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地区高三上学期月考三b卷语文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538620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地区高三上学期月考三b卷语文精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新课标地区高三上学期月考三b卷语文精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新课标地区高三上学期月考三b卷语文精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新课标地区高三上学期月考三b卷语文精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新课标地区高三上学期月考三b卷语文精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地区高三上学期月考三b卷语文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地区高三上学期月考三b卷语文精(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地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三(B卷)-语文第 I 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2013 焦作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易砚,也称奚砚、易水古砚,相传始于战国,成于唐代。千百年 来,易砚以其悠久的历史、 天赋的石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砚 林中独树一帜。易砚产生于河北易县。 易县古称易州, 位于太行山与燕山山脉交 汇处。易砚和同出于易州的易墨颇有渊源。 宋晁贯之墨经载:“凡 古人用墨,多自制造,故匠氏不显。唐之匠氏,唯闻祖敏。 ”祖敏, 唐代制墨家, 号济上,易州人。唐宋以来, 历代制墨匠人多出自易州。 相传,是继承了祖敏的制墨技术的奚超父子, 在易水津水峪取易水研 墨时,

2、发现此地石质密实,色黑紫,夹斑纹,细腻似玉,于是采回雕 刻成砚,人称“奚砚” 。易砚石料最初采于南易水南岸百林寺。 这些砚石是名为 “紫翠石” “玉黛石”的紫色、灰色水成岩,石料上往往点缀着黄、白、绿等颜 色的斑点、纹理,甚至暗紫、碧绿等不同色彩的页状叠积。所制砚台 具备发墨、贮墨、润笔、励毫的特性。易砚以色彩柔和著称。制砚师利用不同石材的色彩页层、斑纹, 根据石料形状、石质等设计构思,巧用玉石工艺的“俏色” ,因材施 艺。从古至今,易砚制作技艺由简到繁,形制逐渐多样,题材日益丰 富。制砚师综合采用平雕、透雕等手法,雕刻出山水、花卉、瓜果、人物、禽兽、鱼虫、名胜等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因而

3、,易砚 自唐宋以来成为宫廷贡品和传世名砚, 受到王公贵族、 文人墨客乃至 平民百姓的珍爱。古代易州文化发达, 也战乱频发, 因而易砚的发展历程也波澜起 伏。古代易砚技艺持续的传承与成熟, 时间跨度从五代到清雍正皇帝 在易县首建西陵。宋辽时期,易州列入辽国疆土, 易砚受到辽邦器重, 易砚技艺得到发展。 元朝建立后, 易砚作为北方的重要砚种也受到统 治者的重视。明代易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至清代,易砚被乾隆皇帝 等赏识,促进了其技艺的成熟。明清时期的易砚从实用性向收藏观赏性飞跃, 制砚融雕刻、书法、 文学等为一体, 形制和题材趋向多样化, 北国的刚劲浑朴兼江南的纤 秀细腻,独特的风格已露端倪,并一直

4、延续至民国。新中国成立后, 易砚出现了公社和个人共同开发生产的局面,主要生产龙砚、龟砚、 蚕砚、琴砚、棋砚等。改革开放以来,易砚进入创新与兴盛时期,易 县工艺美术厂独创“易水”砚品牌,为易砚夺得诸多荣誉。 1996 年, 易县工艺美术厂改制, 河北易县燕下都易水古砚厂接收了美术厂的技 术工人和商标,易水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2004 年,公司更名为河 北易水砚有限公司,并于 2006 年被文化部定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 基地”。2008年,“砚台制作技艺易水砚制作技艺”入选国务院公布的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承传统文脉、 拓现代新境的易砚 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摘编自 2012年 1

5、1月 25日人民日报孙若琳的古砚新辉 ) 1下列对易砚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易砚,产于太行山和燕山山脉交汇处的河北易县,以色彩柔和著 称,和同出于易州的易墨十分有渊源,也称作奚砚、易水古砚。B. 用作易砚的砚石都是点缀着黄、白、绿等颜色的斑点、纹理,甚 至暗紫、碧绿等不同颜色的页状叠积的石料。C. 易砚制作工艺由简到繁,题材日益丰富,制砚师采用平雕、透雕 等手法,雕刻出的山水、花卉、人物、名胜等形象惟妙惟肖。D. 易砚不仅成为宫廷贡品和传世名砚,而且受到了王公贵族、文人 墨客乃至平民百姓的珍爱,这应该是自唐宋以后的事了。1. 【答案】B【解析】B项中“用作易砚的砚石都是

6、点缀着黄、白、 绿等颜色的斑点、纹理”的表述与原文不符,说法绝对。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奚超父子一方面继承了唐代制墨家的制墨技术,另一方面,又在 易水津水峪发现了石质密实、 颜色黑紫并夹带斑纹、 细腻如玉而适合 雕刻成砚的石材。B. 从五代到清雍正皇帝在易县首建西陵,古代易砚技艺得到持续的 传承与成熟:在宋辽时期,技艺得到发展;到清代,因被乾隆皇帝等 赏识,促进了其技艺的成熟。C. 出现公社和个人共同开发生产易砚的局面, 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主要生产龙砚、龟砚、蚕砚、琴砚、棋砚等;改革开放以后,易砚进 入创新与兴盛时期。D. 2004年,曾接收了易县工艺美

7、术厂的技术和商标的河北易县燕下 都易水古砚厂,更名为河北易水砚有限公司,之后被文化部定为“国 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 答案】D【解析】D项中“曾接收了易县工艺美术厂的技术和商 标”的表述与原文不符,变更范围对象。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名为“紫翠石”“玉黛石”的紫色、灰色水成岩最初采于南易水南 岸百林寺, 这种砚石所制的砚台具备发墨、 贮墨、润笔、励毫的特性。B. 制砚师巧用玉石工艺的“俏色”,根据石料形状、石质等设计构思, 利用不同石材的色彩页层、斑纹,因材施艺。C. 明清时期,制砚融雕刻、书画、文学为一体,从实用性向收藏观 赏性飞跃,形制

8、和题材趋向多样化, 这种独特的风格一直延续到民国。D. 因其悠久的历史、天赋的石材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易砚在中国独 树一帜, 目前, 已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3. 答案】D【解析】D项中“易砚在中国独树一帜,目前,已入选 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述与原文不 符,属于变更范围、偷换概念。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2013 石家庄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王宪,字维纲,东平人。弘治三年进士。历知阜平、滑二县。正 德初,擢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进右副都御史, 巡抚辽东。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

9、。迁户部右侍郎,改抚陕西。入为 兵部右侍郎。近畿盗起,偕太监张忠、都督朱泰捕之。武宗南征,命 率户、兵、工三部郎各一人督理军储。驾旋,以中旨代王琼为兵部尚 书。世宗即位,为给事中史道劾罢。嘉靖四年,廷推邓璋及宪为三边 总制,言官持不可,帝竟 用宪。部将王宰、史经连败寇,玺书褒谕。 吉囊数万骑渡河从石臼墩深入,宪督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据 要害击之,都指挥卜云断其归路。寇至青羊岭,大败去。五日四捷, 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帝大喜,加宪太子太保。中官织花 绒于陕,宪请罢之。又因九庙成,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 称。张璁、桂萼欲用王琼为总制,乃改宪南京兵部尚书。已,入为左 都御史。

10、朔州告急,廷推 宪总督宣、大。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 台,何见驱亟也?”给事中夏言、赵廷瑞劾宪托疾避难,复罢归。未几,帝追念宪,召为兵部尚书。小王子入寇,条上平戎及诸边 防御事宜。又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规避营操。 帝皆嘉纳。旧制,军功论叙,有生擒、斩首、当先、殿后、奇功、头 功诸等,其后滥冒日多。宪定军功袭替格,自永乐至正德,酌其轻重 大小之差,胪析以上。诏著之会典为成式。寻兼督团营。西番诸 国来贡,称王号者百余人。宪与礼臣夏言等请如成化、弘治间例,答 敕止国王一人,仍限贡期、人数。议乃定。大同兵变,宪初言首乱当诛,余宜散遣。而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力主用兵,宪乃不敢坚

11、前议。源清攻城不能下,北寇又内侵,请别遣大臣御北寇,己得专攻城。宪亦议从其奏,论者多尤 宪。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源清竟得罪去。居数 年,宪引年归,卒。赠少保,谥康毅。4.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帝竟用宪竟:竟然B. 廷推宪总督宣、大推:举荐C. 诸将不得藉内府供事藉:凭借D. 论者多尤宪尤:责备4. 【答案】A【解析】竟:最终。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宪军事才能突出的一组是(3分)() 以应州御寇功,荫锦衣 斩首三百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 请释还议礼得罪者,颇为士大夫所称 请立京营分伍操练法 条上平戎及诸边防御事宜 宪亦议从其

12、奏A. B. C. D. 5. 【答案】C【解析】的行为不能说明有才能,只能说明其为人处 世的态度。说的是王宪没有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王宪多次受到皇帝褒奖。随武宗南征,回来后升兵部尚书;大败吉囊的军队后被武宗封太子少保;再任兵部尚书,建议多被采纳,受到 嘉许。B. 王宪也屡受贬斥、仕途不顺。第一次做兵部尚书,因言官的弹劾被 罢免回乡;任左都御史时,夏言、赵廷瑞弹劾他托疾避难,王宪又被 罢免。C. 王宪在任上做出了许多功绩。 人右佥都御史时清理甘肃屯田; 偕同 张忠、朱泰在近畿抓捕盗贼;与夏言等确定针对西番的外交礼数,被 采纳

13、。D. 王宪也有不足之处。朔州告急,朝廷需要他时,他推托;大同发生 兵变,当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极力主张用兵时, 王宪不敢坚持 己见。6【答案】 A 【解析】错在“被武宗封为太子少保” ,原文是世宗。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宪不肯行,曰:“我甫入中台,何见驱亟也?”(2)会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乃寝其事,乱亦旋定。7【答案】(1)王宪不肯前往,说: “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 得这么急迫呢?”(“甫、见、亟”各 1 分,大意 2 分。) (2)恰值皇帝醒悟大同是重镇,不应破坏,于是就搁置其事,叛乱 不久也平定了。(“会、乃、旋”各 1 分,大意 2 分

14、。) 【参考译文】王宪,字维纲,东平县人。弘治三年考中进士。历任阜平、滑县 知县。正德初年,提升为大理寺丞。升任右佥都御史。清理甘肃屯田。 进升右副都御史,辽东巡察安抚,因在应州抗御敌寇有功,荫袭锦衣。 升任户部右侍郎,改任陕西巡抚。进京担任兵部右侍郎。京郊盗寇四 起,与太监张忠、都督朱泰一起捕捉他们。武宗南征,命他率领户、 兵、工三部郎官各一人督率管理粮秣等军需物资。皇帝回京,以皇帝 诏谕任命他代替王琼担任兵部尚书。世宗即位,被给事中史道弹劾而被罢官。嘉靖四年,朝廷推荐邓 璋和王宪做三边总制,言官认为不行,皇帝最终任用了王宪。部下将 领王宰、史经接连击败敌寇,皇帝下诏书褒赞。吉囊几万骑兵渡过

15、黄 河从石臼墩深入明朝国境,王宪督率总兵官郑卿、杭雄、赵瑛等分别 占据要害地方打击他们,都指挥卜云截断敌寇归路。敌寇到青羊岭, 大败而离开。五天四胜,杀敌三百多人,获马骆驼武器无数。皇帝大 喜,加封王宪为太子太保。宦官在陕西织造花绒,王宪请求停止。又借九庙建成,请求宽恕 召回争论大礼获罪的人,颇为士大夫所称道。张璁、桂萼想任用王琼 为总制,于是改任王宪为南京兵部尚书。不久,入京担任左都御史。 朔州告急,朝廷议定推荐王宪总管督率宣府、大同。王宪不肯前往, 说:“我刚进入中台,为什么被驱赶得这么急迫呢?”给事中夏言、 赵廷瑞弹劾王宪托病避难,再次被免职回乡。不久,皇帝回忆思念王宪,召回任兵部尚书。

16、蒙古小王子进犯, 王宪分条上书陈述荡平敌寇及各地边境防御的事项。又请求设立京营 分伍操练法,各位将领不能借在内府供职,设法躲避操练。皇帝都赞 赏而采纳了。以前的制度,论列军功,有活擒、斩首、领先、殿后、 奇功、头功几等, 其后胡乱冒充日渐增多。王宪订立了按军功袭荫官 职的办法,自永乐至正德,斟酌其轻重大小的差异,罗列评析呈上。 诏令把它写入会典成为固定制度。不久兼督团营。西番各国来进 贡,称王号的有一百多人。 王宪与礼臣夏言等请求按照成化、弘治年 间的惯例,皇帝答复敕书只限国王一人,仍然限定进贡日期、人数。 商议就确定了。大同发生兵变,王宪最初说乱贼之首应当杀,其余的应遣散。而 大学士张孚敬与总督刘源清极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