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毕业论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55629549 上传时间:2022-07-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毕业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现状 系 别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目 录摘 要11 前言21.1 溅渣护炉工艺21.2 溅渣护炉的优点32 溅渣护炉技术的发展42.1 国外溅渣护炉技术的发展现状42.2 国内溅渣护炉技术的发展现状53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6结束语7参考文献8致 谢9 摘 要溅渣护炉技术作为一项工艺简单、综合经济效益高的新技术,正别外国许多厂家推广、使用,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转炉溅渣护炉是在出钢后,将转炉内留渣的粘度和氧化镁含量调整到合适的范围,在车间原有的氧枪或另设专用

2、喷枪,向氧化镁含量、高粘度的炉渣喷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氮气,将粘渣吹溅到炉衬上全面涂挂、冷却、凝固成一层炉渣质的保护层,避免了在冶炼时炉衬和炉渣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减缓耐火材料的蚀损,延长转炉炉龄的作用。溅渣护炉作为一项实用技术,经过国内外许多钢厂实践后,对提高转炉炉龄和降低耐火材料消耗的效果非常显著。关键词:溅渣护炉;转炉;发展1 前言溅渣护炉技术是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炼钢终点渣,通过高压N2的吹溅,冷却、凝固在炉衬表面上形成一层高熔点的熔渣层,并与炉衬很好地粘结附着。溅渣形成的溅渣层耐蚀性较好,同时可抑制炉衬砖表面的氧化脱碳,又能减轻高温渣对炉衬砖的侵蚀冲刷,从而保护炉衬砖,降低耐

3、火材料损耗速度,减少喷补材料消耗,同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炉衬使用寿命,提高转炉作业率,降低生产成本。1.1 溅渣护炉工艺溅渣护炉工艺的步骤如下:(1)钢水从转炉浇入大包;(2)炼钢工目测炉渣以确定是否应向炉内加入添加料,同时也观察炉衬已决定那些特殊部位需要特别处理;(3)摇动转炉将装料侧和出钢侧炉衬挂上一层渣;(4)将氧枪下降到预定位置并切换成氮气。氮气射流与以设计好的氧枪射流相似(5)氧枪的高度由计算机或炼钢工控制,以便炉渣涂满整个炉膛,或者氧枪保持在一固定位置,使炉渣涂挂在特殊部位,处理时间由炼钢工控制决定;(6)关掉氮气,移走氧枪,将炉内残留的炉渣倒入渣罐;(7)氧气顶吹转炉准备装料

4、进行下一炉的冶炼。在倒炉过程中,由操作工取样、测量熔池地温度、检查炉衬状况。在引进渐渣护炉时曾考虑的冶金因素包括可能引起钢中磷或硫含量的增加,但目前实践中还没有此种现象发生。使用高MgO炉渣护炉对炼钢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挑战。用于溅渣护炉的高MgO炉渣必须与整个炼钢过程保持平衡。为了减少高MgO炉渣对高牌号钢种去P的影响,有必要使用高炉容比,同时减少渣中发MgO的含量。在吹练末期,由于有溅渣护炉设备,所以可利用氮气进行合金化,这是冶金上的一个好处。这时供氮系统需要增加阀门和控制设置以便氮氧混合时钢水氮化。这样节约昂贵的含氮铁合金,且获得同样的氮化结果。目前,有三个炼钢车间正在采用氮气进行氮气合金化

5、。转炉采用溅渣护炉操作时,炉衬的溅渣层在下一护炼钢过程中熔入炉渣中,与留渣法德冶金过程相近,吹练初期碱度低,MgO在渣中未达到饱和,有加速初期渣形成的作用。吹练中期和后期,渣中MgO含量达到饱和和值或超过饱和值不多时,对炉渣的流动性影响不大。对于宝钢溅渣护炉吹炼过程中的炉渣过热度进行了测定,吹练初期炉渣过热度为6080,吹炼中期为120140,吹炼后期为200240。与未溅渣护炉时相比,吹炼前期、中期炉渣过热度基本相同,吹炼后期较未溅渣时低30,但仍能保持炉渣具有正常的流动性。当渣中MgO含量超过其饱和值过多时,炉渣过粘,将影响脱磷、脱硫作用。溅渣护炉时渣中MgO比未溅渣时平均高3.5%,炉渣

6、碱度降低0.7%。这种成分的炉渣可以满足脱磷、脱硫要求,又可大幅度提高炉龄。1.2 溅渣护炉的优点溅渣护炉的优点很多。几乎所有完成整个炉役溅渣护炉操作的炼钢工都反映,在喷补料消耗不增加的情况下,炉衬寿命翻番。事实上一些使用者反映消耗也减少了2/3。由于喷补费用减少和炉衬寿命提高,时耐材花费降低到0.45美元/t。另一个很重要的优点是炉子利用率提高,从而提高了生产率。对于一个拥有两座250t炉子的炼钢车间来说,一天生产40炉钢。若每年减少一个炉役(一个炉役停产10天),每年可多生产5万t钢。对于一个炉衬损坏、变形的炉子,其寿命的延长,获得一个附加优点,即炉子容积增大,减少了喷溅,提高了金属收得率

7、。采用溅渣护炉时吹炼终点钢中磷、硫平均含量与未溅渣时基本相同(相差0.0005%)。溅渣护炉时磷、硫含量的标准差都低于未溅渣炉次。这表明采用溅渣护炉时吹炼终点钢中磷、硫含量波动小。2 溅渣护炉技术的发展2.1 国外溅渣护炉技术的发展现状溅渣护炉蚀提高转炉炉龄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开发于20世纪70年代,其不但可提高生产率,减少操作得用,而且不需大量投资,较好的解决了炼钢生产中生产率与成产成本的矛盾。溅渣护炉时,高压氮气通过氧枪以很高的流速喷向颅内的剩余炉渣,将炉渣溅起后,覆盖在炉衬上,再经冷却、凝固、形成固态自消耗式耐火材料层。其不仅降低了氧气炼钢转炉护炉的消耗量,也减少了炉衬喷补材料的消耗,提高

8、了炉衬寿命和转炉利用率。该技术可成功地应用于出钢后炉内仅剩炉渣的情况。对于不同的炉内溅渣面积,可采用不同的喷吹操作。溅渣护炉技术起初由美国国家钢公司大湖分厂的Praxaira开始研究。该技术是氩氧吹炼工艺(AOB)专利研究工作的一部分,1982年Praxaira申报了溅渣护炉技术专利。在国家钢公司的大湖分厂和耐特城分厂采用了该技术,但由于80年代耐火材料供应商改善了耐火砖的质量,同时炼钢车间也采用了非常积极的方式来提高炉衬寿命和转炉利用率,股溅渣护炉技术当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推广。1992年美国LTV公司印第安那钢厂开始使用这项技术,作为整体耐火材料炉衬维护及改进计划的配套部分,用以提高转炉利用

9、率和减少操作费用。试验期间,LTV公司炉衬寿命创15658炉的世界纪录,转炉利用率由1984年的78%提高到1994年的97%,1994年喷补料的消耗量仅为0.38kg/t,降低了66%。由于旧炉子长期保持成型炉衬,是生产率得到提高,LTV公司1998年最新的炉龄记录是25000炉次。LTV钢厂的转炉炉龄已有溅渣钱的8000炉次提高到1995年的15658次,1997年已突破20000炉次。其中印第安纳钢厂从1991年开始将溅渣作为转炉全面维护的一部分,1994年该厂232t氧气顶吹转炉的炉衬寿命达到15658炉,喷补料消耗降到0.38kg/t,喷补料成本降低66%。美国2000年有12个转炉

10、钢厂采用溅渣护炉,炉龄一般为10000炉以上,内陆公司第4钢厂的一座转炉炉龄1999年初已达33000炉仍在吹炼。国外采用溅渣护如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的转炉都以生产优质钢板材为主,其中IF钢占有较大的比例。美国的转炉采用溅渣护炉技术已近10年,生产的钢材质量进过用户长期的考验,溅渣护炉并未影响钢的质量。2.2 国内溅渣护炉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在70年代就已经掌握了造粘性渣挂渣护炉技术。最近几年,转炉渐渣发护炉技术得到迅速推广,经过几年的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效益。渐渣护炉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结果:宝山钢铁公司300t转炉,最高炉龄已达到10000炉次以上;太原钢铁公司50t转炉炉龄已经超过8000

11、炉次;三明钢铁厂15t转炉炉龄已经超过10000炉次;鞍山钢铁公司90t转炉达到10000炉次以上;武钢的转炉炉龄已达到15000炉次。目前,全国218座转炉中已有68座采用渐渣护炉技术,炉龄基本提高1倍以上,耐火砖消耗降低60%,补炉料消耗降低40%。根据各厂的实际情况,采用该项技术,吨钢可获经济效益212元。渐渣护炉技术在我国推广之快,发展之迅速,令世界钢铁工业瞩目。几年来,我国在推广渐渣护炉技术过程中,始终从国内转炉炼钢的特点出发,研究开发了适宜中国应用,具有中国特点的渐渣护炉技术。国内自主开发的渐渣护炉成套技术不仅适用100t以上的大型现代化转炉,也完全适用于中、小型转炉;不仅使采用中

12、磷铁水、钒钛铁水的转炉厂也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我国在上述领域取得的宝贵经验,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渐渣护炉技术,而且对世界同类钢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溅渣护炉技术由于操作简单迅速,可对转炉炉衬进行规范性的高效维护,从而减轻冶炼过程中炉衬的侵蚀速度,并使炉衬各个部位的侵蚀趋于均衡,避免了因炉衬局部损坏而造成的非正常的停炉。太钢渐渣护炉炉实行三段发操作:前期不渐渣,中期间隔渐渣,后期护炉渐渣。该厂50t转炉炉龄由渐渣维护前的1419炉平均提高到3774炉,最高炉龄达到5492炉,转炉作业率由1995年的57.04%提高到1997年的60.27%,吨钢成本降低3.30元。

13、目前国内虽然有些钢厂已采用渐渣技术,并获得了一定的效益,但大多数工厂仍处在试试改改、改改试试的阶段。另外,还可以看到,我国转炉的生产条件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炉容量小,即使采用了渐渣技术,大多数炉龄在10002000炉范围。要使渐渣护炉技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还必须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的溅渣护炉技术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应用还不够广泛。但是这一技术的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由溅渣护炉带来的客观经济效益,引发人们产生了新的观念,即转炉炉龄的提高,不再仅仅取决于耐火材料的质量,还在于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预测不久将来有可能出现永

14、久性炉衬。结束语转炉溅渣护炉技术从国内开发至广泛应用已有十年左右历史,获得了显著效益。但由于各钢厂的具体条件不同,各转炉炉龄仍有很大差异,也有一些转炉钢厂从本厂实际情况出发,不单纯主求最高炉龄,而追求“经济炉龄”。目前,转炉炉龄一般都在10000炉以上,由于转炉炉龄的提高已改变了转炉炼钢厂的生产模式,即原设计的2吹1吹2的吹炼模式已经改变为2吹 2或3吹3的吹炼模式,从而使转炉钢产量获得大幅度提高。参考文献1 王新华主编.炼钢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 吕遵勇. 浅谈我国炼铁技术设备的发展J. 民营科技,2014.2.3 周渝生,钱晖,张友平等. 现有主要炼铁工艺的优缺点和研发方

15、向J. 钢铁,2009.2. 4 张芳主编. 转炉炼钢技术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5 张岩主编. 氧气转炉炼钢工艺与设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6 刘敏丽主编. 高炉炼铁操作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7 李建朝主编. 转炉炼钢生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 郑金星主编. 转炉炼钢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9 卢宇飞,杨桂生主编. 炼铁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10 王立文主编. 炼铁工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致 谢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并非我一人之功劳,是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和一直关心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毕业实践是锻炼和检验学生工程设计的一项教学环节,此环节中我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论文的论述过程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