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562913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1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新生儿护理常规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3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5三、早产儿护理常规7四、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10五、新生儿常见症状护理常规121.发热护理常规122.水肿护理常规133.腹胀护理常规144.呕吐护理常规155.抽搐护理常规16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一、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17二、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19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20四、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22五、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24六、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25七、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27八、新生儿霉菌性口腔炎护理常规28九、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29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30十一、新生儿坏死性结肠小肠炎护理常规32

2、十二、胎粪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33十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35新生儿护理常规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概述】孕周37周以上,体重2500g以上,出生评分810分,无其他异常情况为正常新生儿。【护理要点】1.要求室温在2024,湿度在5565%,阳光充足,定时通风,空气清新。2.新生儿入室时,首先查阅新生儿出生记录,了解产程中有无异常及出生时的情况,核对男女性别、母亲姓名、床号、做好入室时的评估、检查其一般情况,如有无脐部出血、畸形、外伤、骨折等,然后办理入室手续。3.新生儿生后12天内,为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予侧卧位或仰卧位时适当抬高肩部,颈下垫小毛巾,注意呼吸通畅,观察有无吐羊水、奶。4

3、.新生儿入室时测体温,出生24小时内测体温6次/日,正常后二次/天。体温测量过程中,根据体温高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体温偏低者,用母亲的身体给予袋鼠式保暖,有条件者可用辐射床或暖箱保暖。5.实行按需哺乳,提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奶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奶量以喂后安静,不吐,无腹胀,理想的体重增长为标准15-30g/d,除生理性体重下降时期。6.根据情况更换尿布的次数,一般在哺乳前更换,更换尿布时应用温水小毛巾轻柔地擦干净臀部的大小便后,再涂鞣酸软膏,以防红臀发生,初次大小便应交班(小便不超过48小时,大便不超过24小时),有异常时及时寻找原因,汇报医生。7.随时注意新生儿情况,如遇呻吟、点头呼吸、鼻

4、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症状、中心性青紫、皮肤苍白、黄疸加深迅速、抽搐、哭声尖叫等异常者,立即通知医生作相应处理。8.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消毒脐部1-2次/d,至脐残端脱落愈合;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肉芽肿,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的处理。9.新生儿每日或隔日洗澡一次、称体重,记录洗澡时情况及体重,同时做好脐、臀、眼、耳部护理,有异常及时作相应处置和记录工作。10.确保安全操作者指甲要短(不超过指端)而钝;避免将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环境,如高端台面、可能触及到的热源、长时间受压、接触尖锐物品等;手足暴露时予戴上手套和袜子以防抓伤和擦伤。11.疫苗接

5、种:正常新生儿生后12小时内常规注射乙肝疫苗,24小时后接种卡介苗,做好相关记录,将疫苗接种单交给家属,并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12.做好筛查协作和宣教工作。13.随母亲出院的新生儿作好出院当日晨洗澡工作,取下手表带,核对母亲姓名,婴儿性别(核对时家属参与),穿好出院衣服,取消各类医嘱,并做好出院的宣教工作,如母乳喂养、洗澡、保暖预防接种等有关婴儿的一般护理知识,做好终末消毒工作。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概述】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包括母亲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母亲有糖尿病、妊高症、先兆子痫阴道流血、感染、吸烟、酗酒史及母亲为Rh阴性的血型等;母亲过去有死胎

6、、死产史等;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高危产钳、臀位娩出;分娩过程中使用镇痛和止痛药物等;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如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7分;脐带绕颈;各种先天性畸形;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多产儿等。【护理要点】1.高危室室温应保持在22-24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层流或空气消毒设施,空气消毒45min/次以上,12次/d,含有效氯消毒制剂湿式拖地2次/d,通风2次/d.2.进室后的检查和一般护理同新生儿护理常规,评估基本生命体征(皮肤温度、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监测血糖。3.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侧卧位,仰卧位时适当抬高肩部,避免颈部过度前屈和后

7、仰,俯卧位时头侧向一侧,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如因羊水、奶液等其他分泌物堵塞引起的呼吸困难,立即用洗耳球或负压吸引吸出。4.发现新生儿中心性青紫、呼吸急促、有呻吟、吸凹、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症状等,立即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给氧方式和给氧浓度,并随时评估吸氧后的效果,调整给氧浓度或停氧。5.注意保暖,体温稳定后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根据体温高低的不同程度作相应处理,可入辐射床或保暖箱保暖。接触新生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应保持温暖。6.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肤色、呼吸、吐奶、尖叫等,床边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7.吐出物及大便有异常应请示医师,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准确记录吐出物的量(有呕吐

8、者可先称垫着毛巾重量,吐后再称重减去原毛巾重,以1克约为1ml计算)和性状,同时在患儿相对安静状态时评估腹部的相关情况,如腹胀程度和张力。8.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沐浴或擦浴一次,必要时在保暖箱内或辐射床上进行。9.保持营养供给,能哺乳者,根据患儿情况按量按时或按需哺乳,用奶杯或奶瓶或由母亲进哺乳室直接喂哺。遇吞咽、吸吮力不协调者,呼吸60次/分,遵医嘱予鼻饲或禁食,禁食者由静脉供给营养。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按时正确使用各种药物。并随时注意观察液体速度、局部有无渗液。观察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10.保持安静,根据病情减少抱动,治疗与护理尽可能集中进行,动作轻柔。11.病情好转,遵医嘱转母婴室或出院,做

9、好相应宣教。三、早产儿护理常规【概述】凡胎龄满28周,不足37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统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按体重分:体重2500g称低体重儿;在1000g1499g之间的早产儿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g为超低体重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和功能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表现为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功能弱,呼吸功能弱,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等,其存活率与出生时体重和医护质量有密切关系。【护理要点】1.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2.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26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3.维持体温稳定,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每24小时测体温一次

10、,体重2000g应放入暖箱内。在保暖箱内的早产儿记录体温同时记录箱温以作对照。在暖箱外的早产儿可戴帽子保暖。暴露操作应在辐射床上进行。体温偏低者,采取保暖措施后,每半小时测体温一次,至体温正常。4.维持有效的呼吸,仰卧位可在肩部垫一软枕取头高足低位,俯卧位时头侧向一侧,平、侧卧位,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不论何种卧位都需保持气道的通畅,有呼吸暂停者根据程度不同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者可遵医嘱给氨茶碱静脉输注。5.氧疗者根据需要,目的是维持正常氧分压(5070mmHg),可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但要根据血气或SPO2调整吸氧浓度,氧浓度调整梯度为5%,血气正常及时停氧

11、,保持SPO2在90%95%,否则有造成氧中毒危险。6.合理喂养,无特殊禁忌症应及早喂哺,采取少量多次按需哺乳。一般情况好,能吸吮者,可让产妇进哺乳室哺乳。有吞咽能力而吸吮欠协调者应用针筒或滴管滴喂授乳。无吸吮吞咽能力、胎龄34周或呼吸急促者均应胃管喂养。胃管喂养者可适当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喂养时观察患儿对喂哺的耐受程度,如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量等。哺乳不耐受需静脉营养者,必须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按时正确使用各种药物。7.保持皮肤清洁,遵医嘱给予沐浴或擦浴。每日称体重一次,在长磅阶段发现体重低于前一天体重30g以上或较长时间不增者应报告医生。8.密切观察病情,床边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同时观

12、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状态、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保持患儿安静,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迅速,就地操作,不抱离暖箱或辐射床。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控制入室人员,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每次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体重在1000g以下的患儿,使用的被服必须消毒。【出院标准】早产儿/低体重儿,体重18002300g以上;矫正胎龄35周;出保温箱后体温正常1天以上;具有正常的吸吮和吞咽能力,摄入奶量正常;早产儿呼吸暂停者,停药后至少3天无呼吸暂停可出院。出院前期应对家长进行有关婴儿喂养、保暖、安全、防病等护理保健

13、知识的宣教。附:保温箱内护理1.在使用前应将暖箱预热好,根据早产儿体重调节箱温,暖箱温湿表。2.暖箱内的早产儿可穿单衣,也可根据四肢冷暖予穿袜子,以减少散热。3.一切护理操作应在暖箱内进行,如换尿布、喂奶、更换体位,观察病情及检查应打开边门或从袖孔窗伸入操作。若抢救或静脉注射,应加盖棉被或在辐射床上进行。4.发现衣服、床单、毛巾潮湿或污染,必须及时更换。5.暖箱内的清洁及消毒: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暖箱。保暖箱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有记录。早产儿出箱后,彻底用消毒液擦拭,并在暖箱上标明消毒日期。6.详见:暖箱使用护理常规新生儿体重(克) 暖箱温度() 暖箱湿度 2000 2830 55%65% 四、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概述】新生儿重症监护对象:1.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应用辅助通气及拔管后24小时的患儿;2.病情不稳定、需要急救的新生儿,如重症休克、反复惊厥、重度窒息者;3.胎龄39周、生后48小时内,或胎龄28周、出生体重1500g的所有新生儿;4.大手术后,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食管气管漏、隔疝;5.严重气管衰竭及需要全肠外营养、换血者。【护理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