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论文:探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效提高品德课堂教学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55385406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论文:探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效提高品德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论文:探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效提高品德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论文:探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效提高品德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论文:探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效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论文:探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效提高品德课堂教学(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效提高品德课堂教学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而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动力,有助于教育者依据正确的发展观不失时机地去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若要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社会环境,就要探索教育自身与受教育者内心接受教育需要的结合处,使二者在最佳契合点释放出最大能量,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素质教育。小学生正处于心身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及品格对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21世纪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竞争压力争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

2、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造成自信心不足,行为偏常。有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所以学校不但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和谐、宽裕的良好学习环境,更需要帮助他们学会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促进心身健康发展。那么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心理发展教育进行有效教学,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着重思考并认真解决的问题。一、“晓之以理” 培育花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平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

3、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教师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应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如在教学助人为乐的内容时,我首先将收集的雷锋的故事的录像带,在课堂上播放,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关助人为乐方面的话题。通过讨论学生们知道了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只图自己快乐,而给别人带来痛苦的事是不道德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自觉做到了助人为乐,如帮助后进同学补课学习;帮助父母作家务;帮助低年级的学生值日等等。助人为乐真正落到了实处,真正成为了一种好的习惯。二、“潜移默化”更护花和谐、

4、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低年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倍受宠爱,从小娇生惯养,不合群,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小时候不合群,容易形成孤僻自闭的性格,长大不愿意也不容易与人交往合作,很少关心他人,对他人缺乏友爱和关怀,严重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针对这种实际,我在上思品课时注意加强培养学生的合群心理,使学生从小学会与他人交往,克服我是独生子女,什么事情都得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学会关心他人,团结友爱他人。在一次教学中,我先组织学生看了一个小品,内容是甲同学因在游戏中不小心踩到了乙同学

5、的脚,而乙同学很生气,游戏也没有玩好。然后让大家讨论:生气好不好?为什么?使大家认识到生气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没有好处,经常生气不但容易得病,而且还会影响到与别人的关系,老师、家长、同学都不喜欢好生气的人。我在课堂教学之余,积极进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经常组织“班级之最”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并且他的名字还要被写上“班级之最”光荣榜。这样,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这个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劲头更足了,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绝迹了。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而且

6、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气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三、“榜样示范”激励花少年儿童的模仿性较强,他们常常以他人的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仿效对象,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并逐步内化为心理品质。要说榜样,首先应该是教师自身,其次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雄人物,再次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优秀人物,特别是学生中间的先进人物。目前在社会上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情况比较普遍,为了让学生懂得要尊重劳动这一教学目的,我在教学时,不光从书本中讲述,

7、而且让学生的思绪从课堂、从学校走向社会,探询自己身边的、被人们真正尊重而又是普通劳动者的人和事,唤起学生对每一位劳动岗位上的人的尊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劳动,理解老师的辛劳。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父母的劳动,清洁工的劳动,公安民警的劳动等等,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明白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是值得尊敬的普通劳动者。在教学的基础上,我还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主动帮助父母、老师、生活有障碍的人做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的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四、“勇于实践”启发花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学生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就是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组

8、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实践,从而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如教学思品学做家庭小主人一课,课前,我安排学生在家亲身体验家庭小主人的感觉,和爸爸妈妈换位做家庭小主人,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就可以通过大家交流学习的方式,谈谈如何做好家庭小主人。通过和父母做家庭主人的对比发现问题,教育学生要从思想深处理解父母的劳动,尊重父母,唤起学生对父母、对学校、对自己的责任意识。又比如教学思品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我先通过课内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道理,然后将学生带到室外的马路上、十字路口,指导他 们辨认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请交通警察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交通常识,从而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总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寻求使学生心悦诚服的、能激发学生爱憎的、能约束学生社会行为的教育,采取适合他们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激发其心理发展的动力,培养其良好的素质,定会搞好思品学科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育人的目的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