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煤炭气化原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55629159 上传时间:2022-09-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煤炭气化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节煤炭气化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节煤炭气化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二节煤炭气化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二节煤炭气化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煤炭气化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煤炭气化原理(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煤炭气化原理煤的气化是指利用煤或半焦与气化剂进行多相反应产生碳的氧化物、氢、甲烷的过程, 主要是固体燃料中的碳与气相中的氧、水蒸气、二氧化碳、氢之间相互作用。也可以说,煤 炭气化过程是将煤中无用固体脱除,转化为可作为工业燃料、城市煤气和化工原料气的过程。 一、气化过程主要化学反应使用不同的气化剂可制取不同种类的煤气,主要反应都相同。煤炭气化过程可分为均相 和非均相反应两种类型。即非均相的气-固相反应和均相气-气相反应。生成煤气的组成取决 于这些反应的综合过程。由于煤结构很复杂,其中含有碳、氢、氧和硫等多种元素,在讨论 基本化学反应时,一般仅考虑煤中主要元素碳和在气化反应前发生的煤的干馏或

2、热解,即煤 的气化过程仅有碳、水蒸气和氧参加,碳与气化剂之间发生一次反应,反应产物再与燃料中 的碳或其他气态产物之间发生二次反应。主要反应如下。一次反应:AH = 394.1 kJ/molAH = 135.0 kJ/molAH =110.4 kJ/mol(2-4)AH =96.6 kJ/mol(2-5)AH =84.3 kJ/mol(2-6)AH = 245.3 kJ/mol(2-7)C+O T CO22C+H O T CO+H221C+ O T CO22C+2H O T CO +2H2 2 2C+2H CH241H + O HO2 2 2 2二次反应:AH = 173.3 kJ/molAH

3、= 566.6 kJ/mol(2-8)C+CO 2CO22CO+O 2CO22CO + H O HC OAH = 38.4 kJ/mol(2-9)2 2 2CO+3H CH + H O AH = 219.3 kJ/mol(2-10)2423C+2H O T CH + 2CO AH = 185.6 kJ/mol(2-11)242C+2H O T CH + CO AH = 12.2 kJ/mol(2-12)242根据以下反应产物,煤炭气化过程可用下式表示:煤一高温、加压、气化剂、C + CH + CO + CO + H + H O4 2 2 2在气化过程中,如果温度、压力不同,则煤气产物中碳的氧化

4、物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比率也不相同。在气化时,氧与燃料巾的碳在煤的表面形成中间碳氧配合物C O,然后 xy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热解,生成CO和CO。即:2C O T mCO + nCOx y 2因为煤中有杂质硫存在,气化过程中还可能同时发生以下反应:S+O 2SO2SO + 3H 22H S+2H O22SO +2CO 22S+2CO22H S+SO 223S+2H O2C+2S CS2CO+S COSN +3H 222NH3N +H O+2CO 222HCN+3O22N +xO 222NOx在以上反应生成物中生成许多硫及硫的化合物,它们的存在可能造成对设备的腐蚀和对 环境的污染。在第六章中,还

5、要详细介绍硫及其化合物对煤气的危害及净化方法。前已述及。煤炭与不同气化剂反应可获得空气煤气、水煤气、混合煤气、半水煤气等。其反应后组成如表2-1所示。表 2-1 工业煤气组成(H2)/%(CO)/%(co2)/%(N2)/%(ch4)/%(o2)/%(h2s)/%0.933.40.664.60.550.037.36.55.50.30.20.211.027.56.055.00.30.237.033.36.622.40.30.20.2气体组成种类空气煤气 水煤气混合煤气 半水煤气二、气化过程的物理化学基础 煤的反应性是指煤的化学活性,是煤与气化剂中的氧、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的反应能力。 煤的反应性是

6、决定气化方法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反应性的冈素很多,如煤化度、煤的岩相 组成、煤的热解及预处理条件、内表面积及煤中矿物质种类及含量等。煤炭气化的总过程有两种类型的反应,即非均相反应和均相反应。前者是气化剂或气态 反应产物与固体煤或煤焦的反应;后者是气态反应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或与气化剂的反应煤的气化过程是一个热化学过程,影响其化学过程的因素很多,除了气化介质、燃料接 触方式影响外,其工艺条件的影响也必须考虑。为了清楚地分析、选择工艺条件,现首先分 析煤炭气化过程中的化学平衡及反应速度。(一)气化反应的化学平衡 在煤炭气化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反应是可逆过程。特别是在煤的二次气化中,几乎均为 可逆反应。

7、在一定条件下,当正反应速度与逆反应速度相等时,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mA + nBpC + qDp LplABp p plCD化学平衡时:p p 1 = k p p p J?A B 逆 C D(2-13)p L plCOA式中Kp化学反应平衡常数;p各气体组分分压(i分别代表A、B、C、D), kPa; ik 、 k 分别为正、逆反应速度常数。 正逆1温度的影响温度是影响气化反应过程煤气产率和化学组成的决定性因素。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关系如下:式中lg Kp 二-A H2.303RT(2-14)R气体常数,8.314 kJ/(kmolK);T绝对温度,K;AH 反应热效应,放热为负,吸热为正;C常

8、数。从上式可以看出若AH为负值时,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值减小,对于这类反p应,一般来说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反之,若AH为正值时,即吸热反应,温度 升高, K 值增大,此时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p例如气化反应式(2-2)、式(2-3),其反应如下:C+H O H + CO AH = 135.0 kJ/mol(2-2)22C+CO 2COAH= 173.3 kJ/mol(2-3)2 两反应过程均为吸热反应,由式(2-14)分析得知,在这两个反应进行过程中,升高温度, 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升高温度对主反应有利。C与CO反应生成CO,反应如式(2-3)所示,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与C

9、O的平衡组22成如表2-2所示。表2-2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中CO2与CO的平衡组成温度/c45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0(COQ / %97.860.241.324.112.45.92.91.20.9(CO) / %2.239.858.775.987.694.197.198.899.1从表2-2中可以看到,随着温度升高,其还原产物CO的含量增加。当温度升高到1000r 时,CO的平衡组成为99.1%。在前面提到的可逆反应中,有很多是放热反应,温度过高对反应不利,如式(2-8)、式 (2-10)。2C0+0 2C0 AH = 566.6 kJ/mol(2-8)22CO

10、+3H CH + HO AH = 219.3 kJ/mol(2-10)2 4 2在式(2-10)中,如有1%的CO转化为甲烷,则气体的绝热温升为6070C。在合成气 中CO的组成大约为30%左右,因此,反应过程中必须将反应热及时移走,使得反应在一 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以确保不发生由于温度过高而引起催化剂烧结的现象发生。2压力的影响平衡常数 K 不仅是温度函数,而且随压力变化而变化。压力对于液相反应影响不大,p而对于气相或气液相反应平衡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升高压力平衡向气 体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反之,降低压力,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加方向进行。在煤炭气化的一 次反应中,所有反应均为增

11、大体积的反应,故增加压力,不利于反应进行。可由下列公式得 出:K = K pAu(2-15)pN式中 K 用压力表示的平衡常数;pK 用物质的量表示的平衡常数;NAu 反应过程中气体物质分子数的增加(或体积的增加)。理论产率决定于K,并随K的增加而增大。当反应体系的平衡压力p增加时的pAuNN值由Au决定。如果Au 0.则正好相反,加压将使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因此,加压对反应不利,这类反应适宜在常压甚至减压下进行。如果Au =0,反应前后体积或分子数无变化,则压力对理论产率无影响。 例如,在下列反应中:C+CO 2COAH = 173.3 kJ/mol2Au =2l = l,此时Au 0,即

12、反应后气体体积或分子数增加,如增大压力,则使pAu增大,平衡向左移动;相反,如此时减小压力,平衡则向右移动;因此上述反应适宜在减压下进行。图 2-4 为粗煤气组成与气化压力的关系图,从图中可见,压力对煤气中各气体组成的影 响不同,随着压力的增加,粗煤气中甲烷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而氢气和一氧化碳含量则减少。因此,压力越高,一氧化碳平衡浓度越低,煤气产率随之降低。气化压力/MPa黑緊态拴)宦期犷醱聚图2-4粗煤气组成与气化压力的关系由上述可知,在煤炭气化中,可根据生产产品的要求确定气化压力,当气化炉煤气主要 用作化工原料时,可在低压下生产;当所生产气化煤气需要较高热值时,可采用加压气化。这是因为压

13、力提咼后,在气化炉内,在H气氛中,CH产率随压力提咼迅速增加,发生如24下反应:C+2H 2CH4AH =843 kJ/m01CO+3H2CH + H O42AH =219.3 kJ/molCO +4HCH + 2H OAH =162.8 kJ/mol22422CO+2HCO +CHAH = 247.3 kJ/mol2 2 4上述反应均为缩小体积的反应,加压有利于CH生成,而甲烷生成反应为放热反应,4其反应热可作为水蒸气分解、二氧化碳等吸热反应热源,从而减少了碳燃烧中氧的消耗。也 就是说,随着压力的增加,气化反应中氧气消耗量减少;同时,加压可阻止气化时上升气体 中所带出物料的量有效提咼鼓风速度

14、,增大其生产能力。在常压气化炉和加压气化炉中,假定带出物的数量相等,则出炉煤气动压头相等,可近似得出,加压气化炉与常压气化炉生产能力之比如下式所示:VV1对于常压气化炉, p 通常略高于大气压,当 p =0.1078MPa 左右时,常压、加压炉的11气化温度之比T/T =1.11.25,则由式(2-16)可得:V2 / V =3.19 3.41 麻2(2-17)例如气化压力为2.53MPa的鲁奇加压气化炉,其生产能力将比常压下高56倍;又 如(鲁尔TOO)气化炉,当把压力从2 .5MPa提高到9.5MPa时,粗煤气中甲烷含量从9%增 至17,气化效率从8提高到85。煤处理量增加一倍氧耗量降低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