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您了解孩子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5385914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们您了解孩子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长们您了解孩子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长们您了解孩子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长们您了解孩子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长们您了解孩子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们您了解孩子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们,您了解孩子吗? 我们经常习惯于用成人的标准和眼光来看待儿童,把儿童的行为和感情用“好”“坏”来区分,使儿童经常因为日常生活中做的部分事情而受到责备。如:儿童可能喜爱某种活动,像玩泥巴或翻弄抽屉里的东西等,总免不了被成人说成是顽皮、胡闹。因为儿童不可能知道怎样做成人才认为是正确,又因为依靠成人,就很想要讨成人的欢喜,这么,儿童就逐步对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感到没有把握而喜爱看成人的脸色行事。其实儿童看待自己的错误比我们心里想的要严重得多,因此儿童在我们成人责备她的时候经常忍受着内疚的沉重负担。给您部分提议:平平是个圆圆脸的男孩子,她天天全部带好几样玩具去幼稚园,常常和好友交换玩具玩,甚至还经常

2、掉了一两个玩具。咪咪也是个可爱的小女孩,但在小小班的时候她历来也不带玩具到幼稚园来,也不爱和其它孩子交往。在老师的要求下,她的父母天天全部尝试着激励她带玩具到幼稚园去,但她说什么也不愿意,逼得急了,她就边哭边喊:“她们要抢我的玩具的呀!”为何有的儿童能够和他人一起玩自己的玩具,而有的儿童从不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和他人一起玩呢?我们假如按成人的规范来判定,会认为前者大方、慷慨,以后者自私、不友好,于是我们很可能会向后者提出要求,要她“试一试和他人一起玩”,或告诉她和他人一起玩是很快乐的等等,假如这孩子还是不愿意或在成人要求下不得不做,但转眼又我行我素,我们很可能对这孩子产生了偏见,并不知不觉地在孩

3、子面前流露出来,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其实,我们要处理的不是表面问题,而是行为的实责问题:愿意和他人一起玩自己玩具的儿童是有安全感的,轻易和人友好相处,她不怕吃亏,不需要提防人家侵害自己的权利;而不愿拿出东西和他人一起玩的儿童则是缺乏安全感的,她并不是自私或不友好,而是对自己应付他人的能力没有信心,这么的儿童在面临新情况或困难时,经常会退缩、反抗、甚至攻击他人。那么成人要做的就不是要求孩子改变行为,而是先充足地给孩子安全感,帮助她建立自信心,那么上述情况就迎刃而解了。杰杰从幼稚园回家后在看动画片,外婆烧好了饭菜,叫道:“杰杰,吃饭啦。”杰杰先是不理不睬,外婆又叫道:“杰杰,快来呀,饭菜要冷掉了

4、。”杰杰头也不回地说:“不要吃饭,我要看动画片。”外婆对一旁的外公使了个眼色,外公乘杰杰不注意,悄悄将电视频道转换了,立刻换来了杰杰的大哭大叫,外婆好说歹说全部听不进,最终以外公狠很打了杰杰两下屁股才把杰杰“打到了”饭桌旁,不过杰杰是含着眼泪吃饭的,这顿饭一家人全部吃得没有味道很多家庭全部会碰到类似的问题,有时成人还为了省“麻烦”而索性将饭菜端到电视机前让孩子一边看电视,成人一边喂饭。不管是强迫孩子“按时进餐”,还是迁就孩子“边看边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全部是不利的。可能我们能够在要求孩子吃饭时,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自己为自己拿主意,比如:孩子能够在“看完正看到二分之一的动画片,立即来吃

5、饭”和“再看两分钟就来吃饭,然后在吃完饭后还能看一个动画片或做一件孩子喜爱的事”二者之间选一个方案,这么,孩子自己作出了选择和决定,实施起来会比较愿意。我们必需认可,“幼儿正在逐步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她有坚持自己主张的内驱力,并以此证实自己是独立的;她有时不根据成人的叮嘱行事以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她正在试探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一个自己有权的人。”儿童需要感到自己有可能安全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正如她必需发觉自己有可能在约束和限制中生活一样,儿童接收哪种限制,对于她怎样学会坚持自己的主张和怎样限制自己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扬扬见部分儿童在下棋,就挤了进去,一会儿,只见另一个孩子捂着鼻子

6、哭着跑过来:“扬扬打我,我的鼻子给她打疼了。”扬扬父亲跑过去把扬扬一把拉出来,责问道:“你干吗打人家?你这小鬼昏头啦?把他人打伤了怎么办?啊?!”扬扬憋红着脸声辩:“那她干吗不让我看呐?”“不让你看就能够打人啦?我看你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去,赶快向人家道歉。”“我干吗要道歉,是她先不让我看的。”扬扬还是一脸倔强,父亲气恼地伸手就在扬扬的头上打了一下,这下,扬扬也咧开嘴哭上了,一边哭一边还在叫:“是她先不让我看嘛,是她先不让我看嘛”还向父亲挥着小拳头。这时,扬扬母亲来了,把扬扬拉到一边,递给她几张纸巾擦干眼泪,并对另外那个孩子说:“让我先跟扬扬聊聊,好吗?”那孩子跑开了,母亲把扬扬抱在怀里:“好了

7、,先冷静一下,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那你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母亲,让我知道你为何生气好吗?”扬扬在母亲的怀里逐步冷静下来。原来扬扬在看他人下棋的时候,高声地在那儿指手画脚,另一个孩子想将扬扬赶走,于是用力推搡扬扬,扬扬伸手挡隔,恰好撞在那孩子的鼻子上。于是,母亲对扬扬说:“我知道你生气的原因了,他人不让你看下棋是让你很生气,不过你大声地说话也会打搅他人,我以为假如看他人下棋的时候能比较平静,应该会受欢迎的,你说呢?”扬扬点头了,母亲又继续说:“我还以为假如你想继续去看棋,或想要他人原谅你,继续让你看棋,那么应该向被你撞疼鼻子的人道歉,可能他人还是会欢迎你的。”扬扬又点了头:“好吧,我试试吧。”从以上事例能够看出,儿童的感情和行为方法全部是有原因的,应认识到即使儿童打人或用其它动作表示情感全部是正常现象。在阻止她的不受欢迎的动作时,先不要责备或羞辱她,试着向她说明我们了解和接收她的情感,再用主动的方法向她提出提议,帮助她用合适的方法表示感情,我们期待她改变行为,培养她的自尊和自信,并让她感觉到成人是相信她的,这么做才是真正的尊重儿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