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IT战略规划项目标准化高端设计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5648680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46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寿IT战略规划项目标准化高端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国人寿IT战略规划项目标准化高端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国人寿IT战略规划项目标准化高端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国人寿IT战略规划项目标准化高端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国人寿IT战略规划项目标准化高端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人寿IT战略规划项目标准化高端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寿IT战略规划项目标准化高端设计报告(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T现状评估报告中国人寿IT战略规划项目标准化高端设计报告版本号 V3.0起草人:中国人寿IT规划项目组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2号中国惠普大厦(100022)电话:010-65643888传真:010-65668278FocusPMPage 2 of 1Template (6/30-Apr-2001)Project Document Id8 - HL standardization.docLast printed 24-Nov-03 10:49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版权说明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

2、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咨询与集成事业部和中国人寿共同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咨询与集成事业部和中国人寿共同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无论通过电子形式或非电子形式。文档信息项目名称:中国人寿信息化战略规划文档版本号:3.0文档作者:中国人寿信息化战略规划项目组生成日期:2004-3-8文档审核者:中国人寿信息化战略规划项目组审核日期:2004-3-8目 录1概述92数据标准化102.1数据标准化的目的102.2自行制定112.2.1 实现方法112.2.2 条件和限制122.2.3 影响122.2.4 优缺点分

3、析132.3基于现有的公共行业标准进行客户化132.3.1 实现方法132.3.2 条件和限制142.3.3 影响142.3.4 优缺点分析142.4建立基于应用系统数据模型的标准152.4.1 实现方法152.4.2 条件和限制162.4.3 影响162.4.4 优缺点分析162.5比较和建议172.6数据管控182.6.1 数据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82.6.2 定义需求202.6.3 开发标准202.6.4 批准执行222.6.5 推广实施232.7资料:保险行业常用KPI233软件开发标准化253.1概述253.2组织架构与角色标准化253.2.1 组织架构253.2.2 角色273.3产

4、品开发流程标准化273.3.1 开发流程概述273.3.2 关键实践284运行控制标准化374.1概述374.2运行控制组织374.3运行控制流程414.3.1 服务运行监测与控制准备424.3.1.1检查服务组件描述434.3.1.2检查服务水平目标(SLO)434.3.1.3检查操作水平目标 (OLO)434.3.1.4收集基本操作水平数据434.3.1.5定义和配置门限与告警444.3.1.6定义和配置告警通知444.3.1.7定义和配置自动化活动444.3.1.8定义和配置操作员触发活动444.3.1.9定义和配置操作员驱动活动454.3.2 服务监测流程454.3.2.1监测服务可用

5、性464.3.3 监测服务的容量和性能464.3.4 服务控制流程474.3.4.1控制服务组件的可用性484.3.4.2控制服务组件的容量和性能495项目管理标准化515.1概述515.2项目管理组织标准化525.3项目管理流程标准化555.3.1 启动585.3.2 计划595.3.3 执行605.3.4 控制605.3.5 收尾606附录:缩略语62图表目录图 21数据标准化过程19图 22保险行业常用KPI24图 31IT组织岗位分布26图 32 开发与部署岗位设置26图 33 总体软件开发流程28图 34 需求管理29图 35 软件项目计划30图 36 项目跟踪31图 37 软件子合

6、同管理32图 38 软件质量保证33图 39 软件配置管理34图 310 培训管理35图 311 软件开发流程示例36图 41 支持与维护岗位设置38图 42 服务运行监测与控制准备42图 43 服务监测流程45图 44 服务控制流程47图 45 运行控制流程示例50图 51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51图 52 IT组织岗位分布53图 53 综合管理岗位设置53图 54 项目管理办公室岗位设置55图 55 项目管理流程56图 56项目管理流程组57图 57 项目管理核心流程组57图 58 项目管理辅助流程组58图 59 项目管理流程举例61表 21数据标准化的方法比较17表 22应用系统中的主要数据

7、22表 41支持与维护IT角色411 概述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对于企业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促进各部门间的合作有重要意义。中国人寿的信息技术实行标准化将会为企业带来如下好处:l 为科学的IT管理奠定了基础;l 减少重复劳动,提高效率,节省IT成本;l 保证IT服务质量,提高IT服务管理水平;l 充分协调和调动各部门间的协调;中国人寿的IT标准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l 要从全局出发,认真贯彻中国人寿的业务战略和IT战略;l 坚持统一的原则,保证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的规范性;l 坚持简单化原则,使

8、功能效率达到最高;l 坚持协调的原则,使IT各个部分协调,达到整体效率最佳。企业的标准化主要包含管理标准化(如软件开发管理标准化、项目管理标准化、运行控制标准化)、产品标准化(如寿险产品标准化)、质量标准化(如质量保证标准化)等,中国人寿的信息技术部门将来要在全部门,各个方面逐步实施标准化。本文档将对部分IT部门的管理标准化展开讨论。中国人寿IT战略报告中4.3.1.3中指出,“在业务流程标准化的前提下,需要设计统一的应用系统和数据模型以实现集中开发,管理和维护。”要求中国人寿实行应用系统标准化和数据标准化,以支持业务流程标准化,核心应用系统的高端设计请参见中国人寿核心应用系统高端设计,数据标

9、准化在第2章中描述。中国人寿IT战略报告中4.3.8.3节和4.3.9.3中指出,“标准的流程和制度定义:全公司的IT部门统一使用总公司定义的IT管理和服务流程和制度。”要求中国人寿未来应建立标准化的IT流程和制度,以支持IT的发展和业务的发展。结合第1阶段的调研,我们发现中国人寿应该首先在软件开发、运行控制、项目管理方面进行标准化。第36章将论述上述IT管理的标准化。2 数据标准化标准数据是支持中国人寿业务的信息基础架构的基础要素。在不同业务层次、不同区域乃至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是保证业务流程中的沟通通畅、准确的前提,也是提高业务灵活性的必然要求,而数据标准化是实现充分的信息共享的重

10、要成功因素,因此,建立数据标准并在整个中国人寿范围内贯彻,对于中国人寿取得业务领域的成功和市场领先至关重要,标准化的数据模型能使中国人寿的业务运营变得更加集成、有效和高收益。2.1 数据标准化的目的中国人寿数据标准化的目标就是: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现,通过保证数据标准的使用和贯彻,从而更好地支持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数据互用、数据共享、系统集成和业务流程的改善。具体来讲,数据标准化的最终目标包括:l 实现支持中国人寿业务信息需求的统一数据模型;l 建立跨应用系统的标准逻辑数据模型,以这一数据标准提高数据在中国人寿各个应用系统间、操作环节间和功能区域间的互用性,从而支持全公司范围内的各项业务操作;

11、l 有效控制数据冗余,从而提高数据准确性,降低操作成本;l 减少开发、实施、维护系统的时间和成本;l 通过减少数据变换的需求,来提高应用系统的互操作能力;l 提供统一的数据定义和表示;l 提高数据的精确性和完整性。l 在中国人寿建立一个单一的数据字典,用它来记录已获批准的数据标准,并作为全公司发生效力的最高数据标准;l 在有需要时,采用恰当的公用标准或行业标准。数据标准化主要有三种方式:l 自行制定;l 基于公用标准进行客户化;l 基于应用系统的数据模型建立数据标准。2.2 自行制定中国人寿按照自身的业务运营和发展需要,自行定义数据标准,并将它作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一项基本需求,所有应用系统的

12、数据模型都必须遵循该数据标准。2.2.1 实现方法自行制定数据标准是一项投入巨大的长期过程,主要地,标准的建立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l 首先,定义未来业务流程及相应的业务信息流业务流程中的信息传递和处理是数据标准的基础,因此,为保证数据标准符合中国人寿的业务需求,需要首先根据业务发展计划,对目标业务流程中相关的信息定义进行明确的、详细的定义,在业务部门批准该业务信息定义后,它将作为数据标准定义的基本依据。l 基于业务信息定义,定义数据标准根据业务信息定义,参考具体实现的技术手段和数据处理的要求,定义信息的物理表达,同时利用范式理论建立这些数据项的关系模型,作为整个中国人寿的逻辑数据模型,该逻辑

13、数据模型和数据项定义一起,作为中国人寿的数据标准。l 将该标准作为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发布在数据标准被批准后,该标准将作为对应用系统的验收的重要条件,所有的应用系统都要能够提供符合该标准的数据模型。另外,保证系统中的数据满足该数据标准,也是IT运营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2.2.2 条件和限制采用自行制定的方法,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中国人寿具备足够的资源,来进行数据标准的开发由于业务的复杂性,整个数据标准体系也将非常庞大,实体众多、实体间的关系复杂、数据项繁多等等,这些直接意味着中国人寿必须投入大量的业务和IT资源,来制定这些数据标准; 业务流程和相应的业务信息流相对稳定作为对应用系统指导的数

14、据标准,必须能够在较长的一段周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为保证这种稳定性,首先中国人寿的业务流程以及相应的信息流能够保持稳定性;另外,同样基于稳定性的原因,中国人寿的数据标准的全面性、准确性、易用性、可操作性的要求也非常高; 容易找到基于该标准的应用系统开发商由于数据标准是中国人寿自行制定的,无法在市场上找到现成的应用系统来满足该标准,因此,采用这种方式后,中国人寿有两种选择:- 雇佣应用系统开发商或自行建立开发团队,基于该标准开发应用系统;- 从市场上采购现成的应用系统产品,自行进行数据转换,建立符合数据标准的视图;显然,无论采用上述那种方式,都需要市场上有足够的资源池供中国人寿选择和采购。2.2.3 影响该标准将限制对应用系统开发商的选择,即:中国人寿只能选择定制开发的方式来建立主要的应用系统,而无法选择现成的应用软件包直接应用。当然,中国人寿也可以选择购买现成软件包,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标准化转换的方式,但是这种方法成本巨大而且实施周期较长,不适合快速业务发展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