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雨”中的思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5538534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及时雨”中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及时雨”中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及时雨”中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及时雨”中的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及时雨”中的思考“国培计划(2015)”湖北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远程培训新鲜出炉,培训时间紧凑,内容丰富实用,要求各位老师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我是一名农村非教学一线教师,很想在培训中学到真实、有用的东西,因此我把这次培训看作“及时雨”。10月7日,我正式注册并登陆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管理与监测平台,开始分阶段、按步骤地学习和交流。学习过程中,关于偏远乡村教师培训的几个突出的问题始终萦绕在脑海,挥之不去。学习时间能不能保证?“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上不来”等诸多因素使偏远乡村教师越来越匮乏。学校在聘请代课老师的基础上,仅仅能满足一个班两个

2、老师。所有教师除了常规教学的备、教、批、辅、测以外,还有跟班、跟操、跟餐、跟寝、操持家务等琐事。一天下来,不知还有多少时间能够用于安心地培训。电教装备能不能保证?2012年9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讲话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事实上,偏远乡村学校的“三通”现状难堪:宽带网络通了,带宽达不到,网速也跟不上;优质资源通了,仅仅一个班有电子白板,只能轮流使用、懂信息技术使用;网络学习空间通了,不是人人都能享用。学校除了售饭系统

3、,大不了有一至两台电脑,主要用于联系上级主管部门,以便做好上传下达、安排工作。学习效果能不能保证?显而易见,因为受到时间和电到教装备的限制,无论是偏远乡村还是城镇,教师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难免出现挂机学习、复制作业、随意交流和讨论等等应付差事的现象,弱化“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的实践成效,很难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难达到转变学习方式的发展性要求,更难达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要求。学以致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很容易成为一句空话。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中指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老师必备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是教师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伟大工程。如何保证让提升工程落到实处,还需要开展专项调研(特别是偏远农村学校调研),分析现状和问题,摸清学校和教师需求,对症下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