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5538570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第十讲 练习题一、概念解释1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反映了亲子 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与跨时间的一致性。2平等型家庭:是家庭结构按家庭的权力分配的一种,家庭成员分享权力, 平等对孩子是相对的。3亲子关系:在遗传学中指的是亲代与子代之间的血缘关系。而这里是指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心理关系。4家庭应激:是家庭突发事件所导致的紧张状态。家庭的应激事件会对青 少年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其中主要有:父母婚姻变故和家庭经济压力。5学校心理文化环境:是指学校所营造的心理文化氛围,包括校风、学风 与班风,是各种条件与因素所形成的一个心理场。学校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否积

2、极 进取,师生是否精神饱满,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融洽,是否有最求卓越的氛围等。 校园心理文化环境是侵润与滋养青少年学生心灵的气候与土壤,是青少年学生健 康成长的动力源泉。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的选项)1. (B)是指家庭为个体步入社会提供经验支持和学习的机会。A.身份定义B.经验定义C.教养方式D.亲子关系2. (A)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即可以表现在亲子互动行为 中,也可以表现在父母与子女心理的亲密感受上。A.亲子亲和B.亲子关系C.亲子冲突D.依恋3 父母离异对青少年来讲是最大的(C)事件。A.家庭结构破坏B.家庭功能缺失C.家庭应激D.

3、家庭冲突4.教师对学生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这是(D)。A.晕轮效应B.角色效应C.首因效应D.罗森塔尔效应三、填空题1家庭按照成员结构可以分为单亲家庭、核心家庭、扩展家庭。2. 父母教养方式主要有权威平等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忽视 型父母。3. 青少年的家庭义务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当前对家庭的支持、对家人 尊敬、未来对家庭的支持。四、判断正误1家庭有其基本的内部规范,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了基本的行为准则。(V)2.亲子冲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是消极的。(X)3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发展成熟的社会技能提供了支持,有助于青少 年的认知与情感成熟。(V)4. 长期生

4、活在贫困中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与问题行为的危险性小。(X)五、简答题1. 家庭结构与功能对青少年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答:家庭作为一个不断运行的动态系统,具有其相应的功能。家庭功能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发展的深层变量。家庭实现其基本功能、完成其基本任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问 题解决能力;( 2)沟通;( 3)家庭角色分工;( 4)情感反应能力;( 5)情感介入 程度;(6)行为控制。家庭结构与功能不同,对于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就不同,例如问题的青少年往 往都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之中;同样家庭功能缺失,家庭成员角色混乱,沟通受 阻,情感冷漠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2. 青

5、少年时期亲子关系变化对青少年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1)生理变化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影响 生理成熟,身体力量增强,具有独立行动的能力,与父母之间的亲密感降低,而消极情绪表达有所增加。敢对老子说“不”。(2)认知变化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影响 认知发展成熟,有了自己独立的观点。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不再认为父母做的每件事情都是正确的。他们对父母的去理想化,使得他们把父母与理想的标准进行比较,从而产生 不满意。青少年对父母的看法的改变影响到他们对父母的行为、态度和信念。 青少年常对父母的建议和要求提出质疑和反对,认为自己在某些事情与父母 知道的一样多,甚至超过父母。既是父母的建议和要求是合理的,青少

6、年往往也不相信,更相信自己做的决 定,这就必然导致亲子冲突增加和亲子亲和水平降低。(3)社会性发展变化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影响获得自主是在青少年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随着青少年自主要求与独立性意识 的迅速增强,他们对父母的权威的不满日益增强,对于父母在其生活中的权威的 接受性也越来越低,变得越来越公开反对父母。而父母对孩子企图摆脱自己的控 制感到不安,亲子间常常发生摩擦。3. 家庭应激对青少年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答:家庭应激是家庭突发事件所导致的紧张状态。家庭的应激事件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其中主要有:父母婚 姻变故和家庭经济压力。( 1 )父母婚姻变故父母离婚后的 1-2 年对于青少

7、年与儿童来说是一个社会性与情感分裂时期。 离婚常常伴随着经济、住所、学校等的改变,以及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的重新组 合,这对于正疲于应对自身各种转折与发展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离婚对子女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如短期发展障碍、情绪低落、行为障碍等。(2)家庭经济压力 家庭遭受严重经济损失或者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与问 题行为的危险性更大,这些家庭中成长的青少年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压抑、孤独, 更容易愤怒,更多的学习障碍,并且可能使用毒品甚至卷入犯罪。学校是青少年 学习、成长的场所,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4. 学校心理文化氛围对青少年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

8、响?答:学校心理文化环境是指学校所营造的心理文化氛围,包括校风、学风与 班风,是各种条件与因素所形成的一个心理场。学校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否积极进 取,师生是否精神饱满,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融洽,是否有最求卓越的氛围等。校 园心理文化环境是侵润与滋养青少年学生心灵的气候与土壤,是青少年学生健康 成长的动力源泉。六、论述与教育方案设计1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于青少年发展会具有怎样的影响?答:父母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是父母的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 表达的集合,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与跨时间的一致性。目前研究提出教养方式主要四种类型:权威平等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溺爱 型父母、忽视型

9、父母。权威型父母:温暖而严厉、有明确规定与要求、严格执行、对儿童的期望与 儿童实际能力一致、既鼓励自主性发展和自我管理、又鼓励亲子间的双向交流、 能听取与接受儿童的意见、同时承担管教的责任。惩罚型父母:高度重视儿童的服从与遵从、使用惩罚、专断与强硬的纪律措 施、儿童应无条件接受父母所制订的规则与纪律、限制儿童的自主性。溺爱型父母:以一种接受、和蔼甚至有些服从的方式对待儿童,他们较少对 儿童作出要求,儿童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的自由,认为控制是对儿童的侵犯。忽视型父母:尽可能少的与儿童在一起、甚至对儿童不理,对儿童的去向与 活动知道的很少,很少与儿童谈心。采用良好的教养方式的父母向孩子示范了关心他

10、人与对社会负责的模式,儿 童通过观察与模仿获得适应性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家庭氛围为青少年发展成熟的 社会技能提供了支持,有助于青少年的认知与情感成熟。2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你会怎么办?设计一个解决方案。答: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时,我会主动与学校沟通,共同协调, 承担起青少年发展与成长中的共同责任。解决方案:家庭与学校在青少年发展与成长中具有共同的责任,社会的各种因素对于青 少年发展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家庭与学校而起作用的。为了促进青少年更好、更 快的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创造更为有利的 青少年成长条件,促进青少年的发展。在青少年的发展成长中,家庭教

11、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非常重要,学校的 教育目标求、家长的要求要达成一致。在现实的教育中,往往会看到,家庭对子 女的要求与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一致,甚至冲突,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期待、行为方 式、教育方式方面,可能家长与教师的理解与态度是不一致,这样会造成对青少 年要求上不一致或者冲突。教师认为应该这样,而家长认为应该那样,家长认为 应该这样教育,教师认为那样教育。家庭与学校在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上的不一 致或者冲突,会导致一系列教育上的问题,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负面 影响。因此,作为学生家长要试着去理解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理解教师的教育 态度,主动与教师沟通自己的想法与要求,以及自己了解到的孩子的优缺点以及 自己希望孩子这样发展与成长,达到怎样的目标等。同样,作为教师,也要主动 与家长平等沟通,与家长沟通自己的了解到学生的情况,了解到的学生的优缺点 等,沟通自己的教育方式与对学生的要求。这样,会形成一种教育上的合力,目 标明确,要求一致,共同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负责,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 的条件。不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也要互 相配合,社会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与文化心理氛围,倡导 正确的价值取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