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备课模式随笔高菊梅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546745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备课模式随笔高菊梅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创新备课模式随笔高菊梅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创新备课模式随笔高菊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备课模式随笔高菊梅(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备课模式随笔高 菊 梅 目前,小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教师很辛苦”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繁重而无效的备课占用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开学初,我校依据“有效教学”理论对教师备课进行了改革。其基本作法是:一、创新备课形式。 传统的备课形式主要是教师独自一人或冥思苦想、或照抄参考资料,且必须每个过程,每句话都要用备课本写出来,“备课”实际上成了“背课”尤其是教师上优质课、示范课总是把教案记熟,然后按“台词”去“演戏”。这样的备课形式与促进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之宗旨是相悖的,只能使教师吃力不讨好。针对这一现状,我校改革备课方式,以课本批注为主,各类

2、教辅资料为辅,备课卡位纲的备课方式;以少抄写、重研读、重研讨、精设计为原则,为减轻教师繁重的机械工作,构建高效课堂做好保障工作。这些类型的课不必拘泥于将一切都写在备课本上。提倡在书上“点画批注”,让老师们腾出精力和时间搞好教学研究。二、注重备课实效。新课程有新“课标”,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传统的备课一是目标不正确、不实在;如:很多教师的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要么没有目标,要么目标不合实际、不具体;二是目标多。有的只注重知识传授与获取,强调教师教学行为的结果和学生行为的结果。这样的备课对于学生的发展显然是无效或效益很低的。新“课标”要求教师备课的有效目标必须既注重

3、学生能力的培养,又强调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三、改革备课评价。 传统的备课评价对每个教师、每门课程的备课要求几乎都是一律的。如“教学环节”都要有“目标要求”、“重难点”、“教具准备”、 “导入”、“教学过程”、“小结”、“作业”等,缺一项就视为不合格,这样做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科特点,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为此,我校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在对教师的备课进行评价时,注重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特色,注重反思,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只要能按这个总要求去备课,就都是好的备课。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如果备课无效,教学就必然无效,我校气力研究备课实际上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我们更新观念,坚持不懈,一定会探索出一条“有效备课”的新路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