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教育实践基地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55385884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存教育实践基地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存教育实践基地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存教育实践基地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存教育实践基地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存教育实践基地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存教育实践基地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存教育实践基地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利丰学校生存教育实践基地设立方案一、少先队生存教育特色的确立及背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21世纪提出的教育口号是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学会生存”讲的是人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所有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生存教育”从培养人的各种“生存”能力和技能的角度去强调教育,就是要发掘人的各种潜能,增强人的生存能力,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及变化。这里所说的各种潜能,实际上也是人的适应能力,包括了社交能力,创造能力,生理、心理承受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等等。那么,在我国现行小学教育阶段怎样开展合理、有效的“生存教育”呢?我们认为,“生存教育”应围绕“体能、

2、技能、智能、心理、习惯”五个要素来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可以从自理、自律、自强、自护、环境与科学、健康上网、手工制作劳动技能、人际交往、行业体验等方面方面进行实验探索,力争打响少先队生存教育特色品牌。使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及综合素质得到增强。2004年,青岛海利丰学校确立“生存教育”为学校少先队活动特色。学校以“家校合作,塑造强者之魂”作为学校德育特色,针对优越的生活条件下,孩子出现的种种性格弱点,学校对自己进行了定位:不办贵族式学校,构建生存训练大课堂,塑造强者之魂!校园及各楼层都根据“生存教育”理念,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部分确定主题内容,用自己身边的师生照片、实践收获设计为“流动的

3、教材”。学校自编了“生存教育”校本教材,开展了“义工家长进课堂”等“生存教育”主题活动。05年10月,家长委员会主任梁力和儿子梁木桥分获市“十佳好家长”和“十佳好儿童”称号。“家校合作,塑造强者之魂”的德育特色在区德育会上进行了交流,并受到了中央人民电台、青岛电台等媒体的关注。 围绕生存教育,学校少先队开展了丰富而又卓有成效的大中小队活动。多次荣获区红旗大队,也曾获得区“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十佳少先队员”“好儿童”等荣誉。另外,学校的“精明眼发现小队”荣获山东省特色小队称号,“轮滑社团”也荣鹰全国少先队优秀社团 青岛市王修林副市长、市教育局李振江副局长等一行十人莅临海利丰学校调研。王副市长赞叹

4、于校长前瞻性的教育眼光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学校7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特别鲜明的“生存教育”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实施目的:通过宣传研讨、自我教育和引导教育,对队员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养成学生珍惜生命意识;通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生存技能和自立自强能力。在文化知识增长的同时,做到心理和自理能力的同步协调发展,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塑造体魄健康、人格完整的有用人才。2、实施目标:自理:培养学生的自理意识与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自理。

5、自律:从知识上使学生懂得守规矩才能成方圆。从情感上使学生有较好的心理状态。从行为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自强: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战胜自我、战胜对手的竞争意识,树立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信心,强化学生的毅力。自护: 使学生学会在集体中生存、在逆境中生存、在紧急状况下生存,能独立生活,会安全地保护自己。环境科技: 增强认识环境科学意识,掌握学生一些与环境相关的科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教育学生热爱地球,珍惜地球资源,在保护青山绿水的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健康上网: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生存意识,杜绝他们漫无目的的在网上冲浪。引导他们健康安全上网,并明白网络就像一本字典,是学习和工

6、作的工具,而不是玩具。劳动技能: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学习各种制作技法,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各种劳动方法,在实践中寻求得当方式,阻力所能及的事情,成为家长的好帮手。人际交往:儿童人际关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影响孩子的每个层面。人际课帮助学生在“人我关系”、“自我关系”、“情绪管理”等方面成长。“礼仪课”帮助队员认识少先队的标志,了解少先队礼仪,教育队员从小做起,做礼仪少年。行业体验: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各行各业的工作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增强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二、基地设立的必要性生存教育特色确立已有五年,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

7、,学校需要一个固定场所,来印证学生的时间足迹,成果的积累展示。2009年学校领导小组决定设立生存教育实践基地,基地是德育特色标志,教育活动场所,成果展示平台。三、基地设立构想1、基地展风采,实践我能行学校设立生存实践基地,用于少先队开展各种生存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最新活动演示,技能训练等。(1)凸显生存文化氛围教室将通过展板、展台,分为三个板块进行生存教育氛围美化。展板包括:前言、生存教育实施背景、目的等文字性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开展生存训练的必要性。通过几个展台,分层分级部陈列优秀生存档案夹,“我的偶像”中外名人简介,“我的左右铭”生存格言卡片,“我来讲”励志生存故事屋,“我能行”学生实践

8、活动精彩镜头、“我最棒”生存小能手照片等。(2)生存课程大讲堂充分用好生存教材,让生存课堂真正活跃起来,各班可以安排家长义工定期进入生存教室进行生存知识讲解。大队部拟邀请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2、生存科目再细化,固定时段来比拼 在上学期“劳动小能人运动会”的基础上,本学期继续分层设计实施生存科目,并将定期进行各科目比赛活动,活动参与面广,做到人人会技能,个个能展示。比赛结果将在全校进行公示,分段定期评选出生存小能手,照片加入生存实践基地宣传栏。四、基地使用情况1、各任课教师,定期带学生进教育基地进行参观授课。修改完善生存教育校本课程,成立师生讲师团,用好生存教育课程教材,每学期每班保证进入基地上

9、课两节,按时召开会议。2、推行家庭拓展方案 我校深入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各班都建立了一支“生存教育家长义工队伍”,邀家长们定期走进课堂。同时向家长宣传“凡是孩子能做的,就让孩子自己来”“相信并尊重孩子的潜能”,进而设计“家庭拓展计划”推进“生存教育”的家庭实施策略。家长们的职业背景各异,不同的职业特点、知识结构与各年龄阶段的生存教育课程相结合,从而丰富了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 五、预设效果1、搭建平台、师生共同成长。 在“生存文化”建设的征途中,以创建和谐爱心校园为抓手,在充满激情和智慧的校园里挥洒一路汗水,高唱一路高歌,收获一路硕果。在几年的特色创建过程中,我们勇于实践、敢于探索,为师生搭建展示

10、和成长的平台。让队员获得有益的、宝贵的生存技能;帮助教师提高生存素质,形成了一支研究型教师队伍;研究少年儿童的生存教育质量,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让生存教育成果升华辐射。(1)媒体报道: 半岛都市报,青岛晚报、早报、青岛电视台等媒体曾多次报道我校生存特色建设及特色活动;市南教育等杂志也多次宣传了我校的特色教学。将生存教育的理念通过此报深入家庭和社会。 (2)队员发展: 队员通过生存教育活动的开展,经实验证明,发病率明显降低,出勤率打100%。生存意识强,乐于实践和挑战。参加各种竞技比赛,成绩显著。学生自理能力强,团队合作意识强。充分地体验到个人与团队、分工与合作、自信与信任、沟通与交流等多面关系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凑集特色资源百余条,形成特色活动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