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珠心算活动说课稿:9以内的直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55618543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珠心算活动说课稿:9以内的直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班珠心算活动说课稿:9以内的直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珠心算活动说课稿:9以内的直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珠心算活动说课稿:9以内的直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珠心算活动说课稿:以内的直加 导读:我遵循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将幼儿摆在了活动的主体地位,充沛考虑幼儿主体性的开展。做到教人以渔;。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拨珠动作。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我是赶水镇幼儿园教师蒋智。今天,我为大家提供的是大班珠心算活动?9以内数的直加+1,+2,+3,+4,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本次活动的初步设想:珠心算作为一门新兴的开发人的智慧的科学,正在全国蓬勃开展。目前,我园正在发展幼儿珠心算教学活动,教师们通过活动中的尝试与体验,已非常分明的认识到:珠心算教学以算盘为媒体教学,把游戏和学习有机的联系起来,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练、学中玩、玩中会,不仅幼儿感兴趣,家长称心,更能启

2、迪幼儿智力,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收到一科突出,多科受益;的效果,同时,?幼儿园指导纲要强调,在教育与开展间应坚持:既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珠心算教学的出发点正是幼儿自我开展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本次活动的目标有三点:1幼儿通过玩中学、学中练,感受珠心算活动的乐趣,体会成功的高兴2动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开展幼儿的形象思维及发明性思维。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反映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力图体现珠心算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操作性、互动性、主体性和教学活动化的特点。一、突出了活动的趣味性?纲

3、要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根本活动,寓教为乐,注重活动过程;。在本次活动中,我运用了游戏法,以游戏的口吻引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将取盘、握笔、清盘、拨珠等常规活动融于儿歌里,如:在学习珠图这一环节时,我将大拇指比作上珠,其余四指比作下珠,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兴趣高涨;学画珠图时,请幼儿当摄影师,给珠图照相;在练习时,更是用上幼儿喜欢的送信;开火车;的游戏,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充沛体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做中玩,玩中练;,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得到有趣的收益。二、突出了幼儿学习的主体性我遵循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将幼儿摆在了活动的主体地位,充沛考虑幼儿主体性的开展。做到教人以渔;。本次

4、活动的重难点是拨珠动作。为解决这一难点,我大胆运用了操作法、演示法、探索发现法、启发式教学法,使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首先,在教学准备中对幼儿进行拨珠练习,让幼儿全盘拨入1,再拨入1使幼儿熟悉拨珠动作,然后层层深入,让幼儿试拨1+1;,启发他们说出拨珠动作;通过一拨二复三放这三步曲,利用幼儿好模仿的天性,开展其察看模仿力,教会幼儿正确的拨珠动作,并以此为切入点,由此及彼,大胆探索,寻求规律,从而举一反三的学会+2,+3,+4;的拨珠动作,体现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幼儿学的主体性。其次,采用游戏式、竞技式的练习,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为幼儿今后主动去学习、去发现、去探索,奠

5、定了良好的根底,让幼儿终身受益,较好的解决了幼小衔接的;的问题。三、多种感官的参与,多元智能的开展苏联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珠心算教学是一门重过程、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表现在拨珠、画珠图、写数字等身体的操作上。其次,体现为多种方式的动,通过动耳、动口、动脑、动手、动眼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学习,同时作用,在看看、说说、听听、画画、想想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发明力,促进儿童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开展。四、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针对幼儿学得快,忘的快、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自控能力差的年龄特点,发展闪电读数;、读、画珠图;等练习,开发幼儿的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促进幼儿的记忆力、反馈力、有意注意力的开展。针对幼儿喜欢被褒扬、被肯定的情感特征,我设计了记时拨珠;拨珠接力;等环节,使幼儿能感受到自己一次一次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小红珠的发放更是贯通与活动的始终,更让幼儿感受到了学习的高兴,增强了自信心。以上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全部设想,请各位领导和同行们多多指正,给我提出珍贵意见。【大班珠心算活动说课稿:以内的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