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企业信息管理讲稿(第三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5562956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文化--企业信息管理讲稿(第三讲)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企业文化--企业信息管理讲稿(第三讲)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企业文化--企业信息管理讲稿(第三讲)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企业文化--企业信息管理讲稿(第三讲)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企业文化--企业信息管理讲稿(第三讲)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文化--企业信息管理讲稿(第三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企业信息管理讲稿(第三讲)(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 共1页企业信息管理讲稿(第三讲)杨文珊(TEL: 4716916-2602,E-mail: K)(2003年春)第三章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教学内容:1、信息资源的概念2、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3、信息资源管理的体系4、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技术教学重点: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教学要求:1、掌握信息资源及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2、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意义3、熟悉信息资源管理体系4、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技术第一节 信息资源的概念企业是一个系统。企业通过资源的交换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人、财、物一样,信息是企业的第四种资源。掌握信息资源的概念

2、的关键在于理解其内涵:信息资源不仅限于信息本身,而且包括用以产生信息的资源和人的因素。一、企业系统和企业资源1、企业环境:复习系统、系统环境概念、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并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环境:系统之外的一切与系统有这样或那样联系的元素所构成的整体称系统的环境。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任何系统都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系统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排除外界的干扰。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可分为特殊环境和一般环境。特殊环境中包含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比如:产品的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有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所属的各种社会

3、团体等。一般环境中包含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间接影响的因素。比如: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教育以及技术等。一般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教育,技术特殊环境客户,竞争对手,有关政府部门,有关社会团体企业图3-1 企业环境企业是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以生存、取得发展的。2、企业系统:企业系统由输入、输出、转换机制、控制机制等基本形式构成。企业资源(人、财、物)从外部环境输入到企业,通过企业的转换后,又输出到外部环境。假如企业系统代表一个制造厂家,那么主要输入资源就是各种原材料,转换机制就是产品的制造过程,控制机制就是企业的经营管理,反馈环节则表示经营管理的信息流,整个系统将来自外部环境的原材料通

4、过制造过程转换为产品和服务。一般而言,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要比输入资源具有更高的价值。企业经营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这种价值的增值过程,并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市场机遇来实现企业目标。转换机制控制机制外 部 环 境输入输出图3-2 企业系统3、企业资源:企业通过资源的交换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任务是优化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资源。企业资源包括:(1)人:人力资源。(2)财:资金资源。 物理资源(3)物:包括材料、设备和能源在内的资源。 管理者管理的资源(4)信息:包括数据在内的信息资源 概念资源人、财、物资源是物理存在的,是有形的,我们称它们为物理资源。信息和数据资源的价值

5、不在于它们的物理存在,而在于它们所表现的内容,我们称信息资源为概念资源。企业管理人员的任务是管理这些资源以便最有效地利用它们。在企业中管理人员利用概念资源来管理物理资源。二、信息资源1、定义信息资源: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即对决策者有意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广义的信息资源涉及信息的生产、处理、传播、交换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劳动的对象信息(数据)、信息劳动的工具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信息技术手段、信息劳动者信息专业人员等。广义的信息资源概念更能反应现代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作为经营战略资源的信息资源不仅限于信息(数据资源)本身,而且包括用以产生信息的资源。2、信息资源的形成企业信息系统由输

6、入(数据)部分、信息处理部分和输出(信息)部分组成(见下图)。数据:信息系统的输入,是信息资源的初始状态。信息:信息系统的输出,体现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信息处理器:将数据转换成信息,是进行概念资源转换的核心,也是信息资源的基本要素。信息处理器既包括计算机元素,也包括非计算机元素。从广义上讲,信息处理器是企业数字神经系统的基础,其中包括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开发和使用系统的人员,计算机网络以及安置这些资源的设施。数据信息处理器信息信息系统信息资源 数据:信息系统的输入,是信息资源的初始状态。 信息:信息系统的输出,体现信息资源的经济价值。 信息处理器:将数据转换成信息,是信息资源的基本要素。图3 信

7、息系统和信息资源3、信息资源的组成(信息资源的三要素)信息资源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1)具有经济的价值的信息本身(包括数据资源)(2)作为企业神经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比如: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网络系统)(3)人的因素(比如:系统人员和用户)三、信息资源管理在企业资源中,人、财、物被称作物理资源,信息资源被称作概念资源。企业管理人员的任务是管理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资源。在企业中管理人员利用概念资源来管理物理资源。为了理解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我们先来看企业对物理资源的管理过程。(一)企业经营者对企业资源的管理过程1、物理资源的管理过程企

8、业的经营管理者通常按以下的过程来管理物理资源。(1)获取资源。比如:筹集经营资金,采购材料,招聘公司职员。(2)加工资源。将原始资源转换成有用的形式以待使用,比如:将原始材料转换成比较精炼的形式,将机器的零部件组装成加工机器,对员工进行培训。(3)有效地利用资源。比如尽量减少资源的闲置时间,确保资源的利用效率。(4)废弃资源。在资源失效或作废之前,及时更换资源。2、信息资源的管理我们可以用类似的过程来管理信息这种概念资源。(1)获取资源:确保能够收集到必要的原始数据。(2)加工资源:将原始数据加工成为有用的信息。(3)有效地利用资源:确保能够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形式得到必要的信息。(4)废弃

9、资源。在适当的时候废弃过时的信息,并代之以及时、准确的信息。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指获取信息、有效地利用信息、并在适当的时候废弃过时信息的整个活动过程。(二)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的概念信息资源包括具有经济价值的信息本身、作为企业神经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以及人的因素。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指对信息本身的管理,即获取信息、有效地利用信息、并在适当的时候废弃过时信息的整个活动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指在对信息本身进行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信息系统管理的内容,即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个要素(信息、技术、人员、机构等)进行合理的计划、集成、控制,以实现信息资

10、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从而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本章讨论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广义的概念,即: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是指通过信息资源管理过程对企业内的所有信息,数据,计算机网络以及各种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全面管理的活动。信息资源管理起源于美国的政府部门,随后推广应用于组织机构,如公司、企业等。为对信息资源管理进行全面理解,我们推荐补充阅读材料:“现代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组织的信息管理活动日渐活跃,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应运而生。为适应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和组织经营管理的需要,组织的信息管理模式也在

11、不断地加以调整和变革。这种演变大致遵循着以下两条路线: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模式和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模式。(一)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模式:EDPSMISDSS传统上,企业等社会组织的信息系统和图书馆一样,管理对象主要是纸质文献资料,管理作业基本靠人力和手工劳动,主要解决的是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问题。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人类的信息管理活动带来了崭新的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从单纯的数值运算扩展到数据处理的广阔领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EDPS)诞生。5060年代企业计算机应用的热潮导致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并

12、带来了组织信息系统的首次繁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也逐渐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和先天不足。EDPS只能完成单纯的数据处理工作,缺乏分析预测功能,不能满足组织经营管理的需要。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在EDPS的基础之上于60年代中期逐步发展而来的。MIS避免了EDPS的一些弊端,在信息处理的方法、手段和技术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较之EDPS,MIS具有如下特点:(1)更加强调科学管理方法和定量化管理模型的运用,强调系统优化的作用:(2)更加强调对数据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强调信息系统对生产经营过程的预测和控制作用,(3)更加强调科学的、系统化的

13、开发方法,强调高效率、低成本的系绕结构和数据处理模式。MIS采用标准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对组织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在组织的信息管理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组织信息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MIS的不足之处也越来越突出。针对MIS管理决策功能薄弱、只有内部信息而没有外部信息、只有业务信息而没有办公信息的局限性,70年代以后又先后兴起了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DSS是70年代初期在MI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支持决策者对半结构化管理问题进行决策的信息系统。它的

14、进步在于将信息系统的注意力转向高层管理决策者,并相应引入外部信息,以及强调人机交互和用户友好。决策模型和用户共同驱动系统的运行,最终为决策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决策方案。但是,DSS对MIS的发展仍然还是沿着技术的路线,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和模型化的方法提高决策的效益。这对于在当今急剧变化的社会信息环境下愈益复杂化的战略决策问题是很难奏效的。正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Bill Gates)所指出的,任何技术运用到商业中的第一条规律是:运用在高效率的工作中的自动化技术将会提高它的效率,第二条规律是:自动化技术运用到低效率的工作中。将会降低它的效率。同样的资金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可能会给一家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然

15、而带给另外一家公司的只不过是昂贵的摆设。两者的差异在于,企业能否抓住机遇,主动迎接信息技术发展和信息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及时转变其信息管理模式和战略决策方式,以便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二)面向竞争的信息管理模式:从IRM到SIS人类开发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组织的管理决策水平。然而,面向技术的信息管理战略非但不能有效地促进决策,而且也限制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IRM)”概念表明了人们对变革传统信息管理模式、更新组织信息管理战略的思考与探索。IRM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理论,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