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教学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资料讲解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5628434 上传时间:2022-08-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框架结构教学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框架结构教学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框架结构教学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框架结构教学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框架结构教学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框架结构教学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框架结构教学楼测量放线施工方案资料讲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放线施工方案本工程为框架结构, 整体建筑造型美观。 考虑到该建筑及毗邻建 筑的重要性, 从而使该工程的测量工作较其它工程尤为重要。 采用常 规测量方法, 无法完全有效的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 因此在该工程中 我们不仅要采用常规的测量仪器和方法, 更要大胆采用新技术、 新设 备。该工程的轴线定位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设。 在施工中测量放线工作 甚为重要,必须严密控制。 包括建筑物的定位,基础和轴线的测量放 线平面图形和细部放线, 竖向垂直度的控制、 标高测设和各层标高传 递等。第 1 节 人员和仪器的配备J2 经纬仪 2 台S3 水准仪 2 台全站仪 1 台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必须经过国家计量检测

2、部门检测, 并出 具检测合格证,才能使用于工程测量中。第 2 节 平面控制网测设方案一、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 制低精度的原则;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 漆作好测量标记;二、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复测根据总平面图利用全站仪,从高级起算点在场区布测一条闭合或 附合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 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主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场区平 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

3、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 必须符合下表中的规定。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建筑物平 面矩形控制网悬挂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上。第3节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方案一、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 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三个),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 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 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3、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间埋设半永久性高

4、程点,埋设 36个月后,再进行联 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该点也可作为以后沉降观测的基准 点。4、 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的间距应小于1公里, 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米,距离回土边线应不小于15米。二、水准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 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 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MW =“二门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W-闭合差(mm):L -相应线路长度: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第4节 0.00以下施工测量方案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 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2、

5、采用全站仪,根据首级控制进行校测。校测无误后,再根据 轴线控制网对其基坑开挖边线及桩基础、承台梁的控制线进行复测, 符合基础施工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否则应将检测结果报有 关技术部门及监理单位。二、轴线投测方法1、首先依据场区平面轴线控制桩和基础开挖平面图,测放出基 槽开挖上口线及下口线, 并用白石灰撒出。 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 计标高时, 用经纬仪分别投测出基槽边线和集水坑控制轴线, 并打控 制桩指导开挖。2、挖至设计标高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 J2经纬仪 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 (轴线标志 ), 将所需的桩基础、 承台梁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

6、 并打控制桩以 控制桩基础、承台梁的施工。3、待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基底控制桩经校核无误后,可在该 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 垫层施工后应弹墨线标明 作为砌筑墙的依据。 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成后, 应用两经纬仪架设在两 条相互垂直的轴线上投测基础轴线和框架的细部控制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 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 过 4mm。4、内控法轴线投测即用精度为 1/55490 的激光铅直仪所发射的垂直激光束控制建 筑物轴线的竖向投测。 先在底层基点处架设激光准直仪, 调校到准直 状态后,打开激光电源,就会发射和该点铅垂的可见光束。然后在楼 板开口处用接收靶接收。 通过无线对讲

7、机调校可见光光斑直径, 达到 最佳状态时, 通知观测人员逆时针旋转准直仪, 这样在接收靶处就可 见到一个同心圆(光环) ,取其圆心作为向上的投测点,并将接收靶固定。同样的办法投测下一个点,保证每一施工段至少23个点,作为角度及距离校核的依据。 控制轴线投测至施工层后, 应组成闭合 图形,且间距不得大于所用钢尺长度。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 面上校核投测轴线, 闭合后再测设细部轴线。 用经纬仪和钢尺可放出 所有轴线。竖向控制的允许偏差:层间的测量偏差应控制在3mm以内。建筑物全高(H)竖向不超过3H/10000,且不大于:30m H 60m 时允许偏差10mm60m H 90m时允许偏差15m

8、m90m H 时允许偏差20mm5、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 工,在施工中, 每当柱浇筑成形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 应的轴线,并在柱侧面抄测出建筑 1米线或结构 1 米线。 (1 米线相 对于每层楼板设计标高而定 ),以供下道工序的使用。6、当每一层平面或每段轴线测设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 格后及时填写报验单,报送报验单必须写明层数、部位、报验内容并 附一份报验内容的测量成果表, 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程度状 况。三、标高控制方法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 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以判断场区内 水准点是否被碰动,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

9、 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2、 0.00 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 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 必须正 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 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塔吊的立面位置。根据基坑情况,设置 在护坡侧面,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 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 用红色三角作标志, 并标明绝对高程 和相对标高,以便施工中使用。3、待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 计标高线。拆模后,抄测结构 1 米线,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向上 传递标高的工具。第

10、 5 节0.00 以上施工测量方案一、平面控制测量对于建筑物 0.000 以上的轴线传递, 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 ( 外 控法),对于不能采用经纬仪方向交会法的层面应采用内控法。在建 筑物 0.000 内测设轴线控制点上架设激光指向仪,向上传递轴线平 面位置。二、支立模板时的测量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或墙底的基础面 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 供支立柱子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2、墙柱子垂直度检测墙柱身模板支好后,先在柱子或墙周围模板上端标出中心点, 与 下端的中心点相连并弹出墨线。将两台经纬仪架设在两条相互垂直的 轴线上,对墙柱子的垂直度进行检

11、查校正或用垂球法。3、柱顶模板抄平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 23根柱子,从下面已测 设好的1米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或墙身向上量距,弓I测 23个相 同的标高点于柱墙上端模板上。在平面上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 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墙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 核。三、高程的传递在第一层的柱子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1米线)向上用钢尺沿柱身量距。1、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 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 尺长、温度三差改正。2、每栋建筑物应由三处(选择三个内控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见下表:每

12、 层3H 30m5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 较差小于3mm寸,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 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 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 水平线标高的允 许误差为 3mm。四、装饰阶段放线:主体各层拆模后,楼层结构标高以上+1.0m处,在便于观察的框 架柱上,弹出标高水平线,以此水平线用钢尺向上,向下引测,结合 水准仪大面积抄平,分别控制各种装饰标高。五、室外工程阶段放线: 室外散水、道路、管道的标高,均以场内原始高程位置, 采用转点法进行引测。为保证标高的准确性,宜以一个原始点进行引测,另 一个原始点进行复核。第 6 节 施测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观测时昼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水平线时,最好是用直接调 整水平仪的仪器高度, 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 前视时则可直 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的水平线。二、由 0.00 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 定,测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和用规定的拉力, 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 正。三、所用全站仪、 经纬仪和水平仪必须经过国家计量检测部门检 测,并出具检测合格证才能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