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5656351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专题概要: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就是班主任工作基本职责及要求。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应当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梦想和工作动力。但是,时代不同,对班级工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衡量好班主任和好班级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当今时代,是创新的时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时代、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时代。创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新内涵,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重新对班主任的职责及要求进行定位,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将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工作实践。一、新时期班级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一)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而言的,是人类生产方式

2、的又一次重大变革。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知识和信息收集、处理、加工及传递工作的劳动者。此外,“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2、 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冷战”结束后,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以及宗教团体之间长期潜在的矛盾、冲突日益突显出来,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

3、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另外,还表现为人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的削弱或丧失,而这恰恰是任何现代科学技术或物质力量都无能为力的事情。上述三个主要特征的阐述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二、当代社会发展对班级工

4、作提出的新挑战1、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挑战: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但科学技术在应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工业发展带来的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等等。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2、市场经济提出的新挑战:当前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分配的多样化,归根到底是利益的多样化。利益的原则有正面影响,但也有很多消极负面的东西。这给班级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

5、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受到挑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成分多样化,人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使许多青少年产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观念,丧失正确的思想、前途信念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思想。(2)班级工作受到社会环境的挑战:当前,不良的社会环境对班级工作的负面影响最为严重,导致许多学生产生厌学、贪玩、丧志、早恋、违法、追求时髦和享乐等不良思想。 (3)班级工作受到家庭教育的挑战:家长的配合、家庭的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准,对孩子的品德塑造关心甚少;一些家长忙于工作、赚钱,疏于对

6、子女的管教,全依赖于学校;有的家长热衷于玩乐、享受、赌博,不回避子女,还教孩子玩,认为这是“潇洒”;有的家长常给孩子零花钱;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更有甚者,有的家长在人格道德方面存在缺陷,严重影响孩子。并且家庭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单亲、离异、困难及流动家庭出现,这同样给班级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3、网络提出的新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使青少年儿童成为“网上的一代”。首先网上信息复杂,一些垃圾迷惑了孩子纯真的双眼,其次,网络冲击着人们的责任感。在网络上的身份、年龄、性别等都可以是虚拟的。这些都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责任感。二、班级工作的种种不适应表现新的时代,新的挑战。很多班主任表现出不适应,这里只概括班主任在班

7、级工作中几中主要的新的不适应表现:(一)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得太快对新时期学生的变化不适应:1、学生行为习惯有违社会道德规范,冲击班级常规教育。2、心理疾患或显或隐,挑战班主任的专业素质。3、学生喜好大胆怪异,挑战班主任的价值观。(二)我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学生对班主任新角色的不适应:这是典型的对班主任的新角色不适应的表现。新课程要求班主任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班主任不是拯救者,学生也不是被拯救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班主任定位为:班级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学校规章制度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各科教师在本班教学活动的协调者。新课程要求班主任成为学生学习的全能型引导者,成为外部信息的获取、整理者,

8、成为班级学生关系的协调者和平衡者,成为班级文化的设计者,成为学生的人生引导者。班主任的主要角色从管理者转移到了引导者。班主任工作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本任务的。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把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了理解、执行班主任意图的目的。(三)“药”到“病”不除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不适应:新课程要求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突出“引导”和“协调”,弘扬主体,尊重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与新时期学生的特点是相适应的。不少班主任沿袭过去传统的对学生的管制办法,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明显地反映出工作上方式方法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1、重教

9、学交往,轻情感交流。2、告状式家访。3、忽视指导学生的人际交往。4、单向式的师生关系。5、忽视与科任教师的协调和与上级领导的沟通。6、太少赞赏或滥用赞赏。7、无规矩或规矩过多。8、重常规,轻思想。9、重德育轻智育,或重智轻德。10、重学习,轻文体。11、重结果,轻过程。12、管理缺乏系统,拆东墙堵西墙。13、强调师生平等,缺乏距离,没有威严和美感。14、交往出现明显的亲疏。15、重优轻差,或重差轻优。(案例一)(四)我拿什么来奉献给你班主任自身素质对班级工作的不适应: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教师仅仅做春蚕、做蜡烛、做火炬是不够的,适应不了新课程背景下班级工作的要求。时代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自己

10、,新课程要求班主任在工作中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从而与学生同成长,共进步。三、班主任的角色转换(一)新课程新理念促使班主任不断审视并转换自身角色:1、班主任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传统观念下,班主任的角色只是学科教师的一种自然延伸,似乎任何教师只要在自身专业方面有所长,都可担任。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其角色内涵是丰富的:他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是“人生导师”、“班级文化设计师”、“模范公民”、“父母代理人”、“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者”、“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等等,而所有这些内涵对新的时期班主任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班主任角色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权威型班主任

11、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守纪、顺从,但他们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更谈不上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班主任抛弃原来绝对权威的角色形象,代之以“对话者”、“引导者”的角色,提高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树立起新时代“生活导师”的形象。3、班主任角色由限制型向发展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往往用规章制度去限制学生。新理念下的班主任不应把学生的失误看得太重,而是与学生一起商讨如何改进与发展,进而去创造;他们对学生不是简单地训斥与限制,而应是鼓励其发展与创造。4、班主任角色由高耗型向高效型转换。传统教育意义上的班主任信奉的是“

12、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把班主任本来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理解为简单的重复劳动,结果适得其反,导致学生逆反心理,消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收效甚微。而新理念下的班主任则不同,他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与复杂性,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解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灵活多变,富有创造 的德育方法上,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去获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实现德育过程的最优化。5、班主任角色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现代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艺术性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复合体,是教育机智与教育原理的高度统一。在现实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与现代

13、的教育思想创造性地指导班级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科研型”的班主任。6、班主任角色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应是积极能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同时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观念与工作方法又必然对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形成潜移默化地起着巨大的作用。7、班主任角色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是班级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连结任课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庭的一个重要纽带。他主动联合任课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商讨班级管理的教育对策,以便形成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展教育系统的整体功效。把学校教育扩展到全社会,争取更广泛的教育力量的支持。(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1、班主任应是“学科专家

14、”和“人生导师”。作为班主任,无论是在知识技能上,还是在行为品质上,都必须具备以身垂范的能力,既要当“经师”,又要做“人师”。2、班主任应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和“阳光使者”。3、班主任应该是“班级文化的设计师”。4、班主任应该是“家校沟通的桥梁”:(1)配合家长学校,统一教育观念。(2)开好家长会,取得家长支持。(3)开展亲子活动,家校和谐统一。(4)做好“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四、班主任工作的对策调整。1、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材,生生都有作为”的全面人才观念。2、加强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3、加强反思与总结,全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优秀教师应是反思型教师,反思行为表现在:(1)

15、对教育理念实施的反思。(2)对教学目的的反思。(3)对教学方法的反思。(4)对学生评价的反思。(5)班主任反思的最好形式就是写教育日记。五、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一)班主任工作职责常规(摘自中国教育论坛)1、按照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开学初制定好班级工作计划:明确指导思想、 工作目标和要求,工作重点及主要活动安排,采取的主要措施等。期末有班主任工作总结。2、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遵守中(小)

16、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3、教育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4、教育指导学生参加学校规定的各种劳动,协助贯彻实施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5、关心学生课外生活,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科技、文娱和社会活动,鼓励学生发展正常的兴趣和特长。6、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搞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级常规,指导班委会和本班的团队工作。培养学生干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把班级建设成为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坚持目标管理,组织学生开展创“文明班级”、“先进班级”活动。7、协调科任老师,及时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协调各科活动和课业负担。8、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配合,共同做好各类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