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东平安街框构中桥吊装施工应急预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5555182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东平安街框构中桥吊装施工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东平安街框构中桥吊装施工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东平安街框构中桥吊装施工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东平安街框构中桥吊装施工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东平安街框构中桥吊装施工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东平安街框构中桥吊装施工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东平安街框构中桥吊装施工应急预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铁二十二局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一标 东平安街框构中桥吊装施工应急预案目录一、方针与目标2二、应急策划2(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2(二)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3三、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3(一)火灾预防措施4(二)火灾应急措施4(三)雷雨天气应急措施5(四)触电应急措施5(五)高处作业应急措施6(六)物体打击应急措施6(七)灼伤、烫伤应急措施7四、法律法规要求8五、应急准备8(一)成立抢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8(二)应急组织的职责8(三)应急资源10(四)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11(五)互助协议11六、应急响应11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3(一)接警与通知13(二)指挥与控制

2、13(三)通讯14(四)警戒与治安14(五)人群疏散与安置14八、恢复生产及应急抢险总结15一、方针与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保护人员安全优先、保证线路畅通列车正点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方针,贯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持续改进”的原则。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二、应急策划(一)工程概况本桥跨越磨山村村通公路、桥北河及既有牡绥铁路。线位与既有牡绥铁路交叉里程D

3、K377+552.44m(既有滨绥里程K0378+424m),交角15746。桥北河特大桥全长1284.9m,中心里程DK377+179.55m,本桥两侧为直线,中间为曲线与缓和曲线,半径为左线5000m、右线4995.19m。本棚洞跨越既有线处线路概况:项目线路滨绥线区段磨刀石山底作业范围影响里程378km+388m-378km+460m线路等级现状正线数目现状单线坡度现状15牵引种类现状内燃机车类型客车DFH3、DF4货车DF4闭塞现状半自动闭塞曲线半径现状1056m曲线长现状254m缓和曲线长现状50m(二)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认真的组织了对危险源和环

4、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下图: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评价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组建抢险队、救护车配备应急物资、设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未发生发生 图1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三、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为确保正常施工,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预防。1、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及风险

5、分析根据本棚洞吊装施工特点及复杂的地理条件,在辩识、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重大危险因素是火灾、高空作业、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灼伤等。2、突发事件及风险预防措施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工程施工、既有线安全及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一)火灾预防措施施工现场配备足够消防器材和应急物资,与当地消防部门取得联系。在施工现场处配置干粉灭火器6个,消防砂箱2个,铁锹5把。加强对职工安全防火教育,对气焊等易燃物资存放制定安全制度,施工物资材料堆放整齐有序,机械设备停放在固定车位,对职工用电严格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二)火灾应急措施火

6、灾事故发生后,必须在消防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根据火灾发生的规模、危害程度及火灾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和策略。前期处置。火灾初期,规模不大,此时要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火灾扑救工作。同时马上向指挥部报告火灾大小、势态、危害及现场扑救情况和人员物资等基本情况,根据火灾情况,及时拨打火警119电话及与电力部门、医院取得联系,做好情报信息传递工作。初始阶段要发挥工地现场人员力量,及时进行火灾扑救,力争将火灾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中期处置。火灾中期随着事态发展,现场人员增多,要充分发挥消防应急指挥部作用。第一接到火灾报警后,指挥部人员应迅速赶赴现场组织人员进行火灾扑救。第二要做好现场人员疏散

7、和机械设备等转移工作,做好道路交通疏通工作,确保消防车和消防人员扑救顺利进行及人、财、物的安全转移。第三组织消防队员、职工群众进行火灾扑救工作。要在指挥人员统一指挥下,有序进行火灾扑救,必要情况下可向当地政府、派出所或附近村委会求援。物资进行拆除隔离,以防火灾进一步蔓延。第四提供后勤保障,对需要人员、物资、车辆等进行调配,确保火灾现场所需。后期处置。火灾扑灭后,指挥部组织人员进行善后处理,首先配合消防队、公安机关进行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损失进行调查统计,其次与电力部门、当地村民等相关方面取得沟通,协商解决因火灾造成的损失影响。(三)雷雨天气应急措施a、在现场显著位置配备适当的雨具与防雷电设施

8、,如雨衣、防雨布、避雷针、接地等。b、手机、对讲机等联系工具保持畅通;c、自备发电机和照明专线保持良好工作状态;d、现场预备碎石土、白灰等物资,道路出现不良状况及时修复。e、现场准备好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保证道路畅通。f、当雷雨天气危及配电设施时,应果断断电,防止个别线路漏电发生意外;险情排除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可恢复供电;(四)触电应急措施a、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近,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太远,不利立即断开,救护人员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绝缘杆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源线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等工具切

9、断电线;或用干木板、干胶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b、脱离电源后的救护。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量在现场救护,先救后搬;搬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按伤势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如触电者呈一定的昏迷状态,还未失去知觉,或触电时间较长,则应让他静卧,保持安静,再旁看护,并召请医生。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和心脏跳动,应使他舒适地静卧解开衣服,让他闻些氨水,或在他身上洒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发热。如天冷还要注意保温。同时,迅速请医生诊治如发现呼吸困难,或逐渐衰弱,并有痉挛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复心脏跳动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如触电者呼吸、脉搏、心

10、脏均已停止,也不能认为已经死亡必须立即进行人工氧合,进行紧急救护。同时迅速请医生抢救。(五)高处作业应急措施凡在离地面2m以上(含2m)作业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带应拴在操作人员垂直上方牢固处;应急措施如下:1、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2、有效止血,包扎伤口。3、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4、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5、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伤都要固定。6、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

11、理后去医院检查。7、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快用干净的于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8、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9、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六)物体打击应急措施施工现场的情形复杂,交叉作业频繁,加之高空作业越来越普遍,极易造成物体打击伤害事故。一旦发生类似事故,应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救护。1、发生的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

12、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七)灼伤、烫伤应急措施施工现场的情形复杂,情况多变,极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在用电不当或电焊过程、热气等物过程

13、中,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灼伤事故。一旦发生类似事故,应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救护。1、事故发现人或事发人立即报警。2、事故发现人或事发人及时组织自救,采取正确方式让伤员脱离危险源,并转移至安全处,同时警告其他人员远离危险现场。3、若现场条件允许,用简单的卫生器械进行简单有效的及时处理。4、若情形严重,马上通知医院赶赴现场进行急救或将受伤人员送至医院。5、立即组织人员清理现场、疏导交通,以便救护车能在最短时间到达出事现场。6、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和保安处、安全处等部门,进行统一指挥、统筹安排,并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四、法律法规要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七条、第三十一条;安全

14、生产法第三十条、第六十八条;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安全许可证条例。五、应急准备(一)成立抢险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组 长:王少春 副组长:张进革 职 责:研究、审批抢险方案;组织、协调各方抢险救援的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等;保持与上级领导机关的通讯联系,及时发布现场信息。下 设:通讯联络组 组长:孙美玲 技术支持组 组长:郝相柱 消防保卫组 组长:宁俊波 抢险抢修组 组长:梁 祥 医疗救护组 组长:陈中平 后勤保障组 组长:王玉祥(二)应急组织的职责1、组长职责:(1)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厂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2)复查和

15、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3)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4)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5)在场(设施)内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2、副组长(即现场管理者)职责:(1)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2)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3)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4)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