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怎样避免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55629726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学怎样避免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美术教学怎样避免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美术教学怎样避免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美术教学怎样避免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教学怎样避免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学怎样避免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术教学怎样避免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老师定有的思维规律是影响和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产生的直接原因。教学中,老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老师的教学标准就是使学生统一化。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被扼杀和消极思维定势的产生。一、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的表现学生一开始对所认识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勇于大胆想象,没有任何思维定势。日子久了,学生就养成了自己的思维定势。消极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对问题的处理方法,使学生的思绪受到限制。常见的不良反应有:(1)先入为主,前后知识不连贯;(2)自认为是,生搬硬套;(3)思维狭窄,不能拓展和变通;(4)形象思维不流畅;(5)静态思

2、维抑制了动态思维等。二、教学中避免消极思维定势产生的方法和方法1、培养学生独立思索问题的能力,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老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独立思索问题能力的培养,教课时学生往往是依据老师的教学要求机械模拟、被动地接收,基础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索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发挥不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加剧了学生思维定势的形成。所以在教学中要变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让学生能够独立思索,不停锤炼自己的构思,探索自己的表现方法。详细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应做到:(1)要让学生有独立思索的时间和空间。老师不应把全部的问题答案和想法全部告诉学生,而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认识事物,使学

3、生主动主动地发觉问题,进行试验和实践,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只有这么才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索的能力和习惯。(2)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美术是一个含有鲜明个性的精神劳动,因为每个学生的爱好兴趣不一样,因此在美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作为老师,一定要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索问题,促进学生的潜能得到充足的发展,并能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励学生独立地处理问题。2、老师要发明平等、友好、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老师不能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学生个人意识的“闪光点”,老师发明的环境和气氛要能对学生创作的灵感起到引燃的作用。学生对老师确定的专题自有她们独特的甚至成人难以了解的想法,这些想法一旦

4、产生,老师一定要激励和赞赏,并给一定的帮助。要为学生发明一个宽松、自由、民主、重视个性发展的气氛,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以提升学生的认知爱好和求知欲望。同时老师应给合适点拨,多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使每一个学生全部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最大程度地发挥她们的聪慧才智。3、老师要充当学生创作的良师益友,变“接收教育”为“享受教育”。在学生创作活动中老师既要强调学生独立创作,又要使学生吸收传统优异的东西,这时老师假如做不好,学生很可能所以放弃自己正在进行的创作,极难确保学生创作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在教课时老师要尽可能让学生按自己的爱好自由思索、大胆想象,要善于启发、激励、引导学生怎样画

5、才能让画面丰富起来。老师对学生必需施以爱心、耐心、恒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老师要有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新形象的不停更新,使学生时常有新的感觉,让学生变“接收教育”为“享受教育”。4、变单一思维的培养为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老师在美术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要求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不受习惯的、传统的思绪、方法和原有知识的束缚和影响,充足发挥想象力,从不一样角度、不一样路径去思索问题。老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利用丰富多彩的当代化教学手段,强调学习内容的启发性和趣味性,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要有意识地促进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创作,许

6、可学生自由、愉悦地表示自己的感受,而不受传统方法的约束,进而发展她们的发明性思维;还必需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充足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逐步形成学生个人的艺术个性和发明素养。5、老师在学生进行创作时,要随时把握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改变的方向,避免思维定势的产生。在教学中,最关键的还是把整个课堂的创作气氛调动起来,而这种气氛的推进要靠老师的不停激励和支持。学生作品本身并没有好和坏,只有丰富和单调、个性和类同。老师的任务是观察、沟通、引导,利用丰富的教材不停地冲击她们的视觉,培养发散性思维,使她们的创新思维得到充足的发展,升华为创新再生能力,降低她们的单向思维,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总而言之,老师教学要能促进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激励学生探索和创新,杜绝平淡和反复;要重视个性的培养,使不一样先天素质、不一样智力水平和不一样个性特点的学生全部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全部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要取消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略个性的评价方法。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发明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而我们的新课改也表现了这么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使师生产生角色的交换,还学生以充足的个人表示权,这是老师最优异的品质和价值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