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管理制度汇编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5656390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NG管理制度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LNG管理制度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LNG管理制度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LNG管理制度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LNG管理制度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NG管理制度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NG管理制度汇编(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NG管理制度汇编签 发 人: 签发 时 间: 部门(签章): 一、LNG背景知识1.1 L历史和展望LNG(Liueid Natural Gas),即液化天然气的英文缩写。天然气是在气田中自然开采出来的可燃气体,重要成分由甲烷组成,LNG是将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深冷到零下62,使之凝结成液体。目前,世界上液化天然气(LNC)技术已经成为一门新兴工业正在迅猛发展。LG技术除了用来解决天然气储存、运送问题外,还广泛地用于天然气使用时的调峰装置上。天然气作为城市民用燃气或发电厂的燃料,不可避免会有需要量的波动,这就规定供应上具有调峰作用。液化天然气最有助于调峰储存,目前,世界上共有10多座调峰型液化

2、天然气装置。液化天然气还可用于汽车、船舶、以及飞机等交通运送工具。天然气液化工作始于20世纪初,但直到2世纪0年代才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工业规模的天然气液化装置。194年,世界上第一座NG工厂在阿尔及利亚建成投产。同年,第一艘载着1万吨 LN的船驶向英国,标志着世界LN贸易的开始。LNG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一种燃料。自从1980年以来,LG出口量几乎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202年,全球LNG贸易量为105.5MT,比上一年增长.%。目前,LNG占全球天然气市场的6%及天然气出口总量的5.7%。各国均将LNG作为一种低排放的清洁燃料加以推广。亚洲LNG进口量已占全球进口总量的70%以上,亚洲的能源市场

3、,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 LNG现已开始形成一个逐渐增长的互联供应网络,贸易呈现全球化的趋势。023前全球LN贸易量的7%集中在大西洋沿岸和亚太地区,仅日本进口就占世界LNG产量的60%以上。目前美国对NG的需求正在增长,此后2023内进口量将从023年的20亿立方米/年增长到160亿2240亿立方米年。西欧对G的需求也在增长,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和土耳其等国将建设新的NG进口终端,到223年的需求为6000万吨。 澳大利亚拥有亚太地区最大的天然气储备,近年不断发现一些大型离岸气田,其液化天然气(LNG)出口量预计将进一步增长,在202303年前将达成大约223万吨以及在0

4、9-2030年前将达成600万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石油危机的冲击和煤、石油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使能源结构逐步发生变化,天然气的消费量急剧增长。最近二十年,天然气工业发展较快,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已占约%。它不仅作为居民的生活燃料,并且还被用作汽车燃料,如出租车(日本),公共汽车(美国、意大利、加拿大)和大货车。作为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通用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于1年在华盛顿宣布联合研制以天然气为动力燃料的新型汽车计划,一旦用天然气作为燃料驱动的汽车全面走向市场,其前景是光明的。天然气用于联合发电系统、热泵(供冷和供热)、燃料电池等方面都具有十分诱人的前程,发达国家都在

5、竞相进行应用开发。12国内天然气的储存与开发运用前景为了改变能源结构、改善环境状态、发展西部经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天然气的开发和运用。近十年来,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已起步,在液化天然气工业链的每一环节上都有所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内,更是有了较大的进展。13 国内天然气存储情况我国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估计超过8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前景看好,按国际通用口径,预计可采储量70万亿立方米,可采95年,在世界上属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通过近年的勘探,在中国的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琼东南、莺歌海,以及东海盆地的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基本形成了六大天然气重要探区。1.4 液化天然气工厂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等

6、单位先后为四川和吉林石化公司建成了二座液化天然气装置,生产LNG能力分别为0.3m/和0.53/h。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长庆石油勘探局建立一座示范性液化天然气工厂,目的是开发运用陕北气田的边远单井,日解决量为3万m3。20世纪90年代末,东海天然气初期开发运用,在上海建了一座日解决为10万m3的液化天然气事故调峰站。以保证下游天然气输配系统能安全可靠地供气。该装置由法国燃气公司提供工艺设计、设备供应和技术服务。装置容量是为满足上游最大停产期十天的下游供气量,天天为120万m3的天然气。该站设有2万m3LNG储存能力的储槽。液化工艺采用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CII)。工厂已于2023年2月投

7、产,2023年达成设计供气量。223年,中原石油勘探局为了将天然气资源用于城市燃气和汽车代用燃料,建造了国内第一座生产型的液化天然气装置,日解决量为15万m3天然气。液化装置采用丙烷和乙烯为制冷剂的复叠式制冷循环。有二座600m3的液化天然气储槽。用液化天然气槽车向山东、河南、江苏等地供气,满足城市燃气和工业用燃气的需要。2年新疆广汇集团开始建设一座日解决最高为1万m3的液化天然气工厂,储槽设计容量为万m3,其生产的液化天然气,将通过槽车送往各地。.5 液化天然气接受终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也计划从国外进口天然气。为此,21世纪初在广东深圳市大鹏湾启动建造中国第一个液化天然气接受终

8、端,每年从澳大利亚年进口370万吨NG,预计70以上的天然气用于工业和发电,其余作为民用。此外,我国还计划在福建湄洲湾兴建第二个液化天然气终端,气源将来自印度尼西亚,年进口量250万T。拟建在长江三角洲的第三个终端也已在计划之中。6 液化天然气运送中国的气体设备制造商已研制开发了液化天然气运送槽车、液化天然气铁路和海运罐式集装箱,并已先后投入运营使用。中国政府已开始着手建造液化天然气运送船的计划,目前,依托广东LG工程,组建了以中方为主的LNG运送船公司和LG运送公司,并以上海沪东造船厂为主开展了LNG船舶制造,LNG运送是有保证的。1. 液化天然气应用在山东、江苏、河南、浙江和广东等省的一些

9、城乡建立了液化天然气气化站;向居民或工业提供燃气。此外,为了减少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带来的城市大气污染,推动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北京、上海等都已进入示范性阶段。液化天然气冷量运用技术,因其对节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还能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相关产业的重视,开始了前期研究工作。1.8 基础研究工作为了适应液化天然气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相应的液化天然气技术标准制定工作也已经开展,对液化天然气的应用基础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和成果。中国的液化天然气工业正以朝阳产业的姿态蓬勃发展。二、LNG 的固有特性和潜在的危险性2.1LNG的固有特性 LG 的重要成份为 CH 4 , 常压下沸点在 -12

10、 左右,气液比约为 600:。其液体密度约 26g/3,其液体密度约1.5 /3 。爆炸极限为 %-15%,燃点约 ,LNG 项目具有供气方式灵活,范围宽泛等优点。.2 NG 潜在的危险性 LNG 虽是在低温状态下储存、气化,但和管输天然气同样,均为常温气态应用,这就决定了LN 潜在的危险性: 2.2.1 低温的危险性: 人们通常认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LG 泄漏后可气化向上飘散,较为安全。但事实远非如此,当 LN泄漏后迅速蒸发,然后降至某一固定的蒸发速度。开始蒸发时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在地面形成一个流动层,当温度上升约 -110 以上时,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在温度上升 过程中形成了密度小

11、于空气的“云团”。同时,由于 NG 泄漏时的温度很低,其周边大气中的水蒸气被冷凝成“雾团”,NG再进一步与空气混合过程中完全气化。 N 的低温危险性还能使相关设备脆性断裂或冷收缩,从而损坏设备和低温冻伤操作者。22.2 BO的危险性: 虽然 NG存在于绝热的储罐中,但外界传入的能量均能引起LG的蒸发,这就是 BOG(蒸发气体)。故规定 LG 储罐有一个极低的日蒸发率,规定储罐自身设有合理的安全系统放空。否则, OG 将大大增长,严重者使储罐内温度、压力上升过快,直至储罐破裂。2.2.3 着火的危险性: 若天然气在空气中百分含量达成 %-15%(体积 %),遇明火可产生爆燃。因此,必须防止可燃物

12、、点火源、氧化剂(空气)这三个因素同时存在。.2.4 翻滚的危险性: 通常,储罐内的 LG 长期静止将形成两个稳定的液相层,下层密度大于上层密度。当外界热量传入罐内时,两个液相层自发地传热,液层表面也开始蒸发,下层由于吸取了上层的热量,而处在“过度”状态。当二液相层密度接近时,可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使罐内压力急剧上升,这就是翻滚现象。三、LNG气化卸车操作规程10目的通过对LN气化站LN槽车卸车的管理,保证设施的安全生产供气。2.0 合用范围本N供气设施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场合、设备、人员。30职责3.1站长和安全员负责对LG槽车卸车作业进行检查监督。设备管理员负责作业指导和管理。32运营操

13、作人员(兼电工)负责NG槽车卸车操作运营。3.3槽车司机(押运员)负责槽车卸车前后连接和拆除三根金属软管等各项相关操作,并在卸车过程中负责槽车的安全监护。40 工作程序4. 卸车前的准备工作:4.1.1 遇雷雨天气不能进行L槽车的装卸液作业。4.1.卸车作业人员须穿防护服、防砸鞋,佩戴防护面罩、防护手套,方可进行卸车操作。.1.3 槽车进站后,运营操作人员指挥槽车停在适当位置,熄灭发动机,拉起手制,前后轮用三角木块契好,以防槽车滑动。41.4 检查槽车及进液罐的安全附件: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充装接头等是否齐全及灵敏可靠,各附件有无跑、冒、滴、漏,检查不合格不予装卸。4.1.5 将槽车的静电

14、接地设施与装卸台的地线接牢,用静电接地仪检测接地电阻符合规定(小于10欧母)后才干卸车。4.1.6槽车司机(安全员)负责槽车卸车前的拆除盲板,连接卸车区与槽车之间的三根金属软管,注意连接前先要检查密封聚四氟乙烯垫片,保证其密封良好。打开槽车三个紧急切断阀。42卸车过程:21 根据罐的液位拟定进液罐,一般选择低压低液位的储罐为进液罐。(若需倒罐,经站长批准后,按LNG供气设施倒罐操作规程进行操作。).2.2打开储罐手动BOG阀,关闭储罐增压器进液阀,将进液罐压力降至0.4MPa以下为宜。42. 稍打开卸车增压液相阀,关闭卸液BOG阀,对卸车增压器及卸车增压气相管线进行置换吹扫,打开槽车放空阀,置

15、换完毕关闭放空阀。稍打开槽车出液阀对进液管进行置换吹扫,打开卸车台放空阀,置换完毕关闭放空阀。4.2.4 打开槽车增压液相阀、槽车气相阀,对槽车进行增压。将压力增至0.607MPa时,打开槽车出液阀,稍打开卸车区进液阀对进液管进行预冷。进液管法兰结霜视为预冷完毕,时间10min左右。全开卸车区进液阀开始进行卸液。42.5 若卸液与储罐内为同一气质,当储罐内压力高于035MP时应先打开上进液操作阀采用上进液,直至压力低于0.3MPa改为下进液;若卸液与储罐内为不同气质,尽量避免进入同一储罐,非进不可时应根据来液密度、温度与储罐内的液体密度、温度对比,要使两种液体能在储罐内充足混合,防止发生翻混现象。4.2. 当充装到储罐充装量的8时,停止充装3分钟,待罐内液面安静后,打开上进液操作阀继续充装。4.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