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5413137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州市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池州市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池州市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池州市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池州市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池州市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州市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池州市九年级语文5月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8九上金华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第一单元活动任务单:我们前边已经学过不少诗歌,有过对“天上的街市”的(xi)想,对“未选择的路”的怅(wng),对黄河“一泻万丈”的赞 ;还可能有过写诗的冲动,甚至已经体验过诗歌创作的快乐。在此基础上,这个单元我们继续学习诗歌。(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xiwng_想怅_(2) 填入文中划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A . 颂B . 讼(3) 划线字“创”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chunB . ch

2、ung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2. (1分)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社会学家将其称为“家庭文化”,心理学家则称之为“精神风貌”,其内容是指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共有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言行表现的总和,也是家庭成员品格、文化素养、道德情操、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家风好,则人心正,父母慈,儿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孙贤;家风不好,则父母恶,子不肖,孽孙生。美国的爱德华和珠克两个家族,家风传至八代。爱德华是博学多才的哲学家,勤奋好学,为人严谨,为子女树立了良好的风范。他的子孙中有13 位当过大学校长,有100 多位教授、80 多位文学家,60 多位是医生,还有1 人当过副总统,1 人当过大

3、使,20 多人当过议员。这个家族给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 生玩世不恭,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他的子孙中有300 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400 多人酗酒致残或夭亡,60 多人犯过诈骗和盗窃罪,7 人是杀人犯,总之没有一个是有出息的。美国政府为了拯救这个家族共花费了数百亿美元的巨款。两个家族的家风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后代,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续,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向两极发展着。所以说,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鲁迅先生也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地产生,尽力地教育,完全地解放。”翻开历史,在我国不知有多少脍炙人口、生动感人的名人家规、家训,

4、感召来者,滋养后人,如周公的“一沐三捉发, ”;孔子的“ ,无以立” ;诸葛亮的“ 淡泊以明志, ”;朱伯庐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以及周总理的10 条家规等均是。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要形成好的家风,做父母的就得事事从自我做起,不断 提高为人父母的素养,努力将自己的家庭变成人才的学校。(1) 阅读短文,在第段横线上填写结论句。(2) 根据你的积累,在第段横线上填写相关名句。(填写两处即可)三、 诗歌鉴赏 (共2题;共9分)3. (3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

5、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别(唐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注解】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饮君酒:劝君喝酒。南山陲:终南山边。(1) 送友人中_一词表明自此之后友人将孤身远行,送别中_表明了友人归隐的原因。(2)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情感却略有差别,请结合诗句分析。4. (6分) (2017九上广丰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行【唐】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注释】枥:同“栎”,落叶乔木。(1) 下列

6、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B . 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C . 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D . 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语言清新、细腻、贴切,读起来如闻如见,引人入胜。B . 颔联以“回峰影”和“过鹿群”加以渲染,使所描绘的两幅画富有动态之美。C . 诗歌构思奇特,所写景物极不寻常。D . 诗歌结尾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山林的想法,意味深长。四、 名著阅读 (共2题;共19分)5. (15分) (20

7、17八下回民期中) 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历史、生物、物理、地质、气象方面的知识,小读者在阅读引人入胜的历险故事的同时,还能够轻松地获取科学知识,这种完全自然的知识启迪方式也是本书的精妙这处。(1) 海底两万里是_(国家)_(人名)的作品。(2) 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_和仆人康塞尔及鱼叉手尼德兰尼一起随-_(潜艇名)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3) 本作者“三部曲”中的另外两部是:_、_。6. (4分) 名著阅读-与书中的人物为伴。(1) 根据提示,填写表格中的内容。书名好朋友第一次见面的情形简爱简爱与海伦彭斯_英子与妞儿妞儿到油

8、盐店买东西被伙计刁难,她很害怕,这时英子打抱不平,帮助妞儿脱离困境。(2) 你会选择以上四个人物中的哪一个做朋友?请结合人物性格和相应情节简要说明理由。(不得照抄表格中的内容)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7. (20分) (2017莒县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处有个共同点

9、,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1) 对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苏州园林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许多园林。B .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是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C . 苏州

10、园林的共同特点主要体现在“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上。D . 设计者和匠师们在设计和建造时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2) 下面哪一幅楹联没有写出文段中“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所说的画意?( )A .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拙政园和风四面厅)B . 满地绿荫飞燕子 一帘晴雪卷梅花(网师园看松读画轩)C . 客道烹茶旅社权当东道 灯悬待日邮亭远映胥江(横塘古驿)D . 卧石听涛满衫松色 开门看雨一片蕉声(耦园城曲草堂)(3) 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 . 划线句属于双重否定句,语气比肯定句强烈,说明人人来到园里都觉得“如在画

11、图中”。B . “标本”是指在同一类事物中可以作为代表的事物。C . “鉴赏”也可以换成“欣赏”,句意没有改变。D .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一句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苏州园林的共同点。岳阳楼记。8. (17分) (2015七下敦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偶像的话艾青在那著名的古庙里,站立着一尊高大的塑像,人在他的旁边,伸直了手还摸不到他的膝盖。很多年以来,他都使看见的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因而渴望着能得到他的拯救。这尊塑像站了几百年了,他觉得这是一种苦役 , 对于热望从他这儿得到援助的芸芸众生,明知是无能为力的,因此

12、他由于羞愧而厌烦,最后终于向那些膜拜者说话了:“众生啊,你们做的是多么可笑的事!你们以自己为模型创造了我,把我加以扩大,想让我身上发生一种威力,借以镇压你们不安定的精神。而我却害怕你们。”“我敢相信:你们之所以要创造我,完全是因为你们缺乏自信请看吧,我比你们能多些什么呢?而我却没有你们所具备的。”“你们假如更大胆些,把我捣碎了,从我的胸廓里流不出一滴血来的。”“当然,我也知道,你们创造我也是一种大胆的行为,因为你们尝试着要我成为一个同谋者,让我和你们一起,能欺骗更软弱的那些人。”“我已经受够惩罚了,我站在这儿已几百年,你们的祖先把我塑造起来,以后你们一代一代在我周身贴上金叶,使我能通体发亮,但

13、我却嫌恶我的地位,正如我嫌恶虚伪一样。”“请把我捣碎吧,要末将我缩小到和你们一样大小,并且在我身上赋予生命所必须的血液,假如真能做到,我是多么感谢你们但是这是做不到的呀。”“因此,我认为,真正能拯救你们的还是你们自己。而我的存在,只能说明你们的不幸。”说完了最后的话,那尊塑像忽然像一座大山一样崩塌了。(1) 文中第和第自然段中两处破折号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2) 第自然段画线句“他觉得这是一种苦役”中的“这”指代什么?(3) 第自然段中塑像拿自己与人相比,认为自己没有人所具备的东西。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塑像认为自己不具有的是什么?(4) 人们供奉崇拜塑像,而塑像却嫌恶自己的地位,这是为什么?(5

14、) 综观全文,塑像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9.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于令仪不责盗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 , 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摘自渑水燕谈录)【注】市井:指做生意。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十千:指十贯铜钱。(1) 下列各句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诸子禽之禽:通“擒”,抓获B . 汝素寡悔素:一向,平时C . 问其所欲欲:欲望D . 卒为良民卒:最终(2) 请将文中画线句子“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翻译成现代汉语。(3) 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10. (1分) (2016河南) 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为迎接首个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