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人民医院建筑初步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55586554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人民医院建筑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某县人民医院建筑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某县人民医院建筑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某县人民医院建筑初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某县人民医院建筑初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县人民医院建筑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人民医院建筑初步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 人 代 表:审 核 人 员:工程负责人:编 制 人 员:目 录第一章 初步设计说明第二章 建筑设计第三章 结构设计第四章 给排水设计第五章 电气设计第六章 暖通设计第七章 消防专篇第八章 环境保护第九章 节能设计第十章 工程概算 X X 县 人 民 医 院初步设计说明第一篇 概 况一.概述1.1设计背景XX县人民医院位于XX县城XX路,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由于目前医院现有的医疗环境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定新建一栋门诊医技大楼。XX县人民医院用地位于老城区,本工程总用地9086 m2,医院地块总面积3925

2、1.8m2,工程基地位置位于XX县人民医院内,四至界址为:东临XX路,南临人民检察院,北临医院附属家属住宅楼。新建建筑设计包括门急诊、医技、办公。1.2设计理念总的指导思想和原那么是根据人民医院的功能要求和医院场地条件与环境特点,力求在规划设计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综合优化,到达功能合理、投资经济、使医院的建设及开展具有科学性、现实性、合理性和前瞻性,从而创造一个健康和舒适的医院。1.3工程建设规模本工程总建筑面积:17956.9m2含地下3769.5 m2,包括急诊、医技、办公,停车库。二.设计依据、技术标准、标准2.1设计依据及相关资料建设工程设计合同2.1.2甲方认可的设计方案2

3、.1.3?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工程县医院建设指导意见?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21 年修订版2.2技术标准、标准2.2.1?民用建筑设计通那么? GB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GB 50045-952005年版2.2.3?建筑设计防火标准? GB50016-20062.2.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标准? JGJ4988 2.2.5?综合医院建设标准? 2021版 2.2.6?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 2.2.7?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标准? GB50333-2002 2.2.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标准? GB50222-95 2.2.9?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标准? JG

4、J5020012.2.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标准? GB50067-9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标准? GB50108-2001?屋面工程技术标准? GB 50345-20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1版2.3技术准那么防火类别: 耐火等级一级抗震设计:六度抗震设防污水处理:二级生化处理加消毒处理 防水等级:地下室,一级;屋面,级第二篇 建筑专篇一.总体规划1.1基地概况XX县人民医院用地位于老城区,本工程总用地9086m。工程基地位置位于XX县人民医院内,四至界址为:东临XX路,南临人民检察院,北临医院附属家属住宅楼。

5、 场地解读做为县城重要的城市节点,使得方案需要从基地与XX路交接的界面的处理考虑入手。 功能布局根据医疗建筑的特殊性,在建筑总体布局中明确划分功能分区,控制各部门洁污,医患,人物流线,实现医疗流程的顺畅高效。主要功能划分1) 门诊区 建筑主入口位于院区的西南角,与医院西南面的广场相结合。门诊可由单独入口进入,急诊可由东北入口单独进入。西南面广场的设计巧妙结合道路,并在其交接广场处设计标志性景观,更好的打造医院的品牌印象。2) 原医技区 位于主轴线上,位于门诊医技楼的轴线北侧,与其他功能区域紧密联系,方便使用。使得住院人流和门诊人流到达该处的路线最方便。3) 住院区 位于门诊医技楼的轴线北侧,与

6、整个大楼较好的结合。 医院出入口及流线设计医院共设置四个出入口,东侧人行主入口正对城市主人流方向XX路,迎合了门诊与急诊人流,门诊大厅面向主入口布置,交通便捷;人行主入口两侧设置两个车行出入口,也面向城市主人流方向XX路,利用环形车道连通;西侧次入口那么分别导入后勤流线和污物出口。通过各出入口的分设,保证医院流线各行其道、互不交叉。满足医院医患分流、洁污分流的使用要求。 停车设计院区设环行道路,地下停车场布置在靠近主出入口,综合楼两侧,与环路 很好地结合,作为门诊停车,减少车辆对院区环境的影响。 绿化景观设计方案运用绿化平台、绿化庭院、屋顶绿化等多种绿化景观形式来组织医院的绿化景观配置。主入口

7、广场采用低矮的灌木及草坪绿化结合的形式,使得主入口开阔大气,既保证了入口视觉层次的丰富性,有增强了城市空间的渗透和联系。位于医院主轴线上,门诊医技楼后面,住院大楼南面设置一个大型的休闲景观广场,不仅使医院的绿化整体统一,也为病人创造了一个康复疗养的怡人环境。1.2经济技术指标总用地面积:39251.8m2总建筑面积:40788m2含地下3769.5 m2其中:新建门诊医技楼: 17956.9m2含地下3769.5 m2住院及外科大楼: 14430 m2原医技楼: 2690 m2传染病楼: 1722m2原门诊楼: 3990 m2容积率: 0.9431绿地率: 46.8%建筑密度: 21.2%总床

8、位数: 312床机动车停车: 112辆含地上24辆 地下88辆 二.建筑单体设计 新建门诊医技楼设十一层,其中裙房三层。一五层为门诊和医技局部。为了给病人提供一个相对温馨、轻松的医疗环境,设计中运用了在公共建筑中常用的“共享空间的手法,将门诊大厅设计成三层高的共享空间,并设计成阳光顶,通过局部玻璃幕墙将外部景观引入建筑内部,可使候诊空间的病人享受到阳光、绿化,同时可解决建筑内部的采光和通风,亦可增加内部空间的可识别性,在提供环境的同时,也提高了使用效率。门诊医技楼为高层层建筑,耐火等级一级。2.1.医疗流程设计强调“功能模块化,流程体系化,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医院功能体系。建立合理的医疗单元,营造

9、稳定的就诊区域;尽端布置诊区,减少不必要人流的穿越;强化分区候诊,楼层收费;门诊医技楼设六层,一至五层为门诊诊区和医技区,诊区按尽端式分层分区布置,六十一层为行政办公区。门诊大厅设计成三层高的共享空间,一层设有门诊挂号收费和取药;急诊部位于门诊一层,相对独立并与门诊大厅毗连;门诊大厅与急诊部相接处设输液中心和注射,抽血等相关用房,这样布局便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诊室考虑二次候诊和楼层挂号收费,减少垂直交通的压力,同时考虑健康人群体检康复易感人群儿童,妇女与门诊患者适度分开。同时医技局部在一侧考虑二次候诊空间的设置。将较重和有辐射的放射设备放在一块,不但有利减少造价而且有利于设备维修。检验科采用

10、大空间与小间结合,满足了实验室的要求;住院楼设在中部,满足门急诊使用,保证交通路线最短,两者联系方便;中心供给设在住院部一层,中心供给按污物接收,分类,打包,消毒,无菌工艺流程单向循环布置。中心供给的污物收集和洁物取用与手术部的洁污流线保持一致,和每层污物电梯侧集中污物收集间的污物一并通过污物电梯送出。污物的接收和清洁物品的发放,分设不同出入 口。手术中心设在住院部,医护人员经卫生通过进入无菌区,手术病人由污染区经过相对无菌的过渡空间换推床后进入无菌区。手术使用后的物品通过污染走廊运输回收。运至污物电梯,到底层汇总运出院外或再次通过中心供给。2.2平剖面设计门诊医技楼地下一层:布置停车库,可停放机动车88辆,层高3.6米。一层:门诊大厅、急诊科、挂号取药、门诊药房、放射科,层高4.5米。二层:口腔科、五官科、妇产科、儿科、体检中心、外科含骨科、内科含皮肤科,层高4.5米。三层: 检验科、功能科、内窥镜、中医康复科,层高4.5米。四层: 专家门诊,层高3.5米。五层: 药剂科,层高3.5米。六-十层:行政办公,层高3.5米。十一层:会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