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格教学评语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5618708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格教学评语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微格教学评语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微格教学评语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微格教学评语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微格教学评语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格教学评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格教学评语(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微格教学评语1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表达准确响亮,教学设计比较合理,使学生由浅至深的对知识进行递进式的掌握。2从头至尾,板书清晰准确,语言严谨而不失轻松诙谐,教态自然亲切,语言干练简洁。3条理清晰,课堂内容安排比较合理,连接比较自然。4、最后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试卷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并能及时发现计算中的一些错误习惯比较好。1、个别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反应的书写还掌握的不够熟练,还有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还太熟练,这给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教态自然大方,口齿清晰,语言表达准确响亮。2以让学生集体点评学生自已的作品为引入,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色

2、彩的搭配以及了解其它同学的一些精彩的设计思路,还可以学到很多课外的美术知识。3条理清晰,课堂内容安排比较合理,连接比较自然。如何说课、听课、评课2005-11-28作者(来源): 暂无 实施新课程,贯彻新理念,迫切需要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转变,需要学校教研活动方式的改革和教学研究制度的创新。大力开展以说课、听课、 评课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 建立有利于教师个人和教研组整体提高的校本教学研究机制,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我校进一步推进二期课改、 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基本要求。下面就说课、听课、评课向各位老师作一简单介绍,希望能起

3、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说课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说教材教材的分析与处理说教材, 是指教师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 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知道“如何教”。说教材,主要说以下内容:1、阐述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题的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学单元乃至整个初中,以及与其他单元或课题乃至其他学科的联系等。2、指出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化解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从认识、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分析教学目标。.精品文档3、分析教材编写思路、结构特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课时的安排。二、说学生分析教学

4、对象的共性和个性说学生, 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全面客观地阐述学生已有的学业情况和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参考。说学生,主要说以下内容:1、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基础。把打算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与经验说清楚,有利于实现学生“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2、学习方法和技巧,是学生从已有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转化的切入口或途径,说出学习新知识时应重点关注的方法,有助于解决“怎样学”的问题。3、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就是既要对所教班级的班风、学风、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 又要对班级中的特殊个体的个性特征

5、进行单独分析, 以整体把握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三、说教法和手段,介绍教学方法和手段说教法和手段, 就是根据本课题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业情况,说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什么要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理论依据, 以及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什么途径有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预计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四、说教学程序介绍教学过程设计说教学程序,就是说教学活动是如何发起的,又是如何展开的,最终又是怎样结束的。说教学程序是说课的重点部分,通过对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才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程序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其教学安

6、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说教学程序,主要说以下内容:1、教具学具准备2、教学总体思路和环节结构,首先,要说出如何把握教材、处理教材,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组织教学的;其次,要说出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讲教什么和教的程序、环节以及最基本的课程标准依据与教育理论依据。3、教学流程,就是说具体的教与学活动安排及这样安排的理论依据。下列问题可各有侧重地说:教师准备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能起什么作用,学生怎样参与,如何组织,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有什么应对措施; 有哪些思维定势需要克服,采取哪些措施;如何在剖析、点明、深化上“突出重点”的,又如何“化解难点”的。4、板书设计,要说出板书结构和设计的意

7、图,尤其颇有特色的板书,更要加以说明。听.精品文档课要做到听、看、记、思的有机结合一、听什么?怎样听?主要应听1、教师是否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方法和要求;2、教师是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详略得当;3、教师语言是否流畅、表达是否清楚;4、教师的语言是否与多媒体屏幕上的声像、色彩、图像配合默契;5、教师是否有知识性等错误;6、教师是否哟创新的地方;7、教师的思维是否宽泛,是否善于激趣,巧于用智;8、学生的语言是否规范性、科学性;9、学生在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思维上有何不同程度的表现。二、看什么?怎样看?主要应看:1、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上课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表情举止是否沉着自

8、然、从容;教师板书是否工整、合理、有序,是否条理清楚; 教具准备是否充分, 演示是否规范、 熟练;能否充分利用是否熟练已有现代化手段来辅助教学; 观察教师在铺垫阶段与引入新课阶段是否有衔接点和快速迁移力,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认知桥梁” ,把握新旧知识之间进行短距离、紧密型的迁移;察教师新课授课设计是否有较大的密度,在运用较好的教法,在最佳时域内突破重点,分解难点, 同时要让学生有充分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即让学生有观察、动手、交流、思考、表现的时机,成为学习的主人;观察教师在巩固阶段是否注意到“多层次”、“多角度” 构思巩固练习的各种活动,以体现随堂因材施教的原则;.精品文档 观察教师知识点、

9、能力点和交于点是否准确、系统、 全面,是否教学各环节恰如其分,丝丝入扣;观察教室设备、设施与环境布置等是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观察教师处理课堂偶发问题时是否灵活巧妙。2、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观察学生课堂上的精神面貌状况;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是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看学生注意力集中状态,是否与教师的思路同向,能否举一反三;看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是否养成;看学生的反应能力、理解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否得到培养与训练; 看师生关系是否融洽,配合默契,双向多向反馈是否充分。三、记什么?怎样记?主要应记:记概况:记本节课的章节题目、听课时间、地点、班级,执教者姓名、单位,本节课的类型

10、、公开课的性质等;记过程:记本节课的教学各环节。包括组织教学、引入新课、新课传授的阶段、层次与方法,课堂师生活动的安排,习题与作业布置等;记衔接: 重点记录环节与环节之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过渡与转折的语言,记知识点的延伸和思维发展、训练的过程安排等;记时间: 记录主要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学生上台演练的时间, 学生交流讨论或作练习的时间等;记备注:记教师课堂语言以外的教学行为、状况,记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频率等;记点评:在听课过程中,评价者对程序安排、结构设计、重点突破、难点化解、教法与学法的关联性、学生的反馈状况等都可以在记录本的右侧栏内及时点评;记板书:记下板书内容,有利于对课的程

11、序、结构作更全面的分析;.精品文档记思想: 主要是指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艺术性、 教学全过程思路的流畅性,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呈现状态等;记特色: 教学特色是教师个性的表现, 课堂特色表现在课堂模式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思维训练的创新、独具风格的情感教态;记总评: 总评要充分肯定成功的一面, 也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推敲的地方。总评包括教材的处理、教学整体思路、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结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基本功等各方面。以 12 个为侧重点,其他方面略写为好。更具体的内容可在评课活动时交流。四、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主要思考是: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换个角度

12、行不行、好不好;对教师成功的地方和不足或出现错误的地方,要思考原因, 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应该怎样上,进行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新课程的理念、 方法、要求等到底如何体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 节课是否反映教师正常的教学实际水平,如果没有听课者,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评课是对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进行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教学态度:对教材等相关资料能进行深入研究;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一种希望和爱心;对课堂教学的活动转折和开展有一种激情;对学生的探究过程极为重视;.精品文档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总是朋友式的;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关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二、教学方法:能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所需的一些能力;转变学生陈旧的完全接受式学习,始终提倡以教师的指导与启发之下的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形式参与学习,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要体现时代性、体现价值观、体现学生的需要;教学教学的实效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儿童性和易接受性相结合;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选用, 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实惠” 。三、教学组织安排: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组织最有效的教学探究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