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辽宁省丹东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55396660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辽宁省丹东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教材辽宁省丹东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教材辽宁省丹东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辽宁省丹东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辽宁省丹东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教案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秋新教材】辽宁省丹东七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提高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辩论使学生体会到国家危亡之际,有识之士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学习康

2、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教学难点: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课前五分钟式 8分钟) 课前五分钟活动内容;师: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口号?内容?评价?二、导入新课(承接、引领式 2分钟)经过洋务运动,中国并没有强盛起来,反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一些仁人志士在探究其中的原因,寻找救国的方法。“维新变法”就是他们找到的

3、出路。这条路能行得通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些内容。 三、探求新知(直观讲述、合作探究、对比归纳式 20分钟)(一)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5分钟)1.“公车上书”的简单经过和名称的来历(活动设计:指导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主要内容、影响。教师展示维新运动的领导人的照片,并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对康有为和梁启超做简单的介绍。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康有为等先进知识分子,要求抵御外侮,救亡图强的心声,加强思想教育。)2.结合“公车上书”的主要内容,你能说出维新派和洋务派的主要区别吗?(活动设计: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二)天演论推动维新运动的发展(4分钟)1.启蒙思想家严复2.

4、内容:宣传西方进化论学说;提倡“自强保种”学生自主阅读归纳,师点拨。(三)“百日维新”维新运动的高潮(9分钟)1.变法开始光绪皇帝在1898年6月3日颁布了定国是诏,维新变法运动正式开始了。2.主要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些措施的实行会对当时的清朝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活动设计:学生阅读,归纳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小组讨论其影响,为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做好铺垫。)之后,师:你认为戊戌变法会成功吗?为什么?(四)戊戌政变维新运动的结束(2分钟)谭嗣同为变法而死,你认为值得吗?请同学们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活动设计:通过辩论,使学生体会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四、归纳升华(问答式 5分钟)以板书为线,师生共同归纳:维新运动的时间、内容、结果等。然后师归纳: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但是维新志士们的行动是符合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历史潮流的,是爱国的、进步的,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继续奋斗。五、达标测评(学生完成 5分钟) P3839自我测评、创新设计。六、板书设计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 (1898.6.119.21 光绪帝 康、梁)维 公车上书-维新运动序幕新 变 天演论-维新运动发展法 运 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高潮动 戊戌政变-维新运动结束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