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55403214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等级我学到的科学知识一、填空(24分)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 。2、空气主要由 、 和少量的 、 等气体混合而成。3、空气受热时会 流动,受冷时会 流动。4、中国古代人利用 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5、物体的 叫温度。6、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 。7、 可以准确的测出物体的温度。8、热在金属中是以 方式传递的,热在酒精中是以 方式传递的。9、糖受热会熔化成 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 体。10、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 形态的 ,这种现象叫 。11、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得比表面颜色浅的

2、吸热 ,散热 。12、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 形成的,这种现象叫 。13、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 。我研究科学的能力一、判断(12分)1、我们周围的空间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2、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 3、在大自然当中,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4、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 )5、用醋和小苏打可以制取二氧化碳。( )6、全地球上的河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迟早有一天,海洋会溢出来。( )7、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8、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9、人们根据需要制成不同用途的温度计。( )

3、10、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一样的。( )11、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 )12、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循环运动,永不停息。( )二、选择(12分)1、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_(1)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2)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3)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2、深色物体升温 ;浅色物体降温 (1)快 (2)慢3、铁球加热后,体积会_(1)变大 (2)变小4、要想尽快的冲一杯糖水,应该用_(1)热水 (2)冷水5、造霜时加入冰和盐是为了使温度降到_(1

4、)0 (2)0以上 (3)0以下我掌握的科学方法一、列举1、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种)(5分)2、你有什么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至少三个例子)(4分)3、大自然中水的化身有哪些?(2分)二、简答1、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5分)2、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4分)3、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3分)4、自然界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3分)我的科学实践1、设计实验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9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设计实验研究物体的热胀冷缩(固体液体和气体任选其一)(9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3、设计实

5、验研究空气的成分( 8分 )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等级命题人:肥城市汶阳镇中心小学 刘岭 (时限:40分钟)我学到的科学知识(21分)1、敲击音钹,就会感到音钹在 ,随后 停止, 也消失了,由此可见声音是有物体 引起的。2、声音在 、 、 中都能传播,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 的。3、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听话,音量会 。4、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 。例如汽车喇叭声、 、纺织机器的轰鸣声等。它和 、 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5、人与人之间的嗓音不一样,因为不同人声音 不同,

6、 也不同。声音的强弱叫做 。声音的高低叫 。6、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7、校园里的美妙声音有 、 、 等。我研究科学的能力1、判断(4分)(1)一个听力有障碍的人,骂他几句也没关系,反正他听不到。 ( )(2)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 )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物体振动消失后声音不会消失。( ) (4)噪声危害了人的身心健康,它是当代社会四大公害之一。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音。 ( ) 2、选择(5分)(1)说话声音大小是( )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 )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 )。A音量 B音调 C高 D强(2

7、)“伏罂而听”的故事中,声音主要是借助于( )传入侦察兵的耳朵。A土地 B空气 C坛子(3)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快。A气体 B水 C桌子 3、简答 (4分)敲小鼓时,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4、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6分)5、标出人耳各部分听到声音的先后次序。(6分)( ) 听神经 ( ) 耳蜗 ( ) 外耳道 ( ) 耳廓 ( ) 鼓膜 ( ) 听小骨 我掌握的科学方法1、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答案不唯一)(6分)2、写出制作“土电话”的方法,并分析它是怎样传声的?(6分)3、通过玩弹橡皮筋活动,我对“

8、弦”的音调高低的认识。(4分)(1)弹拉紧的橡皮筋,我发现: (2)弹变短的橡皮筋,我发现: (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我发现: 4、生活中,人们采取哪些措施减少噪音?(至少举出三例)(3分)5、开动脑筋,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至少写出三种方法)(3分)我的科学实践1、让我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状态,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8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并将它们按照传播声音的效果从好到差进行排序。(8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3、设计实验研究声音是向什么方向传播的?(8分)实验名称:实验材料:

9、实验过程:实验结论:4、动手做科学:利用身边的材料,试做一件小乐器,弹一段简单的乐曲。(8分)制作名称:制作材料:制作过程: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等级命题人:汶阳镇中心小学 张艳 (时限:40分钟)我学到的科学知识一、填空(25分)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 、 、 、 、 和 。2、 是淀粉检测器。含淀粉的食物遇到它会 。3、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是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变加工食品的外观和口味。4、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 米长的消化系统,其中消化道是用 方式使食物前进的。5、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 、 、 三种指纹。6、没

10、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 。7、吃馒头时,感觉有甜味,这是馒头中 被初步消化变成糖的缘故。8、 和 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 或 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瑞典生物学家 设计了“ ”给生物分类, 根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把动物分成了三类。二、判断(8分)1、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 )2、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 )3、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 )4、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 )5、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 ( )6、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 )7、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的吃。 ( )8、胃液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