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538572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 目: 转速器盘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 如需图纸及规程,QQ153893706学生姓名: 专 业: 指导教师: 职 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转速器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内容:(1)零件一毛坯合图 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12张(3)夹具装配总图 1张(4)夹具零件图 一张(5)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份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单件小批量生产。 班级: 学生: 指导老师: 2008年 12 月 18 日目录第一部分:序言 2一 设计目的 2二 设计感想与体会 2第二部分: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过程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过程 4一、设计题目,计算生产纲领及生产

2、型 4二、零件的分析5 (一) 零件的作 5(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 5三、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 6四、工艺规程设计 6 (一) 定位基准的选择 6(二)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三)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8(四)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10五、加工工序设计 11(一)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六、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卡和机械加工工序卡 17 七、夹具设计17(一)问题的提出17(二)夹具设计的有关计算17(三)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20八、主要参考文献21序 言一、设计目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教

3、学环节。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的能力。通过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应达到:1、掌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2、掌握加工方法及其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的选择应用能力;3、掌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4、学会使用、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以及学会绘制工序图、夹具总装图,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等。二、设计感想与体会:三周的课程设计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过程。所谓1+12,一个团队的合作,使我们的设计成果不到三周时间就渐渐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看着眼前的手工图纸、CAD图和设计计算的手稿,三周的设计过程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4、三周的设计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次设计可以说是三年的课程学习所掌握的所有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因为我们以前曾经学得很好,但是都是理论的东西,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后,终于知道理论联系实际才使我们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在这次设计中,我学会的如何设计、如何计算,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合作,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以前做的设计都是一个人的,而且规模小,不需要什么规划,这次可以说是综合了我们的所有智慧。同时,得到了我们的指导老师的大力支持。由于我们水平所限,设计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在此还诚请指导老师批评指正。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过程一、根据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所给任务的零件是某机器

5、上的一个转速器盘的零件。假定该机器年产量为50台,且每台机器中仅有一件,若取其备品率为5%,机械加工废品率为2%,则该零件的年生产纲领为:N=Qn(1+5%+2% )件/年=54件/年。由上式可知,该零件的年产量为54件,由零件的特征可知,它属于机体类小零件,因此,可以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单件小批量生产。二 零件的分析 (一) 零件的作用本设计任务给定的零件是该机器中的转速器盘,即传递运动并保持其他零件正确工作方式,和保持互相之间的正确位置。其对加工平面,平行度,加工孔,垂直度,等有一定的要求,由于零件比较复杂,不成规则,故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复杂的夹具。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图的视图正确,完整,尺

6、寸,公差及技术都符合要求。但是,零件的加工过程,需要有较高的平面度,某些地方需要较细的表面粗糙度,各装配基面要求有一定的尺寸精度和平行度。否则会影响机器设备的性能和精度。 由于零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时需要较复杂的夹具才能准确的定位,并保持适当的夹紧力,可以用花盘进行定位加紧,并用垫块进行辅助定位。 同时基准面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在加工各孔的端面时,先用铣刀铣出下表面,在以下表面为基准,铣出上面的各表面(各孔的加工也是以下端面为定为基准的);在加工前后端面时,由于工件前后尺寸较大,可在镗床上铣端平面,铣出后表面。之后,以后表面为基准,铣出两个9孔,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安装的次数,以减少安装

7、时带来的安装误差。三 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初步确定毛坯形状根转速器盘是一个结构较复杂的零件,要求材料要容易成型,切削性能好,同时要求强度要高,重要表面的表面硬度也要高,故选用铸铁材料HT200,铸铁材料是最常见的材料,其优点是:容易成型,切削性能好,价格低廉,且吸振性好。为了得到较好的强度和表面硬度,可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调质处理,淬火,同时为了消除内应力对工件的影响,可进行适当的人工时效处理(如果需要的话)。由于零件的结构复杂,用锻件是不太可能的,因此,需要先根据零件图,做出铸模,进行铸造,最好用成型铸造法,以减少加工余量和保证零件的结构准确性。2.3-12,用查表方法确定各表面的加工余量如下表

8、所示:表1加工表面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级加工余量数值说明右侧面28mmH2mm单侧加工左端面8mmH2mm单侧加工右端面14mmH2mm单侧加工中间端面4mmH2mm单侧加工四工艺规程设计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定位基准选择得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粗基准的选择:考虑到以下几点要求,选择零件的重要面和重要孔做基准。在保证各加工面均有加工余量的前提下,使重要孔或面的加工余量尽量均匀,此外,还要保证定位夹紧的可靠性,装夹的方便性,减少辅助时间,所以粗基

9、准为上端面。本零件是有精度较高要求的孔的盘状零件,平面和孔是设计的基准,也是装配和测量的基准,在加工时,应尽量以大平面为基准。例如,先铣出下表面,再以下表面为基准,加工出上端各表面,同样,也是以下表面为基准钻出3个孔;加工前后端面时,先以下表面为基准,在镗床上铣出后端面,再以后端面为基准,加工出2个9的孔的前端面。 由于扇形部分的表面比较不易加工,首先以加工出来的下端面为基准加工出各孔处的各个上端面,再以上端面为基准,加工出其它孔处的下端面;零件的2个9孔的上边缘表面是不能用来作为定位基准的。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本设计任务给的零件需要加工的表面有:端面,内孔等,其加工方法如下:(1)下表面

10、(大面积表面):虽然不是重要的表面,没有粗糙度要求,但是定位基准面,用铣车进行端铣平面,粗铣即可。(2)上边缘面:不是重要表面,粗铣即可。(3)各孔处的上端面:是重要表面,表面粗糙度R6.3,可以进行粗铣后,再进行半精铣或精铣。(4)后端面:是重要表面,也是定为基准面,表面粗糙度R6.3,进行粗铣再半精铣或精铣。(5)2个9孔的前端面:表面粗糙度R12.5,只需进行粗铣。(6)2个9孔的加工:表面粗糙度R12.5,以下端面为基准,粗镗出2个9孔;普通镗床即可。(7)10孔的加工:表面粗糙度R6.3,可用镗床进行镗孔,粗镗或扩孔均可。(8)6孔的加工:表面粗糙度R3.2,是要求较高的孔,可进行粗

11、镗半精镗,或者孔精扩,既可满足要求。(10)园角:有R3,R5,R6.5,R15几种园角,可用立铣刀周铣出园角。(三)制定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为中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由于是单件小批量生产,故加工工艺采用工序集中原则。方案一:表2工序号工序内容01铸造02时效03涂漆04铣9端两侧面05铣10端两端面06铣9端两端面07钻通孔10与钻通孔608钻通孔909镗孔1

12、0,孔口倒角0.5X度10检验11入库方案二:表3工序号工序内容01铸造02时效03涂漆04铣9端两端面05铣10端两端面06铣9端两侧面07钻通孔10与钻通孔608镗孔10,孔口倒角0.5X度09钻通孔910检验11入库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因左右两端面均对10mm孔有较高的位置要求,故它们的加工宜采用工序集中原则,减少装次数,提高加工精度。根据先面后孔,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和先粗加工后精加工的原则,将端面的精铣和下端面的粗铣放在前面,下端面的精铣放在后面,每一阶段要首先加工上端面后钻孔,左端面上10mm孔放后面加工。初步拟订加工路线方案一。方案一遵循了工艺路线拟订的一般原则,但某些工序还有一些问题还值得进一步讨论。如,铣9端两端面与铣9端两侧面,两工序前后对调,这样保证了加工面的定位精度。工序镗孔10及孔口倒角0.5X度应在工序最终完成,使孔面在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