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图录入通信资源统一要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5381942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谷歌地图录入通信资源统一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谷歌地图录入通信资源统一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谷歌地图录入通信资源统一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谷歌地图录入通信资源统一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谷歌地图录入通信资源统一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谷歌地图录入通信资源统一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谷歌地图录入通信资源统一要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谷歌地图录入通信资源录入为便于管理现有传输资源,要求在谷歌地图中标注现有基站、光缆路由、在建工程等资源信息。一、版本的要求在电脑上统一安装谷歌软件,软件版本要求使用Google Earth6.2.1.6014(beta)版本。二、录入指导意见:(一) 图层建立:将鼠标箭头放置在根文件夹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添加-文件夹-名称)图层像excel单元格或PPT大纲页面一样是可以挪动建立所属关系的。整体包括站点和线路两部分,先完成站点录入,再进行光缆录入。具体图层如下:1、 干线和城域网2、 干线部分3、 城域网部分1)图层12)图层2 传输机房核心机房:市枢纽楼骨干汇聚机房:城域网核心层节点,包括县

2、城核心节点和市区核心节点。综合业务兼普通汇聚机房:主要为综合业务区汇聚节点和乡镇汇聚节点。普通汇聚机房:主要为纯SDH或纯PTN汇聚节点。独立设置的综合业务汇聚机房:小区内单独购置的30平米以下的仅设置了OLT的接入机房。标点格式要求:标签比例0.7,图标1.03)图层3 引接点其中基站引接点可以由你院无线侧或分公司网络部提供的经纬度信息进行导入,详见后面指导意见。4)图层4光缆(二) 图例标准:1、 节点1) 一干节点OTM站点图标:三个圈,颜色红色,标签红色。OL站点图标:红圈,颜色红色,标签红色。2) 二干节点二干节点同一干节点,颜色为蓝色。3) 城域网节点l 传输机房:若传输核心汇聚机

3、房与干线同机房,请使用干线机房。不再新增机房图标。要求在说明里添加“楼层/面积/产权”属性。l 基站节点:l 集团客户l 住宅小区l 营业厅(三)光缆信息命名:*-*说明栏:*-*/敷设方式/距离km/*芯1、干线光缆:省至省的通信光缆为省际干线光缆,表示线条颜色为红色,宽度为4(省公司统一录入)。省内干线光缆,表示线条颜色为蓝色,宽度为4。2、城域网光缆:1)市到县及市区核心层、骨干层的光缆为核心层光缆,表示颜色为绿色,宽度为4。2)汇聚节点间的光缆为汇聚层光缆,表示颜色为紫色,宽度为4。其余为接入层光缆,表示颜色为黄色,宽度为2。待建和在建光缆用白色线条表示。三、 基站信息导入指导1、需要

4、各地市分公司提供现有基站经纬度信息(GPS要求精准度在5m)。2、Google Earth基站经纬度信息的录入:使用软件制作*.KML文件,然后将文件导入Google Earth。软件的使用如下:在Excel文件里以下面这种格式录入基站信息,录入结束后保存。打开文件后,选择打开保存的Excel文件。下一步选择。然后将文件名定义为XX市(州)现有基站.KML。之后双击以打开XX市(州)现有基站.KML四、Google Earth资源录入统一要求1. Windows XP系统文件保存路径为: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G

5、oogleGoogleEarth myplaces.kml文件,只需在第一次操作完毕后退出后GoogleEarth提示,选择保存即可,后续的录入工作中请勿再打开XX市(州)现有基站.KML的文件,(或者将其删除)如果再次打开上述文件会造成GoogleEarth内的信息重叠。2. 提交录入资源信息时在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GoogleGoogleEarth myplaces.kml文件下将myplaces.kml文件名复制拷贝至桌面,将文件名改为*地市(州)光缆资源信息. Kml。3. 录入光缆信息时使用路径工具输入,要保证地图最清晰化后绘制,并且要与光缆现状路由走向保持一致。4. 本次信息录入各地市应以15.1期工程作为终结含集团客户引接光缆。后续根据每年度工程逐步录入信息,已立项待建光缆用白色线条表示。5. 4月份完成郊区光缆录入,5月份完成城区光缆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