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十大巷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州十大巷简介(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潮州十大巷简介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猷灶义兴甲,家石辜郑庵”这十大巷古时都是属于仁 贤坊,先前潮州古城共分为7坊(街道办事处),以太平路 (大街)为主轴线,东西各分布有3坊:以大街西畔南段的 仁贤坊尤为著名,(中段)和睦坊、(中北段)里仁坊,东 畔(南段)长养坊、(中段)生融坊、(北段)艮极坊)。因 为古城又有“东财西丁,北贵南富”之说,所以此十大巷又 属于古城的“南富区”。十大巷由北往南依次位于潮州开元 寺之南,相互平行,东通太平路,大体是西通下西平路,巷 长皆约为300米,云集了众多先前潮州各界的名人。【猷巷】猷巷原来是因为巷中有多家榨油的作坊,既榨油又卖 油,是名副其实的“油巷”。后来
2、是因为要纪念明代名将俞 大猷,而将“油”字改为“猷”。俞大猷是福建晋江人,他 抗击倭寇立下赫赫战功,官至右都督(正一品),与戚继光齐 名,潮州开元寺之所以由原来的开元禅寺被加封为“开元镇 国禅寺”,也是因为有俞大猷奏请嘉靖帝才得到加封的。猷巷口南侧原有一间著名的弦铺,开创于清光绪廿六年 (1900),铺号叫“张长合”,店主张锡光,主要做二胡、椰 胡、秦琴等。潮州有一名俗语叫做:“做弦(“为什么”的偕音)张长合”,驳斥对方装聋作哑或批评不留心听讲者 也使这家店更出名。猷巷口 1号谢厝内原还住着开创潮州第一家照相馆凤城照相馆的谢庭芳先生,谢先生当年18岁便在香港一家 照相馆做学徒,聪敏刻苦。三年后
3、在潮州大街顶开创了凤城 照相馆,谢先生字画颇有造诣,庄静庵先生多次托人从香港 来索求字画。谢先生的大弟子兼大女婿李进炎先生后来任潮 安县饮服总公司的经理,1951年拆除太平路的牌坊之前,就 是他不辞劳苦,凭着高超的摄影技术,带领一批员工拍下了 太平路众多牌坊的原始照片,为今天牌坊街的重修留下了设 计依据。猷巷内还有侨领庄静庵先生故居和书法家佃介眉(1887 至1969年)故居,二座故居都是坐北朝南,互为毗邻。佃介 眉老先生毕业于金山书院,学问渊博、书画、篆刻艺术精湛, 其隶书被誉为“集汉之大成”,功力深厚,曾得到郭沫若的 赞赏。佃介眉先生治印甚多,有印剩二册存世。庄静庵 先生是佃介眉先生的学生
4、,庄先生后来移居香港,他也是世 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先生的岳父。巷内原来还有一座王厝祠,是王雨若(1184 至 1947 年) 建的,王雨若早年曾留学日本,1945 年任潮安议会议长。佃介眉先生曾在王厝祠内办“益才文学馆”,主要是教古文及画国画。后来还有蔡特峰先生于 1950 年创办了“韩江艺术 班”,培养了很多潮州早期的美术人材。潮州妇女多勤于刺绣(做工课),七十多岁老阿婆还能绣枕头花,当时每家每户都有能刺绣和靠针工度生之人。潮 州早在咸丰年间的1851年开始,每年向南洋出口的潮绣和 抽纱便高达成千万元以上!猷巷内原就有一家“泰华丰”绣 庄,属集资经营,经理周亮三(1911至1983年)是潮州商
5、界 名人,他于1955年积极参加抽纱联营,任过潮州抽纱公司 主委,侨联会副主席和民建会副主委等职。猷巷头大街有“台省褒封坊”(1924年拆),这座坊“为 户部郎中李恩悅之父、举人封郎中李一庄,御史李春芳之父、 赠御史李大受建”,纪念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李思悅和李思寅 这对兄弟进士的父亲李一庄和族祖李大受,李氏家族后来在 家伙巷定居下来。猷巷内原还有“莫大”药材行,专门加工潮产药材出口 到南洋。巷尾有侍卫府巷,以曾在乾隆年间任湖北宜昌总兵 的林炳星所建的侍卫府为名。在翁厝巷头建有“吴楚重镇坊” 来纪念林炳星。【灶巷】灶巷在猷巷之南,与其平行,巷东通太平路,西通下西 平路,巷长295 米,古属仁贤坊。
6、相传明初建巷时曾挖出古人熬盐的土灶多处,故为巷名。此前有人误传该巷是卖灶之 巷,其实灶是要雇人专门砌来用的,而不是直接可以买回来 就用的,市场只有卖炉而绝没有卖灶。巷内 20 号是“林美合酱园”老板林鸿材住的林厝内, 林鸿材在清未以制作精美酱料出口而致富,这座林厝面积达 6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后门通猷巷,是请了名师张鉴轩 承包木雕装饰,以工艺精湛而闻名。潮州大厝、祠堂内的木 雕装饰,计有10多处都是请张鉴轩来承包雕刻的,如义井 巷的吴祥记皇宫厝、辜厝巷的“德安堂”,可见当时张鉴轩 就已是潮州木雕的登峰造极者,他和弟子陈舜羌(陈培臣之 父)作的“蟹篓”,内有12只螃蟹疏密有致、栩栩如生、活
7、泼喜人:有急欲爬出和正在攀援的,有舞爪张钳和翻倒朝天 的,动态各异、情趣盎然,1957年获世界青年联欢节艺展奖 牌。1961年他们师徒又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的装饰, 有“雉鸡五福梅”,“龙虾”,“蟹篓”和“水族图” 4件作品 人选,誊满神州。巷中还有余厝祠祭祀元朝的封川(今封开)节度判官余 英,他曾将一千五百亩田捐给开元寺。灶巷头原有“老和气 社”消防队,为城内21支消防队之一,直至五十年代,巷 头南侧公铺内还摆有手摇消防救火车和竹壳笠,挂有堂服 (胸前印队名 )和白纸黑字的灯笼(因黑为水,五行水能克 火)、水枪、尖底水桶。灶巷头 l 号曾有一间著名的“兆样金铺,经理袁友岩是“千祥金铺”财
8、东袁鹤臬的长子,兆样金铺”后来由袁友岩的长子袁贯一经营,他增聘名师巧匠,为争取顾客而优 惠酬宾,实行按原重回收(依行规要扣火耗 0.2%),因此赢得 信誉。兆祥金铺 1904 年曾陈列过银饰工艺师刘元(1886 至 1972年)的金银装饰盆景,该景浮塑有鸟、花、树、石,参 观者都赞不绝口。刘元后来又制作过一件圓型的松鹤盆景, 上有各种形态的群鹤在松树上飞翔。解放后刘元又与另一工 艺师许扬奎合作,用铜片制作湘子桥全景模型。【义井巷】义井巷原名“佛道巷”后因东口正对着义井而更名为 “义井巷”义井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至今保存完好, 井栏为内圆外八角形,井栏上刻有“义井第一泉”五字,井 边石碑
9、高105厘米,上刻有“海阳县正堂禁止军民人等在义 井之旁污洗严示 嘉庆二十三年(1818)十一月二十九日”, 当时海阳知县是谢邦基。其实这个井被封为“义井”实是阴差阳错、张冠李戴的 结果,传说南宋少帝祥兴元年(1278),小皇帝赵昺逃难来到 了潮州城,在东门街大井边,口渴想喝水又苦于无桶可打, 正在着急之时,井水却自动抬高到井沿,宋帝昺君臣掬手喝 了个痛快,原来是井神获知,急忙来救驾。明成祖朱棣登基 后获知这个故事,感慨地说:“井也知君臣之义”,于是派了 个钦差来潮州,想封东门街的大井为“义井”,谁知办事的钦差喝醉了之后,竞分不清东西南北,见到了现在义井巷口 的这个井,就急匆匆误封其为“义井”
10、,从此之后“佛道巷” 也因此而易名为“义井巷”。义井巷最显眼的建筑当属中段偏西的吴祥记“皇宫”厝, 仿古宫殿式三进厅堂的豪宅,座南朝北,耗资2000两黄金, 其后墙一直通到兴宁巷的北面畔,这座“皇宫”厝是当年潮 州著名的百货大王“吴祥记”的老板吴雪熏的长子吴锡钊于 1946年所建的。吴雪熏幼年家境贫寒没有读过书,原来在开 元街头摆卖纸扇,1919年在大街利源街口开创“吴祥记”百 货店,后来生意发达而扩建为大型商场,甚至后来在上海、 广州、香港、汕头和厦门均开有分店,雇用人员多达171人。 他的长子吴锡钊(病故于香港)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盖起 了这座富丽堂皇的“皇宫”厝,而这座“皇宫”厝,也
11、是请 到了当时潮州木雕名师张鉴轩来承刻厝中的梁栋门窗户扇 的木雕装饰,张鉴轩22年前承刻辜厝巷的“德香堂”时就 已打出了名气,所以这次承刻吴宅木雕,构图更为饱满通透, 装饰也更为精美丰朗。所以潮州的俗语也因此多了一句“吴 祥记厝皇宫起”,来讽喻有钱什么都能做得到。义井巷内先前还有“鸿和居”和“陈志成”两家老字号 裱画铺,鸿和居从宫仔巷迁来,后又迁至郑厝巷头四目井脚。陈志成”原是清末昌黎路的一家笔铺,店主是陈乙生,日 寇侵潮时停业,抗战胜利后在义井巷内改为开裱画铺,其子 陈相技艺高超,陈家第三代至今还在巷内经营裱画。义井巷邢厝的邢叔珩是潮州当时十大富豪之一,在东门 街头开过当时潮安县排名实力第三
12、的“裕生银庄”,发行过 钞票,还办过“顺裕银庄”(在三家巷、为中等息庄)和邢瑞 合纸行、邢佑合省行(百货),资金达30余万银元。邢叔珩 家旧时多有善举,且不肯投降日寇,现在邢家儿孙满堂,有 几个还较有成就。【兴宁巷】兴宁巷在义井巷南边,巷因取“兴旺安宁”之意而得名, 有的人以为是巷内最先住着的是梅州兴宁人而得名,那是不 对的,因为兴宁县在清代称齐昌县,而潮州古城的兴宁巷是 在明初早就有了。以前住在兴宁巷的居民以徐、丁、杨三姓为多,其中徐 姓原藉澄海,其先祖徐荐卿(字宏甫)乃是明天启七年(1627) 的举人,又有徐即达是明崇祯元年(1628)的贡生,曾任惠州 府教授,清初因战乱而迁来潮州,并在兴
13、宁巷头建有徐厝祠。 巷内淞园大门额的“淞园”二字与文星路宋厝内的“宋家 园”题匾,皆是出自清末潮州著名书法家陈景仁之手,陈景 仁是清末贡生,其隶书闻名海内外。传说有潮州的富商曾去 求康有为题字,康有为却说:“潮州书法人材大有人在,陈 景仁的书法就很不错,何必舍近求远来找我呢?!”陈景仁 既是康有为的追随者,又是梁启超的好友 ,曾参与“公车上书”,开元寺大殿西的准提经幢上的隶书汉文也是他写的。兴宁巷在 1926 年以前是不通西平路的,因巷中间有座 关王庙而把巷切为东、西二段,东段叫兴宁巷,西段叫大钉 鼓巷(区别于南边的钉鼓巷仔)。关王庙为什么会建在兴宁巷 的中间使巷一分为二呢?传说康熙五一年(1
14、712),有个道 台名叫鲍钥(正红旗人,监生),来潮州刚进住大钉鼓巷口正 对面的道署衙门,不久就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病,这使他不由 想起之前那二个前任,都是才住进道署不久就双双被弹劾而 丢官:一个是康熙三十八年的孙明忠,另一个是康熙四十三 年的胡琪,于是便害怕起来,请来风水先生,先生解说是东 边江滨有恶龙作崇,妖气从兴宁巷直入道署,先前巷中间因 有关王庙,所以将煞挡在了道署外边,现在只有重建关王庙 才能挡住妖气,保得平安。鲍钥于是查了永乐大典中的 潮州古城图,还真的有座关王庙在兴宁巷的中间,于是 便在原址重建关王庙,他还叫手下吩咐巷中徐、丁、杨三姓, 每年五月十三关公诞都要轮流排办祭品。到了 19
15、26年,庙 边有一人家把屋子卖给一个姓袁的商人,姓袁的商人与县长 刘侯武私交不错,适逢县政府拓建完l6条马路后正在整顿 巷道,于是便以要重盖房子以及交通不便为由,申请拆除关 王庙。县长刘侯武反对迷信,于是同意拆庙 ,而且批准巷中 徐、丁、杨三姓长辈把庙中关公像移至兴宁巷巷头的铺楼于是被切断200多年的兴宁巷又重新打通了。甲第巷】甲第巷在兴宁巷之南,“甲第”巷的巷名与科举完全无 关,而仅仅是取“甲等府第”之义,巷内居民以蔡姓为多, 有“蔡泰泉银行”经理蔡见六,曾于民国七年 (1918) 任潮 安商会的副会长,他建成“蔡厝祠”,成为潮州著名祠堂之 一,现改为湘桥区旅游局管辖的“湘桥区民居文化展览馆
16、”。海阳县志中记载,甲第巷口原有贞门千古坊,是为余旭 明妻陈氏建的,此坊1924年拓宽太平路时被拆除,可知巷 中余姓出有节妇。甲第巷头南侧原有建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的“赐锦 重光”坊,是为甲辰进士、巩县知县邱轩昂而建,1951年拆 除。其坊额在西湖莲花池南裂为两段。林大川韩江记有“光绪乙亥元年(1875)夏四月下旬 八日丑刻,大风拔木、猛雨乱下,自城南楼起,正向西北角 而去,所至屋瓦无存。尤可异者:甲第巷口酱园满大缸梅酱 重三百余斤为风吹去,不知所往。光绪庚辰(1880年)甲第巷 口有一家养有一鸡三足,奇奇怪怪。”【家伙巷】家伙巷在甲第巷南,与其平行原属仁贤坊,东通太平 路,西通下西平路,长 280 米,古代因巷内有多家作坊制作 各行各业的工具出售,而工具古时称“家伙”,巷因而得名。巷中部有李厝内坐南朝北,曾是明代“兄弟进士”李思悦和李思寅的府第。作为“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