、好学风1.班主任率先示范班级管理中的各个细节,通过自身行为影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哪些细节是需要我们关注,这些细节的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是班主任与学生都要弄明白的。技工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6岁左右,这一阶段正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他们思想活跃,模仿能力强。而作为班级建设的指导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甚至成为他们终生效仿的对象。因此班主任要律己修身,以身立教

3、,用行动影响学生,让学生在事事时时中体会到细节的强大。例如,班主任主动收拾讲台,可以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形成主动做事的习惯,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天把自己收拾得仪态大方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审美观;时刻面带微笑,主动与学生打招呼,接到学生递的东西说声“谢谢”,温文尔雅的举止可以教给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技巧;随手关灯,提供纸箱、塑料袋收集学生喝过的饮料瓶、旧作业本、旧报纸节约的行为培养学生的低碳生活观以及环保意识;经常与学生谈论最近看过的好书,推荐给学生,培养学生阅读好习惯,建设学习型班级这一切都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2.制定班级规范

4、,通过训练使得学生的优秀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虽然说班主任通过自身的细节影响着学生,但不可忘记汪先生说过“管理是严肃的爱,规则胜于一切”“知道不如做到,细节习惯要训练”。在学生树立细节观之后,还需要班主任对各个细节管理进行规范,通过训练将细节练成习惯例如,将收拾讲台纳入值日生的职责范围,写入文明宿舍评比指标;学生的着装又可与学校仪容仪表检查制度相结合加以实施,还可在班级中创新推出每月最佳着装奖;每一学期列出学生使用频率靠前十位的脏话表,制定在课室、宿舍说脏话者做班级义工制度当然制度的形成并不是班主任权威发布,而是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制定,既要符合教育目标,切合学生实际,又具有强大

5、的说服力,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训练,使得优秀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二、运用牢骚效应开辟良好的沟通渠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约通过“谈话试验”活动总结出: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这就是著名的“牢骚效应”。依据牢骚效应,可以让学生发“牢骚”,让家长说看法,让教师倒“苦水”。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需要搭建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例如,建立二箱(意见箱、建议箱、邮箱)、一话(电话)、一号(QQ号),执行谈话见面沟通、活动沟通、周记沟通制度等。通过这些渠道班主任能倾听到学生牢骚后面的心声,站在学生的位置考虑他们的感受,

6、也能从家长那里偷听学生“情报”,听听家长的看法和建议;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了解教师的苦恼,理解教师的苦心,为教师分忧解难。这样班主任清理“杂质”就顺畅起来,班级管理的效果也就显现出来了。班上曾经发生过捐款中出现假钞的事,当时笔者只想找出捐假钱之人严厉教育一番,但在班级群里与学生讨论这件事时,大多数学生认为捐款者是在不知是假钞的情况下捐了钱;另外,收款的生活委员辨钞能力不够。于是大家倡议开一个“如何辨别真假人民币,提高生活技能”的主题班会,而捐假钞者也在周记中主动承认了此事,此后班上也再没有发生类似事件。这次有效沟通给了笔者很大的触动,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式,得到的后果是意想不到的

7、。老师与学生在互相发牢骚中逐渐了解,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三、运用“邻桌原则”培养班级团队合作精神美国著名人际关系专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交往、有效说话、与人合作等软本领。”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提出了“团队”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一个班级要有战斗力,就必须变成有“口”“才”的人和一群“耳”“听”的人组成的组织,通力合作形成真正的一个团队。然而技校生来源复杂,文化层次及年龄大小参差不齐

8、,如何把一群散沙一样的学生凝聚成一个团队,让每位学生有归属感合作意识呢?在班级管理中不妨试试惠普公司的“邻桌原则”。“邻桌原则”就是鼓励每个员工在自己工作的同时,看看身边的人正在干些什么,是否遇到困难了,想想自己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帮助他们顺利解决难题。这是惠普公司提出的一种经营理念,这个理念准确地把握了每个人都想突出自己的微妙心理,把每个人的能动作用都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公司还有一个传统,设计师的设计全部摆在办公桌上。这样一来,任何员工都可以在任何时候走进办公室摆弄,甚至无所顾忌地提出批评。这一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员工关心公司就像关心自己一样,团队合作精神就在邻桌原则下培养出来

9、了,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也营造出来了。班主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要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的品质、集体主义荣誉感、团队合作的精神。班级管理中巧妙运用“邻桌原则”,可以让班级每一名学生学会关注别人的困难,教育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业后看一看周围的人有没有困难,在自己值日已打扫干净时看一看周围的人是否需要你搭一把手学会随时用自己的一双手援助需要帮助的人,在群体与集体活动中,学会为同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狼虽单打独斗不敌虎、狮、豹,但群体协作却可以战而胜之。这充分说明了一人力量有限,团队力量无限,整体智慧、团队精神是班级团队取胜的法宝。班主任可以采取“以优促中带差,使差靠中变优”的管理策略,在学习小组、座位编排上实行优差搭配,劳动小组男与女、高大与弱小搭配,体育比赛运动员与拉拉队的配合,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合作意识。“邻桌原则”的运用不可抛弃竞争制度,否则会出现团队倒退的现象。在班内开展小组竞争,评选最佳领队、最佳队员,促进团队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肇庆市高级技工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