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幼儿融合教育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55387329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幼儿融合教育(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摘要 本文运用个案研究法 , 通过观察记录、访谈记录、教育建议与结果资料分析探讨成功 的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经验 , 为幼儿园教师、 家长提供适当的建议。 研究内容包括 : 幼儿园教师 对融合教育认识及需求 ; 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互动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 在实施融合教育中, 缺乏一定的社会与法律法规的支持; 普通老师实施融合教育还缺少一定的专业能力; 普通教 师与特教教师需更多的合作以促进融合教育的发展; 家长的参与能够更好的推动融合教育的 实施;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间的同伴关系影响融合教育的顺利开展。提出几条建议 : 体制的 保障 , 专业人员支持 , 家长的参与配合。

2、 关键字 融合教育 特殊幼儿 个案研究AbstractThe cas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forspecial young children. Diverse research methods were used, such as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instructional suggestions, etc. The study contained following research contents: recognition and n

3、eed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ward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pecial young children and other common children, support and assistance needed in kindergarten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implement, lack of the support by the soci

4、al and laws regulations; Ordinary teacher implementation inclusive education still lack professional ability; Ordinary teachers and special teachers need of more cooper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f the parents participation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will promote the imp

5、lementation of the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peer relationship by the ordinary children and the special children can affect the successful developing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author finally came up with some suggestions, including system guarantees, kindergarten teachers trainings for special educ

6、ation, support of specialists and parents support and assistance.Key words inclusive education special yang child case study问题提出融合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 指的是让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在一起 学习 ,它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 ,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 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 ,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为一体。 1 我国大陆的随班就读 工作已经开展 20 余年了,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儿童教育安置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7、的特殊儿童人数已经大大超过在特殊学校的人数2 。学龄期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在中国十多年来各地区进行的实验与研究, 对处于学龄前期的特殊幼儿的安置提出挑战。 学龄期特殊儿童能顺利安置在普通班里 就需要让学前期的特殊幼儿有机会与普通幼儿享有同等的教育条件。 对特殊幼儿 来讲, 接受更多的正常环境的刺激与教育 ; 对普通幼儿来讲 ,从小能够与特殊幼儿 相处可发展包容与接纳的态度。可见幼儿园的融合教育势在必行。 3 目前康复站 可以让一部分学前特殊幼儿进行入学教育训练 , 普通幼儿园也接纳了部分特殊幼 儿, 这为特殊幼儿入学提供了机会。 但据重庆地区的情况来看 , 部分幼儿园给了特 殊幼儿入学的机会 ,

8、 但特殊幼儿在幼儿园里没有得到满足其教育的需要。 4为了探究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的后所的情况, 重庆江津阳阳 (化名)儿 童发展中心在继“重庆市特殊幼儿融合教育行动”后,专门进行了一个名为“黄 金百分班” 的教学模式的尝试, 开班旨在让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儿园或特殊教育 机构之前做一些学习能力和学习常规方面的培养, 这是一项新的探索路程。 本位 通过笔者参与负责一名个案的融合教育, 了解其在普通幼儿园中的适应度。 通过 观察特殊幼儿在融合班级的行为以及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的互动情景, 分析个案 在融合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并加以调整解决, 为其能更好的适应普通幼儿园提供支 持。希望对学前融合教育提供一

9、些实践经验与启示。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1. 基本情况圆圆,男, 2007 年 6 月出生,父亲是某化肥厂厂长,高中文化,母亲是家 庭主妇,照顾圆圆。家里还有奶奶和两个保姆。圆圆个子比较小,其自我控制能 力,平衡感,交往能力较差,语言表达,沟通能力,自理能力困难。经重庆某儿 童医院鉴定为发育迟缓儿童。于 2010年 9 月在阳阳(化名)儿童发展中心接受 名为“下午班” 的学习,笔者当时负责其评估诊断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拟定和实 施。 2011年 2 至今就读于西城幼儿园,期间不间断的在阳阳(化名)儿童发展 中心继续接受学习与训练。2. 幼儿园情况该幼儿园地处圆圆所在小镇的市中心, 是一所私立幼儿园。

10、 全院有 4 个班, 每个班约 35 个幼儿。圆圆所在班有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两名教师曾接受过 特殊教育培训,其就读的小班有 30 人,相对而言人数较少,这为其进行融合教 育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圆圆刚入幼儿园时,幼儿园老师、学生普遍都能接受,但 也有一些情况:常常哭,不让妈妈离开自己身边:上课时,坐不住,注意力不集 中,总是往外跑;团体活动时,喜欢一个人玩,口中发出 “哒哒”的声音;午 休时,不睡觉,一个人躺在床上转枕头角,嘴里发出“哒哒”声音影响其他小朋 友睡觉;放学时,安静的玩玩具等待妈妈来接。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个案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主要方式为结构式访谈法、观察法、 环境分析法等方法

11、。 幼儿每周一至周四在西城小学就读, 周五到阳阳儿童发展中 心做个别训练,每天晚上妈妈配合老师在家会对圆圆在学校所学做一定的辅导复 习巩固。笔者或者幼儿园班级李老师每日叙写观察日志, 每周都与教师和个案家 长进行沟通交流 ,到其家里了解家庭环境及教育状况 , 以便为家长提供更好的教 育建议。在幼儿园、家庭这些圆圆自然生活学习环境里 , 观察到圆圆在幼儿园里 融合教育最真实最自然的表现与普通幼儿的互动 , 分析其教育需求及所需提供的 支持建议。观察中主要观察个案幼儿园其他儿童的行为以及他们的互动情况, (详见 附录 1融合班级行为观察记录表 、附录 2圆圆之行为观察纪录次数统计表 ) 5。访谈方

12、面主要采取结构式的访谈方法。 (详见附录 3幼儿访谈检核表 、 附录 4融合教育班教师访谈 )5 ,访谈内容包括对融合教育教师、普通幼儿的 半结构式访谈,重在教师的特教经验、对特殊幼儿的态度、行为处理,普通幼儿 与特殊幼儿的交往中是否愿意分享合作等。四、研究过程和结果1. 研究过程( 1) 初期评量个案圆圆来中心于 2010年8初在阳阳儿童发展中心 (笔者所在的实习机构) 接受教育,又于 2011年 2 月就读于普通幼儿园西城小学, 通过儿童发展地图、6 双溪个别化评量 、语言能力评估 、学前训练大纲 的评量。以及与家 长的访谈了解个案圆圆的初步情况:个性方面:性温和胆小,对于同学抢玩具、打他

13、时都表现得无所谓,不会生 气,但是当他有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会掐同学手臂、哭泣、甚至在地上打滚; 接受新环境较为缓慢, 若到一个新的地方、 学习新的事物、 或者有陌生人出现在 其身边时,他首先会排斥,要一段时间后才适应。 表达能力尚好, 只是表达很少, 几乎不说话,目光不常和人结束,有时独自一个人玩;缺乏安全感,离开亲近的 人(妈妈、保姆)就会担心、寻找甚至哭泣。生活方面:喜欢小吃,特别是带辣味的豆干之类的食物,胃口很好;喜欢翻动书本,但不看里面的内容;喜欢特定的玩具,比如有鸣叫声的火车、绘本、沙袋、乒乓球等。自理能力方面:能自己如厕,能自己穿衣裤,不会系鞋带,嘴巴总流口水,能自己用勺吃东西,

14、但经常 弄得到处都是。动作能力发展方面:平衡感差,走平路常斜着走,下楼梯不稳, 常摔跤。精细动作较差:不能完成穿珠,捡扣子等动作。语言能力方面:语言表 达很少,只是常简单回答他人问题“是” 、“好”,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经常没有 弄明白就说“好”。( 2) 观察 本研究采取自然观察法,观察人员方面:是笔者与个案所在的班级的李老 师一起观察,以求观察的一致性,两周周后,改为李老师观察为主;观察的内容 方面:主要是特殊幼儿、 一般幼儿与教师的相互活动中行为态度表现; 观察的时 间方面:幼儿园全程教学(每周一至周四)和机构半日教学(每周五下午)的形 式。观察重点 : 融合班中特殊幼儿与一般幼儿的社会互

15、动情景; 融合班中特殊幼 儿的学习状况与教师的辅导; 融合班中特殊幼儿的适应情况与教师的辅导; 融合 班中特殊幼儿再各领域的成长。观察的内容有; 社会互动: 在自然情景中观察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和老师之 间的互动情景; 学习状况: 主要是再课堂中观察特殊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 室常规的遵守情景以及教师的辅导方面;生活适应:在如厕、饮食、午休时,观 察特殊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与普通幼儿的互动情形; 能力成长: 通过平时观 察和学期初与学期末两次评量, 采用儿童发展地图、学前训练大纲之评量 、 生活适应检核手册 等评量,主要为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能力、沟通 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领域。( 3

16、) 访谈访谈包括对教师、融合班普通儿童的访谈。对教师方面的访谈采取半结构式访谈, 研究者在临近学期末对融合班级的 3 位教师做了一一访谈。 访谈的主题围绕教师的特殊教育经验和特殊教育理念、 专 业知识、教学设计、 IEP 拟定以及目前的困难、希望得到的帮助。与融合班级中 30 名普通幼儿在学期中进行了访谈。访谈时间平均每位幼儿 10分钟,大致 8到 12分钟不等。在访谈前与幼儿建立愉快轻松的关系,在访谈 中选择一处较为安静, 无压力与特殊氛围 (如在活动中抽离出个别幼儿进行访谈 等情况)中进行,以求访谈的真实性。访谈中考虑到幼儿年龄在4到 5岁,比较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 因此采用预设结果让孩子简单的做出判断, 并一 一纪录其话语。 访谈内容包括幼儿是否愿意与特殊儿童有一定的互动活动, 是否 愿意分享物品,是否愿意给与特殊儿童一定的帮助以及其父母对特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