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及工作要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5653081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及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及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及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及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及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及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及工作要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年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及工作要点现在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都有雾霾天气的出现,治霾刻不容缓!今天给大家带来了2018年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方案及工作要点,有需要的小伙伴一起来参考一下吧,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要内容是解读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年)和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要点。一、起草背景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系列部署,要求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要。国家即将实施新一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

2、长三角和汾渭平原三个区域。我省特别是关中地区将面临与京津冀一样的整治力度,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将面临更大力度的调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坚决打赢全省蓝天保卫战。从去年9月份开始,省环保厅牵头启动了新一轮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编制工作,编制组立足国家考核目标,充分借鉴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做法,深入总结我省实施“1+9”铁腕治霾行动和秋冬季攻坚行动经验,制定了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年)(征求意见稿),2017年12月和2

3、018年2月,省环保厅在两次征求各市(区)、省级各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和全省铁腕治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对三年行动方案和2018年工作要点进行了10余次修改,充分采纳了各市(区)、省级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建议。2018年3月22日第2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方案要点。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的路线图和施工图,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对标开展相关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工作指南。二、方案的主要特点主要有7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出了阶段性。方案是上一轮我省治污降霾保卫蓝天五年行动的延续,确定的20年必须完成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既与“十三五”总目标相衔接,又明确了每

4、年的进度要求,是积小胜为大胜的行动。“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年接着一年干”,通过阶段性目标推动整体目标的最终实现。比如,关中地区整村推进清洁能源替换,要求到2018年底前,力争平原农村替代实现全覆盖,山区农村替代率达到80%;到2019年底,山区农村替代实现全覆盖。二是突出了主动性。方案从目标任务到政策措施都体现了担当有为、时不我待精神,既考虑了完成国家约束性指标的需要,又兼顾了各地的工作实际和基础差异,是一个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齐心协力能够完成的任务,多管齐下能够落实的措施。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强调的“跳起来摘桃子”的一贯要求。三是突出了系统性。方案提出全方位立体化推进治污降霾工作,既积极

5、构建城乡共治、点面结合、防治并举的治理体系;又按照刚性治标、系统治本的思路,打出系列组合拳,将重点污染源治理等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一体协同推进。如在关中核心区不再新建、扩建燃煤发电、燃煤热电联产和燃煤集中供热项目的同时,实施燃煤集中供热“热源点”清洁化改造。四是突出了针对性。方案在认真分析大气污染成因和机理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和重点污染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既有共性的,又有个性的,针对不同的区域、不同的企业提出不同的目标任务。比如以关停淘汰、提升改造为重点,加大燃煤企业的烟气治理力度;以汰旧换新、严格管控为重点,加大机动车污染控制力度;以拆小改大、清洁替代为重点,加

6、大清洁能源普及力度;以点带面、以管促治,加大建筑工地和城市道路为重点的扬尘污染控制力度等。五是突出了协同性。针对重点区域,方案确定了关中六市两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明确各市县区既守土有责、又守望相助,必须携手合作,互动共赢。只有坚持协同治霾,凝聚工作合力,同心同向、共同努力,才能早见成效。六是突出了创新性。方案在充分承接我省上一轮五年行动计划成熟有效措施的基础上,更注重借鉴吸收其他省份好的经验和做法,针对近年来治污降霾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创新治理模式和方法措施,着力提升治理工作水平和成效。如首次提出了关中地区夏季对石油化工、煤化工、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错时错峰生产措施等。七是突出了

7、全民性。方案不仅夯实了党委、政府的责任,落实了企业、单位的治理任务,也将全民共治作为重要抓手,引导和推动全社会选择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方式,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改善环境人人受益的“正能量”。如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网格化监管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机制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明确。三、方案的主要内容方案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二是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三是主要工作任务,四是保障措施。第一部分,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重点从五年来的工作成效、空气质量现状和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三个方面,分析了我省大气污染治理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和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的有利条件,同时客观指出了我省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和严峻

8、形势,特别是关中地区空气质量在全国排名靠后,汾渭平原被列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产业和能源结构不优、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愈加明显、联防联控的合力仍需加强、对大气污染成因研究比较薄弱等突出问题。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深入推进铁腕治霾、科学治霾、协同治霾,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完善交通运输结构,狠抓重污染天气应对等。到20年,全省设区市优良天数比例达到%,浓度较2015年下降15%,PM10浓度明显下降,重污染天数明显减少,二氧化氮浓度上升和臭氧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遏制,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基本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第三部分,主要工作任务。方案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计划用

9、三年时间,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持续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全面整治城市面源污染、大力提升固定源监管水平、强化重点时段污染防控、坚持全民共治等6个方面,全方位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全面完成29项重点工作任务,刚性治标、系统治本,标本兼治。第一大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任务共8项。一是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优化产业结构。关中核心区禁止新建、扩建燃煤发电、燃煤热电联产和燃煤集中供热项目,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石油化工、煤化工、水泥、焦化项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制定关中地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企业退出工作方案。二是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削减煤炭

10、消费总量。以散煤削减为主,规上工业以燃料煤削减为主,每年削减燃煤500万吨,三年累计削减1500万吨。三是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稳步推进清洁供暖。制定清洁取暖实施方案,禁止新建燃煤集中供热站,新增供暖全部使用天然气、电、可再生能源供暖(包括地热供暖、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太阳能供暖、工业余热供暖等),优先采取分布式清洁能源集中供暖,居住建筑不具备条件的,可接入市政集中供暖。新增天然气产量优先用于保障民生用气。优化热源点规划布局,对关中地区现有燃煤集中供热站实施清洁化改造,现有燃煤集中供热站2019年底前改造完毕,其中,2018年不少于60%。四是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深入推进散

11、煤治理和秸秆等生物质综合利用。在关中地区整村推进农村居民、农业生产、商业活动燃煤(薪)的清洁能源替代,采取以电代煤、以气代煤,以及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到2018年底前,力争平原农村替代实现全覆盖,山区农村替代率达到80%;到2019年底,山区农村替代实现全覆盖。关中核心区以外和各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以外的地区暂不具备清洁能源改造的,应使用“洁净煤+民用高效洁净煤炉具或兰炭+兰炭专用炉具”过渡。五是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加大燃煤锅炉拆改力度。2019年底前,关中地区所有35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20蒸吨/时及以上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除外)、燃煤设施和工业煤气发生

12、炉、热风炉、导热油炉全部拆除或实行清洁能源改造,其中,2018年不少于60%。六是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开展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2019年底前,完成关中地区现有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其中,生产经营类天然气锅炉2018年全部完成。改造后的氮氧化物排放低于80毫克/立方米。七是各市政府负责,建设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完成已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已建成的应当在当地市政府规定的期限内改用天然气、页岩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八是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对关中地区火电企业进行改造。加快建成陕北至关中第二条750千伏线路通道,对关中地区火电企业进行优化布局,关中核心区不再新

13、建火电、热电企业。2019年底前,关中地区现有火电机组全部实行热电联产改造,释放全部供热能力,对热电联产项目发电计划按照以热定电原则确定。第二大项持续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任务共8项。一是省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治理专项工作办公室、各相关厅局牵头,各市政府负责,推进高排放机动车污染治理。制定在用机动车淘汰更新激励政策,加快推进以国及以下汽油车和国及以下柴油车等为主的老旧高排放机动车更新工作。二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推广新能源汽车。城市新增公交车和出租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20年底前,关中城市现有燃油公交车更新为新能源公交车,其中,2018年不少于40%,2019年不少于40

14、%。三是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加强在用机动车管理。全面落实机动车排放检测/维护(I/M)制度,在用机动车排放超过标准的,应当进行维修。对不达标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不得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不得上路行驶。四是省环境保护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规范机动车环保检验。加强市、县两级在用机动车尾气检验和监管平台建设。省质监局牵头,各市政府负责,严格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年度督查考核,考核不合格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检测机构暂停或取消其检测资格。五是各市政府负责,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关中地区禁止使用不符合国标准要求的挖掘机、装载机、叉车

15、、压路机、平地机、推土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六是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质监局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加强油品监管。规范成品油市场秩序,确保全省符合国家标准的车用油品全覆盖。七是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建立过境西安货运车辆避让西安绕城高速制度,引导车辆从西咸北环线等线路分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实现公共交通无缝连接。八是省交通运输厅牵头,各市政府配合,发展关中城际轨道交通。加快实施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解决关中城市群综合交通网与其经济发展速度水平不相适应、城际交通结构单一等问题。第三大项全面整治城市面源污染,任务共4

16、项。一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关中各市政府负责,严格执行“禁土令”。采暖季期间,西安市(含西咸新区)、咸阳市、渭南市城市建成区及关中其他城市中心城区,除地铁(含轻轨)项目、市政抢修和抢险工程外的建筑工地禁止出土、拆迁、倒土等土石方作业。严禁以各种借口将“禁土令”降低标准、减少时限、缩小范围。二是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全面提升施工扬尘管控水平。严格管控施工扬尘,全面落实建筑施工“六个100%管理+红黄绿牌结果管理”的防治联动制度,施工工地安装视频监控设施,并与主管部门管理平台联网。制定出台不诚信施工单位退出市场机制和取消招投标资质机制。三是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各市政府负责,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按照“海绵城市”理念新建、改建城市道路。每年新增吸尘式道路保洁车辆不得低于新增保洁车辆的50%,逐步淘汰干扫式老旧设备。20年底前,关中地区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