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3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562604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行性研究报告3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3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3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3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可行性研究报告3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行性研究报告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行性研究报告3(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东莞市盈丰油粕工业有限公司1500T/D大豆预处理、浸出及300T/D精炼生产线1.1.2项目选址:东莞市麻涌镇新沙港工业园1.2主办单位概况1.2.1单位名称:东莞市盈丰油粕工业有限公司1.2.2单位所在地:东莞市麻涌镇新沙工业区1.2.3注册资金:人民币1000万元1.2.4公司发起人及其所占股份:刘巨星(30%股份)、刘金礼(30%股份)、黄林辉(30%股份)、连海磊(10%股份)。1.2.5经营范围:食用油、饲用蛋白(豆粕)及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1.3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基本情况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植物油消费量现今

2、以5.7%的年增长率递增。目前,城镇人均消费量已接近世界人均年油脂消费的18.6kg。在消费上升的同时,人们对油品品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正向着营养、卫生等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色拉油是将植物油料经预处理、浸出制取的毛油通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工序精制而成,彻底清除了毛油中的多种有害物质,其外观清澈透明,质地纯正卫生,烟点在210度以上,使用时很少有油烟产生,有利于人体的健康,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大豆色拉油是以大豆为原料,经浸出、精炼后得到的一种高档食用油脂,消费量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急剧上升。在中国,豆油的市场份额占到26.2%,虽然中国是世界油料生产大国,但是,面对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断增加

3、的植物油消费量,中国国内生产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国家每年需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进口大批大豆,现今每年进口数量达1500万吨之多,相当于中国大豆的生产总量。麻涌镇新沙港可停泊11万吨级货轮,为进口大豆的到岸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同时,人们对肉禽蛋奶等副食品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促进了养殖业的发展。目前,豆粕是全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畜用蛋白质饲料。据统计,全世界畜禽所用蛋白质饲料中,豆粕占了63%左右。豆粕作为饲料在我国用量占20002500万吨左右,且每年都以8%的速度增加,发展前景看好。据国家农业部门统计,广东养殖业在全国最为发达,饲料行业已发展成为全国的龙头老大,而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的豆

4、粕,其需求量当然也具全国之首,可见广东的豆粕市场需求量也相当大,尽管广东目前已建成如华农、东陵、中盛等多家大豆加工企业,也远远满足不了广州市场对大豆粕的需求,目前广州市场的豆粕除当地大豆加工厂提供一部分外,仍有相当大一部分靠进口和北方运输,这样不但运输麻烦,费用高,而且常常因气候,运输等原因而出现货源紧张,粕价上扬,影响生产。另外,广东东莞沿海港口、码头较多,水路、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为原料大豆和成品(大豆色拉油、粕)的进入和输出提供了优良、便利的条件,是内地无法相比拟的。通过以上对广东市场和环境的分析,把大豆加工厂建在东莞港口无疑是理想的选择。1.4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根

5、据对本项目的产品、规模、原材料、厂址及销售等问题的具体要求,本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从原料(大豆)购入开始,一直到成品(大豆色拉油、豆粕)入库的整个生产系统及辅助生产设施。第二章 市场预测和拟建规模2.1市场预测长期以来,我国的油脂消费一直处于双低(低消费、低质量)状态,人们食用的油脂不但数量少(人均8kg),远低于世界人均年油脂消费18.6kg的水平,且质量低。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市场上供应的绝大多数是国外早已淘汰的二级油,这种油内存在着不少的杂质,且烹调时产生的大量油烟直接危害着人体的健康。目前,在我国市场上二级油逐渐被精制油取代。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巨大,13亿人年均每增加1,总体就是130万吨

6、,市场潜力巨大。此外,本项目经脱皮处理生产的高质量豆粕是饲料工业不可缺少的优质蛋白质原料。豆粕作为饲料在我国用量占20002500万吨左右,且每年都以8%的速度增加,所以本项目的投产可以充分利用地理优势,抢占华南市场。并且可以开发内陆市场,如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昆明等地区,同时也能为本地区及周边省份饲料工业的发展做出贡献。2.2拟建规模与产品方案2.2.1拟建规模日加工大豆 1500吨年加工大豆 45万吨日加工大豆毛油 300吨 年加工大豆毛油 8.1万吨2.2.2产品方案大豆色拉油共计 7.74万吨/年大豆粕 36万吨/年副产品:脂肪酸 800吨/年第三章 建厂地址及选址3.1 厂

7、址选择项目选址在东莞市麻涌镇新沙港工业园内。新沙港地处广州市南部,水路、陆路交通都极为便利,可停泊11万吨级货轮,对大宗货物的集散特别方便。此地址既临近消费地,又可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出口,为建厂的理想地址。3.2 气象及地址条件3.2.1气象资料本地区属亚热带海洋气候,根据东莞市气象部门资料显示如下:气温:平均温度 22极端最高温度 38.27月份为最高月,平均温度 28.5 极端最低温度 -0.5 1 月份为最低月,平均温度 14风向:最多风是偏东风,其次是东北风 最大风速 35米/秒 常年风力在36级之间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 1777.7毫米 年最大降雨量 2394.9毫米 历史最高水位为

8、2.31米湿度: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 89% 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 61%3.2.2地质条件工程地址情况:根据地址资料钻控揭示的情况,该区土层按工程地址特性自上而下分为耕植土层、亚粘土层、细砂层、中砂层、岩层。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图划分为6度设防区。第四章 原材料及燃料4.1 主要原材料需求量及来源本项目年需原料(大豆)45万吨,主要来源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也可根据市场情况,在全国各地组织购入。 4.2 辅助材料需求量及来源年需溶剂(六号溶剂油) 675吨年需烧碱 385吨年需白土 425吨年需导热油 20吨磷酸 172吨柠檬酸 172吨以上辅助材料均可就地或从其他省份购置。4.3

9、 动力燃料需求量及来源 年需燃煤 45000吨 年需电力 2016万度 年需水 1116千吨该主办单位与当地供水、供电部门已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项目用水、用电已得到该镇自来水公司及供电部门的积极支持,同意向本项目供水、供电,项目生产所需的供水网及供电线路按城镇规划正在建设之中。第五章 设计方案和主要工艺设备5.1 项目的构成范围该项目总用地面积200亩,其中,第一期用地99.65亩,第一期建筑用地面积31.17亩,占第一期用地面积的31.27%。5.1.1 预处理车间:油料(主要为大豆)的清理、破碎、脱皮、软化、轧坯、膨化、烘干。占地面积:734平方米建筑面积:2940平方米(52.5m 14

10、 m4 层)主要设备:破碎机3台,轧胚机5台,软化锅2台,膨化机2台,烘干机1台,脱皮机4台5.1.2 浸出车间: 大豆坯片或膨化料坯的浸出、混合油的蒸发、粕的烘干、溶剂回收。占地面积: 482平方米建筑面积: 1150平方米( 33m14.6 m5 层(局部)主要设备:浸出器1台,蒸脱机1台,蒸发器2台,冷凝器3台,汽提塔1台,干燥器1台,分水箱1台,凉水塔2台5.1.3 精炼车间:浸出毛油的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粗脂肪酸的回收。占地面积: 552平方米建筑面积: 1728平方米( 46m12m4层)主要设备:进口离心机2台,干燥器1台,脱色塔1台,脱臭塔1台,换热器5台5.1.4 成品油

11、的灌装车间:部分高级烹调油、色拉油、调和油的灌装。占地面积: 9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700平方米(50m18 m3层)5.1.5 辅助设施:原料库、成品库、油罐、化验室、办公室、机修车间。建筑占地面积:18120平方米5.1.6 公共工程:供水、排水、供电、供汽、锅炉房、变配电室、水塔、下水道。5.2 工艺方案5.2.1预处理车间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1)工艺流程压片膨化浸出软化仁大豆清理烘干破碎分离机仁皮仁平面回转筛皮仁皮分离机皮烘干粉碎包装(2)工艺流程说明由仓库经刮板机送来的大豆经预处理车间的斗提机提升经过计量、清理、除铁、去石后,净豆经调质、破碎后去分选器进行皮仁分离,仁经软化、压坯

12、工序后,送入挤压膨化机。皮经再次筛选后,净皮去粉碎包装,筛出的豆仁再次进入软化、压坯工段。豆坯在挤压膨化机内受到挤压、揉搓、剪切、加压等机械作用,以及喷入蒸汽的湿热作用,摩擦发热作用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油料的细胞组织被彻底破坏,油料中的酶类被钝化,从挤压膨化机的出口排出时,高温高压的物料瞬间从高压转变成大气压,造成水分迅速地从物料组织结构中释放出来,物料随之膨化成型,从而获得疏松而强度又高的挤压膨化物料。膨化后的油流入油箱,经油泵泵入叶片过滤机然后流入油暂存箱,经泵被送到油库。膨化料经Z型刮板进入冷却输送机,冷却后经刮板入浸出车间。5.2.2 浸出车间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1)工艺流程 膨化料坯 溶剂 浸 出 器 湿粕 DTDC 混合油 二次蒸汽 粕 一蒸 蒸汽喷射泵 溶剂库 二蒸 溶剂汽 冷凝器 分水箱 汽提 自由汽 溶剂水汽 水 毛油 吸收塔 蒸煮罐 冷却 液体石蜡 解吸塔(2)工艺说明从预处理车间来的膨化料首先由刮板输送机进入封闭绞龙,以防溶剂气体的外逸,物料进入环形拖链浸出器后,与溶剂逆流接触,油脂被提取出来,混合油浓度从2%提高到25%,混合油从浸出器排出,经旋液分离器分离粕末后进入蒸发系统,利用各冷凝器由真空系统抽出的不凝气及蒸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