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考核题目2014.4(寄宿制留守儿童研究方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5472353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考核题目2014.4(寄宿制留守儿童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考核题目2014.4(寄宿制留守儿童研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考核题目2014.4(寄宿制留守儿童研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考核题目2014.4(寄宿制留守儿童研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考核题目2014.4(寄宿制留守儿童研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考核题目2014.4(寄宿制留守儿童研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考核题目2014.4(寄宿制留守儿童研究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楚雄师范学院2011级师范教育专业教育研究方法概论课程 期末考试楚 雄 师 范 学 院20132014 学年 第二 学期期末考查课程教育研究方法概论研究方案设计 题 目 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研究 姓 名 熊 顺 琼 学 号 20111053118 专业班级 11科 教 论文(设计)题目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研究一、选题的动因与根据(说明选择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及见解。)1、课题的理论价值农村寄宿制学校是我国农村初中以上学段办学的主要形式,在农村初中、高中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方面,我国教育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五部委关

2、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纳入到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年)之中,国内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研究开始升温,但国内对农村小学尤其是小学寄宿制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初创阶段。创办寄宿制小学,并找到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开展对农村小学阶段寄宿制管理的研究工作,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更利于学校管理制度的健全,提升农村小学办学质量,优化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更加规范农村小学办学管理,提高农村小学办学的凝聚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课题的实践意义(1)通过对寄宿生精神抚慰、心理疏导和性格完美的研究,实现寄宿生情商的最优

3、化,摸索出对缺乏亲情孩子教育的最佳途径。(2)针对寄宿生集体生活的实际,探索出对寄宿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最佳切入点。(3)针对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的实际,研究针对性地开展特长培训的方法,总结出挖掘寄宿生潜能、展示寄宿生特长的经验和做法,为学校打造品牌提供人才资源。(4)研究寄宿生在独立生活的环境中,如何对他们进行生存训练,让他们掌握生存技能,最终学会生存。(5)从营养学的角度,研究小学生的饮食要求,提炼出寄宿制学生科学饮食的基本要点。(6)通过本课题的综合研究,寻找出农村小学寄宿制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为进一步实施布局调整提供事实佐证,为实现均衡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为学生的知识能力、人格素养的形成提

4、供可靠保证。3、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及见解“寄宿学生”在一些研究中也被成为“寄宿儿童”、“寄宿子女”或“寄宿孩子”,虽然称谓不一样,但是对于研究者来说“寄宿学生”的概念基本一样。“寄宿儿童”最早在文献中出现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一张在寄宿儿童一文中首次提到“寄宿儿童”,并将其定义为:父母出国或工作而留在国内的孩子。这个概念和目前我们说的“寄宿学生”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概念在90年代后期出现,而“寄宿学生”这一特殊的现象被广泛关注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情。目前我们所说的“寄宿学生”主要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经商或是学习,而将孩子留在家乡上学,寄宿时间不低于半年,并由一方家

5、长、亲戚或是其他人监护、教育,年龄在18岁以下的孩子。综观国内关于“寄宿学生”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基本情况的调查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寄宿学生”产生的根源目前有大量研究对“寄宿学生”产生的根源进行了研究。中央教科所农村“寄宿儿童”问题研究人员认为: 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 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中考、高考必须在户籍所在地等制度形成的壁垒, 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异地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及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选等, 都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若转学则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成为“寄宿儿童”产生的背景。吴霓

6、也认为, 农村“寄宿儿童”的产生实际上也是“三农问题”的一个表现, 其根源在于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基本体制矛盾, 而这两个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是无法化解的。(2)对“寄宿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一些研究集中在对寄宿学生的规模、分布、监护等基本情况上,主要情况如下:a.寄宿学生的规模不少研究者根据典型调查得到了所调查地区“寄宿学生”在全体儿童中所占的比例,如:中央教科所2004年在河北、甘肃等省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寄宿儿童”在农村学龄儿童中所占的比例达到47.7%;也有人根据比例估算出农村“寄宿学生”的规模在一千万左右,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目前全国农村“寄宿儿童”数量已达两千多万,

7、占农村儿童的18%20% 。b.“寄宿学生”的分布段成荣和周福林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考察了我国“寄宿学生”的空间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城乡分布:“寄宿学生”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村“寄宿学生”占全部“寄宿学生”的86.5%;地域分布:“寄宿学生”主要集中在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等省。 c.“寄宿学生”的监护类型目前,已有的研究在“寄宿学生”的监护类型上的观点基本一致,其监护类型有四类:隔代监护,由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单亲监护,由留在家中的父母一方抚养;亲朋监护.由亲戚朋友监护;同辈或自我监护,由年长的照顾年幼的或者是自己照顾自己的方式。许多研究提出了每种监护类型的弊端。

8、(3)寄宿对“寄宿学生”产生的影响这一方面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他们从真正解决“寄宿学生”问题的目的出发,客观、科学地分析了寄宿对“寄宿学生”带来的影响。如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与国际计划(Plan China)从2004年开始合作开展了“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寄宿儿童的影响研究”。分析已有文献发现,寄宿现象会对“寄宿学生”的学习、行为及交往、心理和情感、人身安全等方面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4)改善“寄宿学生”情况的策略不少研究针对“寄宿学生”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呼吁全社会关注“寄宿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寄宿学生档案、对寄宿学生家访等策略,这些策略在一定程

9、度改善了“寄宿学生”生活环境。以上国内关于“寄宿学生”的研究都将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借鉴。二、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此项研究,调查本地“寄宿孩子”的心理健康现状与成因,摸清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寄宿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原因。2、通过此项研究,探讨、构建农村学校的“寄宿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开展的方法、途径与基本操作模式,从而为新时期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寻求切实可行的教育模式。3、通过此项研究,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探究利用“校本培训”培养心理健康教师的途径与方法,为目前量大面广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开辟一条新路子。4、通过有效开展农村寄宿制

10、学校的“寄宿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矫正与预防“寄宿孩子”心理及行为问题,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人格,提高其的心理素养,开发其心理潜能,促进其智力发展。5、通过此项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三、课题的主要内容、对象1、课题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如何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如何对寄宿生实施情感教育保证儿童人格完善健康发展;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安全工作制度建设;生活能力培养。2、课题的对象:临泽县鸭暖中学中小学部和初中部中的寄宿学生。四、课题研究步骤和进度本课题研究全程计划两年完

11、成,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阶段:收集学习文献资料,进行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的可行性论证。在全校范围内进行调查、摸底、统计,分析寄宿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寄宿生的现状。聘用符合条件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立研究目的,撰写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讨论课题界定,制定一系列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2、实施阶段:各寄宿制班级和课题组研究成员全面按研究计划投入研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观察、不断发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定期和不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成员进行研究交流活动,通过建立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的机制实施研究过程,促进课题研究成员之间互相补充、互

12、相学习,共同提高研究水平。定期和不定期派出课题研究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兄弟单位有关寄宿制管理经验或者请有关专家授课,以督促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统计和分析相关数字和现象,对寄宿学生或班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考查、测试,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成果。3、总结阶段:对收集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整合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邀请专家对本课题研究成果进行鉴定。撰写论文,课题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人员撰写论文,结题报告。五、课题研究策略与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将从现实问题入手,以子课题的研究作为本课题研究的有力支撑。精选子课题,加强对子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与指导。课题组各研究成员要配合课题组开展活动与研究,通过调查“寄宿孩

13、子”的心理现状,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普及心理知识,启迪“寄宿孩子”自我教育;通过组织心理训练,磨练“寄宿孩子”心理品质;通过开展心理辅导,维护“寄宿孩子”心理健康;通过增强学生自主意识,调整“寄宿孩子”的心理状态;通过学科教学渗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渠道;通过教师的实践探索与学习培训,培养一批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教师;通过活动、实践及研究,为课题组积累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料和经验及成果,同时,将各自的教育教学岗位作为课题研究成果推广、验证的基地。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此项研究的主体。研

14、究过程中,依据正确的理论指导组织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外的活动实验,边实践边探索,研究“寄宿孩子”在设定的教育教学活动影响下,某些心理过程或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循环进行,以期达成目标。从而研究农村寄宿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和效果。2、调查法。主要调查现阶段各年级“寄宿孩子”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影响他们心智发展的因素。调查的范围和对象是本校的全体教师、大部分学生、部分家长(临时监护人)以及社会关心教育的人士和组织。主要采用访谈、问卷和测验等调查方法:谈话法是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一般方法。言语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外部表现之一。谈话法一般是个别测定的方法,教师可

15、通过谈话较详尽、真实、确凿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具体表现和有关细节,以便深入地研究问题。问卷法是把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拟成简易的问题,让学生据实答复,根据收回的答案经过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以分析判断实验研究的效果。测验法是通过心理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一种方法。一般是用一套标准化了的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得结果与常模进行比较,从而作出个体在某方面心理健康水平或特点的评定。3、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小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言行的变化,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统计处理,从而判断其心理发展特点及健康水平。可以长期有系统地观察,也可以根据具体研究内容在一段时间内观察被试者的心理表现。在运用观察法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尽量让被试学生处于自然状态,以使观察结果更具有客观性;随时记录与观察目的有关的事实,以便事后进行整理分析;正确理解和说明被观察的小学生的各种外部表现的实际意义,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作出确切的科学的和本质的解释。4、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课题研究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