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5654428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包法利夫人的读后感 读后感网权威公布,请访问读后感网。导语包法利夫人是一部悲剧,因为小说的结局偏向恶势力。一个是伸张正义的疯癫骑士,一个是耽于幻想的失足女子。在爱玛身上,我看到了堂吉诃德的影子。即使二者全部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但前者愈加根本,后者多半是满足虚荣心而已,借此向庸常的生活挑衅,向所谓的命运不公平性报仇。有关对爱玛人物形象的分析,我想任何人全部超越不了一个人,那就是作者福楼拜。她笔下的爱玛“天性多感,远在艺术兴趣纸上,她寻求的是情绪,并非风景”,所以她并不满足于生活的平静,她的幻想永远是不切实际的浪漫,或更确切地说,以她所处的现实看来,她幻想的生活是属于他人的,而不是她自己的。尤其是渥

2、毕萨尔之行是她差不多陷入白日梦的神经质状态,她能在“想象之中,跟着她们上坡下岭,穿越村庄”,甚至“买了一张巴黎地图,用手指指点点,游览纸上的京城”。而书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关爱玛一直期待意外的发生和赖昂出走后她的状态几处,读起来让我感觉像是钱锺书先生的笔风。总而言之,爱玛的形象在我了解的范围内,是没有超越作者所描述的。她的悲剧正如作者书中所透露的,是社会,是个人,消极一点说,是命运造成的。一样,包法利夫人不但仅只是爱玛一个人,正如查理的母亲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包法利夫人。她遭受着丈夫、儿子的双重背叛。杜比克寡妇也是一位遭受背叛的人,查理对她无爱,这一切全部是现实造成的。可怜的朱斯丹,只是爱玛命运

3、中另一悲剧人物。查理在书中,能够看作是另一个爱玛,她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她认为爱玛愉快,她制造着“自己能使爱玛幸福的假象“,她甚至为爱玛的幸福偷情提供了方便,如让她和罗道耳弗骑马郊游、惊喜地安排她去鲁昂弹琴等。她一心为爱玛的幸福奔波,却从未发觉她们的世界几乎没有交集。书中有一处描写同床异梦的章节,读起来让人心酸,感慨查理这般深沉的爱给错了对象。读者们会多少人为结局处的她太过懦弱,不但原谅情敌,还把一切归咎于命运,不过在我看来,这是最自然的解释,那时的她已经不能为力了,命运是最大的敌人。爱玛死后,查理唯一的浪漫就是给爱玛设计了一个符合爱玛憧憬的棺木,读到此,不禁想着,可能她一直在努力地消除二者间的隔膜,只是没有成效。最终,小说结局了,但小说似乎还没结束,坏人“胜利”了,而白尔特延续着爱玛和查理的悲剧,未来不见光明。一切照旧继续演绎着人生的不公平命运,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仍然在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