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机电考前必备(可做小抄)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5472194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建机电考前必备(可做小抄)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二建机电考前必备(可做小抄)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二建机电考前必备(可做小抄)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二建机电考前必备(可做小抄)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二建机电考前必备(可做小抄)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建机电考前必备(可做小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建机电考前必备(可做小抄)(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施工测量包括对建(构)筑物施工放样、建(构)筑物变形监测、工程竣工测量等。施工测量的首要工作也是要做好控制点布置。2测定待测点高程的方法有高差法和仪高法两种。高差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测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高差,通过计算得到待定点的高程的方法。仪高法采用水准仪和水准尺,只需计算一次水准仪的高程,就可以简便的测算几个前视点的高程。3工程测量的基本程序: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纵横中心线设置标高基准点设置沉降观测点安装过程测量控制实测记录等。4平面控制网建立的测量方法有三角测量法,导线测量法,三边测量法。5各等级的首级控制网,宜布设为近似等边三角形的网(锁),其三角形的内角不应小于30;当受地形限制时

2、,个别角可放宽,但不应小于25。6标高测量主要分两种:绝对标高测量和相对标高测量。7设备基础施工测量的步骤:(1)设置大型设备内控制网;(2)进行基础定位,绘制大型设备中心线测设图;(3)进行基础开挖与基础底层放线;(4)进行设备基础上层放线。8.定位时可根据地面上已有建筑物进行管线定位,也可根据控制点进行管线定位。9.为了便于管线施工时引测高程及管线纵、横断面测量,应设管线敷设临时水准点。2H311020 机电工程材料1.耐候钢提高了钢材的耐候性能,同时保持钢材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主要使用于车辆、桥梁、房屋、集装箱等钢结构的制造中。2.一般家庭和办公室照明通常采用BV型或BX型聚氯乙烯绝缘铜

3、芯线作为电源接线;机电安装工程现场中电焊机至焊钳的连线多采用RV型聚氯乙烯绝缘平行铜芯软线。2H311030 起重技术1.起重机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额定起重量、最大幅度、最大起升高度和工作速度等。2.计算载荷的一般公式为:式中:Qj-计算载荷; Q-设备及索吊; K1为动载荷系数为1.1; K2为不均衡载荷系数:1.11.2。3.吊装过程常受风的影响,尤其在北方和沿海、起升高度、重物体积较大的场合,风的影响仍不可忽视,风力对起重机、重物等的影响称为风荷载。4.缆风绳的工作拉力是指桅杆式起重机在工作时,缆风绳所承担的载荷。在正确的缆风绳工艺布置中,总有一根缆风绳处于吊装垂线和桅杆轴线所决定的垂直平面

4、内,这根缆风绳称为“主缆风绳”。5. 进行缆风绳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所有缆风绳一律按主缆风绳选取,不允许因其他缆风绳受力小而选择较小直径的钢丝绳。进行缆风绳选择时,以主缆风绳的工作拉力与初拉力之和为依据。6. 吊装方案的编制主要依据:有关规程、规范;施工总组织设计;被吊装设备(构件)的设计图纸及有关参数、技术要求等;施工现场情况,包括场地、道路、障碍等。7. 吊装方法的选择原则为:安全、有序、快捷、经济。8. 吊装方法基本选择步骤 技术可行性论证。 安全性分析。 进度分析。 成本分析。 根据具体情况做综合选择。2H311040 焊接技术1.焊接工艺评定的目的:验证施焊单位拟定的焊接工艺的正确性和评

5、定施焊单位的能力。2. 焊接工艺评定的一般程序拟定焊接工艺指导书施焊试件和制取试样检验试件和试样测定焊接接头是否具有所要求的使用性能提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对拟定的焊接工艺指导书进行评定。3. 焊后检验重点检验三项:外观检验、致密性检验、强度检验4.外观检验(1)利用低倍放大镜或肉眼观察焊缝表面是否有咬边、夹渣、气孔、裂纹等表面缺陷。(2)用焊接检验尺测量焊缝余高、焊瘤、凹陷、错口等。(3)检验焊件是否变形。5. 强度试验(1)液压强度试验常用水进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一1.5倍。(2)气压强度试验用气体为介质进行强度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l5一l.20倍。6. 常用焊缝无损检测

6、方法射线探伤方法(RT) 、超声波探伤(UT)、渗透探伤(PT) 、磁性探伤(MT)。2H312000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2H312010 建筑管道工程施工技术1. 建筑设备管道系统中的给水、排水、供热及采暖管道工程的一般施工程序是:施工准备配合土建预留、预埋管道支架制作附件检验管道安装管道系统试验防腐绝热系统清洗竣工验收。2. 施工准备包括:技术准备、材料准备、机具准备、场地准备、施工组织及人员准备。3. 施工准备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一般应考虑先难后易、先大件后小件的施工方法和遵循小管让大管、电管让水管、水管让风管、有压管让无压管的配管原则。4. 附件检验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

7、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5. 明装支管应注意核定不同卫生器具的冷热水预留口高度;支管装有水表的位置先装连接管,在试压后交工前拆下换装水表。6. 管道系统试验的类型主要分为:压力试验(实验压力的取值大小);灌水试验(灌水水头高度,保持一定的时间而液面不降);通球试验(通球直径,通球率)。7. 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管径大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镀锌钢管与法兰的焊接处应二

8、次镀锌。8. 给水铸铁管管道应采用水泥捻口或橡胶圈接口方式进行连接。9. 高层建筑热水管道安装工艺流程为:预制加工预埋预留干管安装分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防腐和保温一管道冲洗。10. 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0.lMPa,同时在系统顶点的试验压力不小于0.3MPa。2H31202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1. 布线系统组成:电线、电缆和母线;固定部件(电线、电缆和母线用)、保护(电线、电缆和母线用)部件的组合;布线系统作用:主要起输送电力的作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布线系统,额定电压大多为3

9、80V/220V。2.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在建造过程中形成的,从质量特征的序列来看应是安全、适用、可靠、经济、美观和易维护,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安装的设备、器具和材料,其规格、型号和性能,必须符合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在安装就位前要认真检查核对。(2)设备、器具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3.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何种工艺,连接的质量判定方法是:带有接头或接点的导体电阻值必须等于或小于不带接头或接点的同样长度的导体电阻值;对有绝缘层的导体连接后应恢复绝缘护层,其绝缘强度应不低于原来的绝缘强度。4. 防雷保护装置的组成: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5. 整个防雷接地装置系

10、统的施工安排坚持由下而上的原则,即先接地装置完成,再敷引下线、最终完成接闪器。6. 每栋建筑物地面以上至少留有两个接地电阻测定用的测点,并标识明显清晰。7.整个防雷接地系统完工后应抽检系统的导通状况和对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的测定,其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H31203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技术1. 通风系统的组成:包括:进气处理设备,如空气过滤设备、热湿处理设备和空气净化设备等;送风机或排风机;风道系统,如风管、送风口、排风口、排气罩等;排气处理设备,如除尘器、有害气体净化设备、风帽等。2. 通风系统的类别有:按其作用范围分: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按工作动力分: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按介质传输

11、方向分:分为送(或进)风和排风;按功能、性质分:可分为一般(换气)通风、工业通风、事故通风、消防通风和人防通风等。3. 空调系统的类别按空调系统的用途:可分为舒适性空调系统、工艺性空调系统;按负担热、温负荷介质分类:可分为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一水系统及冷剂系统;按系统使用空气来源:可分为直流式系统、封闭式系统、回风式系统;按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可分为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及分散式空调系统。4.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内容:主要包括:通风与空气处理设备的安装、风管机其他管路系统的预制与安装、自控系统的安装,系统调试及工程试运行。5. 通风与空调工程的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风管及部件

12、加工风管及部件的中间验收风管系统安装风管系统严密性试验空调设备及空调水系统安装风管系统测试与调整空调系统调试竣工验收冷空调系统综合效能测定。6. 风管系统制作的一般要求(1)风管系统的制作与安装,应按照被批准的施工图纸、合同约定或工程洽商记录、相关的施工方案及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2)制作风管所采用的板材、型材以及其他成品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及设计要求,并具有相应的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文件。7. 板材拼接缝的质量要求板材的拼接缝应该达到:缝线顺直、平整、严密牢固、不露保温层;满足和结构连接的强度要求;风管针对其工作压力等级、板材厚度、风管长度与断面尺寸,取相应的加固措施;矩形内斜线和

13、内弧形弯头应设导流片,以减少风管局部阻力和噪声。8. 防、排烟系统或输送温度高于70oC的空气或烟气,应采用耐热橡胶板或不燃的耐温、防火材料;输送含有腐蚀介质的气体,应采用耐酸橡胶板或软聚氯乙烯板。9. 风管安装就位的程序通常为:先上层后下层,先主干管后支管,先立管后水平管,就位时应注意。10. 通风与空调工程安装完毕,施工单位必须进行系统的测定和调整(简称调试)。-自检交工前,施工单位应配合建设单位进行生产负荷的空调系统综合效能试验的测定与调整,使其达到室内环境的要求。11. 洁净空调工程调试包括:单机试运转,试运转后格后进行带冷(热)源的不少于8小时的系统正常联合试运转;系统的调试应在空态

14、或静态下进行,其检测结果应全部符合设计要求;洁净空调工程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由建设单位负责,设计与施工单位配合;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的性能检测应由有检测经验的单位承担。2H312040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技术1.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一般由工程承包方负责工程施工图纸深化设计,设备、材料供应和运输,管线施工,设备的安装及检测,系统调试开通及通过有关管理部门的验收,直至交付使用。2. 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电源与接地、环境、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等十个子分部工程。3. 监控系统中主要的控制设备包

15、括:控制管道阀门的电磁阀和电动调节阀;控制风管风阀的电动风门驱动器等。4. 电磁阀安装要点电磁阀安装前应按说明书规定检查线圈与阀体间的电阻,宜进行模拟动作试验。电磁阀的口径与管道口径不一致时,应采用异径管件,电磁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的两个等级。5. 智能化系统竣工验收要点(1)系统竣工验收顺序:应按“先产品,后系统;先各系统,后系统集成”的顺序;(2)系统验收方式:分项验收,分部验收;交工验收,交付验收;(3)各系统竣工验收条件:系统安装、检测、调试完成后,已进行了规定时间的试运已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文件和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记录。6. 二个共享:是智能建筑信息共享和设备资源共享;五个管理:是集中监视、联动和控制的管理;信息采集、处理、查询和建立数据库管理;决策管理;专网的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和流程自动化管理。2H312050消防工程施工技术1.验收的组织:主持者是公安消防机关,验收的申报者是工程的建设单位,验收的结果是判定工程是否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