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讲义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55386251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8.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前安全教育培训讲义(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 格式整理版第一章培训的目的通过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培训使全体作业人员充分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入施工现场佩戴并正确的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严格遵守项目部安全管理制度,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互相监督、互相提醒,珍爱生命,达到项目部的安全生产目标。第二章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三章安全思想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第四章安全生产目标1、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2、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3、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爆炸事故;4、杜绝营业线施工一般B 类及以上责任事故;5、控制一般C类及以下责任事故。第五章培训内容一、防护“三宝”用品的使用

2、1、安全帽的使用:( 1)、选用与自己头型合适的安全帽,帽衬顶端与帽壳内顶必须保持20-50mm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 才能形成一个能量吸收系统,才能使冲击力分布在头盖骨的整个面积上,减轻对头部的伤害。( 2)、必须戴正安全帽,如果戴歪了,一旦头部受到物体打击,就不能减轻对头部的伤害。( 3)、必须扣好下颏带。 如果不扣好下颏带, 一旦发生坠落或物体打击,安全帽就会离开头部,这样起不到保护作用,或达不到最佳效果。( 4)、安全帽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 要经常进行外观检查。 如果发现帽壳与帽衬有异常损伤、 裂痕等现象, 或水平垂直间距达不到标准要求的, 就不能再使用,而应当更换新的安全帽。(

3、5)、安全帽如果较长时间不用,则需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不受日光的直射。( 6)、安全帽的使用期限:藤条的不超过两年;塑料的不超过两年半;玻璃钢的不超过三年。到期的安全帽要进行检验测试,符合要求方能继续使用。2 、安全带的使用:( 1)、安全带和绳必须用锦纶、维纶、蚕丝料。金属配件用普通碳素钢或铝合金钢。( 2)、包裹绳子的套,用皮革、轻带、维纶或橡胶制。( 3)、腰带必须是一整根,其宽度为4050mm,长度为 1300 1600mm。( 4)、护腰带宽度不小于 80mm,长度为 600 700mm。带子接触腰部分垫有柔软材料,外层用织带或轻革包好,边缘圆滑无角。( 5)、安全绳直径

4、不小于 13mm,吊绳直径不小于 16mm,电焊工使用悬挂绳必须全部加套。其他悬挂绳只部分加套。吊绳不加套。绳头要编成3 4 道加捻压股插花,股绳不准有松紧。( 6)、金属钩必需有保险装置。 自锁钩的卡齿用在钢丝绳上时 , 钩体和钩舌的咬口必须平整,不得偏斜。( 7)、金属配件表面光洁,不得有麻点、裂纹;边缘呈圆弧形;表面必须防锈。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配件,不准装用。学习指导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 8)、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使用 3m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自锁钩用吊绳例外。( 9)、不准将绳打结使用。也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10)、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

5、不得任意拆掉。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11)、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更换新绳。( 12)、未撤到设有安全防护措施的安全地点前,不准解除安全带。( 13)、安全带应储藏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不准接触高温、明火、强酸和尖锐的坚硬物体,也不准长期暴晒。( 14)、安全带必须挂在牢固、可靠的位置,不能挂在移动的物体上。二、现场安全生产纪律教育1、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严禁酒后上岗作业。2、 2m以上的高处、悬空作业、无安全设施的,必须系好安全带、扣好保险钩。3、高处作业时,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4、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

6、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方能开动使用。5、不懂电气和机械的人员,严禁使用和玩弄机电设备。6、吊装区域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吊装机械必须完好,把杆垂直下方不准站人。7、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严禁无证操作.8、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不得违章操作。9、木工场地、油库场地以及防火禁区不准吸烟。10、施工现场各种材料不准胡乱堆放。应分类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11、工作场所、工作时间严禁打电话、发短信、聊天开玩笑、嬉戏打闹,分散注意力;上班时间不准脱岗、睡岗、串岗或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12、每台电气设备必须执行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装置,每台电气设备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

7、、一箱”制13、严格遵守电气焊工十不烧原则。14、氧气瓶、乙炔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 米以上,氧气、乙炔气瓶的安全距离不小于 5米。15、乙炔瓶必须竖直放置,并在瓶口处装有防回火装置,氧气瓶应尽可能垂直放置。严格遵守氧气、乙炔其它方面的使用要求。16、现场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并向项目部安质部报告。17、有权拒绝不安全的生产指令。18、对项目部安全员下达的安全检查确认单必须按照要求认真整改。三、起重设备“十不吊”1、超过额定负荷不吊;2、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不吊;3、工件紧固不牢不吊;4、吊物上面站人不吊;5、安全装置失灵不吊;6、光线阴暗看不清不吊;7、工

8、件埋在地下不吊;8、斜扣工件不吊;9、棱刃物体没有衬垫不吊;学习指导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10、钢(铁)水包过满不吊(本条理解为现场采用吊斗吊散料),简称“十不吊”。四、电气焊工“十不烧”1、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无特种安全操作证的人员,不准进行焊、割作业。2、凡属一、二、三级动火范围的焊、割作业,未经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进行焊、割。3、焊工不了解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得进行焊、割。4、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安全时,不得进行焊、割。5、各种装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和有毒物质的容器,未经彻底清洗,排除危险性之前,不准进行焊、割。6、用可燃材料作保温层、冷却层、隔热设备的部位,或火星能飞溅到的地方,

9、在未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7、有压力或密闭的管道、容器,不准焊、割。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之前,不准焊、割。9、附近有与明火作业相抵触的工种在作业时,不准焊、割。10、与外单位相连的部位,在没有弄清有无险情,或明知存在危险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准焊、割。五、施工现场“十不准”1、不戴安全帽,不准进现场。2、酒后和带小孩不准进现场。3、井架等垂直运输不准乘人。4、不准穿拖鞋、高跟鞋及硬底鞋上班。5、模板及易腐材料不准作脚手板使用,作业时不准打闹。6、电源开关不准一闸多用,未经训练的职工,不准操作机械。7、无防护措施不准高空作业。8

10、、吊装设备未经检查( 或试吊 ) 不准吊装,下面不准站人。9、木工场地和防火禁区不准吸烟。10、施工现场各种材料不准胡乱堆放。应分类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六、安全生产十五项禁令1、严禁违反劳动纪律、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更不得强令他人冒险作业。2、防护用品穿戴不规范、个人装束不安全或班前饮酒者,严禁进入生产现场和工作岗位。3、安全教育培训和岗位技术考核不合格者、特种设备作业和特殊工种人员未持有效证件者,严禁独立顶岗作业。4、工作场所、工作时间严禁打电话、发短信、聊天开玩笑、嬉戏打闹,分散注意力;上班时间,不准脱岗、睡岗、串岗或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5、未经授权严禁进入危险区域场所,禁止未成年人

11、进入生产区。6、严禁发现事故隐患时不排除不报告,出现事故征兆时不采取措施;冒险作业。7、严禁用手代替工具操作、攀坐不安全位置和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8、无上岗资质、体能情绪状态不佳、防护穿戴不规范、监护措施未落实、未办理安全作业票、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的,严禁实施危险作业。9、严禁安排患有肢体残疾、功能障碍、心智欠缺、心脏病、癫痫病、高血压病、严重贫血病、深度近视、精神病等病症的人员从事有相关职业禁忌的作业。10、严禁操作者身体的任何部位进入设备的运行轨迹和工装的合模区域内。学习指导参考WORD 格式整理版11、严禁使用失效的安全用具、消防器材和生产工具;不得使用无接零、接地、漏保和外壳防护不达标的

12、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式电动工具。12、严禁使用安全附件和防护装置失效的机械设备或受压容器;不得擅自拆除防护、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显示仪表和警示标志等安全装置。13、机械设备运转时严禁下列操作:离开工作岗位、不盘束长发、敞开衣襟、触及运转的皮带及齿轮和加工件表面、 直接用量具测量运动的工件、 擦洗或拆装转动部件、 上下装夹工件。14、严禁开启、 关停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未进行安全联络确认挂牌,不准从事设备检修;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不准启动已挂牌停机和封存报废的设备;检修、保养清扫或处理故障时必须切断设备的能量源,若不能切断能量源,必须有可靠的安全防护

13、措施。15、理化性质不同,灭火方法差异大的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严禁同库混放;剧毒物品必须双锁双人保管。七、氧气、乙炔的使用要求1、总体要求( 1)、工作前,必须检查所有设备。乙炔气瓶,氧化瓶及橡胶软管的接头,阀门及紧固件均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损和漏气现象。氧气瓶及其附件,橡胶软管,工具上不能沾染油脂的泥垢。( 2)、检查设备、附件及管路漏气时,只准用肥皂水试验。试验时,周围不准有明火,不准抽烟。严禁用火试验漏气。( 3)、氧气瓶、乙炔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应在10 米以上。如条件限制也不准小于5 米,并应采取隔离措施。( 4)、禁止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去开启氧气或乙炔气阀门。( 5)、气瓶

14、设备管道冻结时,严禁用火烤或用工具敲击冻块。氧气阀或管道要用40的温水溶化,回火防止器及管道可用热水或蒸气加热解冻,或用23 30氯化纳热水溶液解冻,保温。( 6)、焊接场地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器材。露天作业时应防止阳光直射在氧气瓶或乙炔气瓶上面( 7)、工作完毕或离开工作现场时,要拧上气瓶的安全帽,收拾. 现场,把气瓶放在指定地点。2、橡胶软管( 1)、橡胶软管须经压力试验。氧气软管试验压力为2 兆帕;乙炔软管试验压力为05兆帕。未经压力试验的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的胶管及沾上油脂的胶管不准使用。( 2)、软管长度一般为 10 20 米。不准使用过短或过长时软管。接头处必须用专用卡子或退火的金属丝卡紧扎牢。( 3)、氧气软管为黑色,乙炔软管为红色,与焊炬连接时不可错乱。( 4)、乙炔软管使用中发生脱落、破裂、着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