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最新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55375270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最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最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最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最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最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最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最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最新【-工作计划范文】在中小学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以 下是本站分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德育体系,培养学生爱祖 国、爱家乡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继续深入贯彻落 实调兵山市中小学学习、践行弟子规活动实施方案,使传统文化精神内化于 心,外化于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精粹,培育厚德人才。三、基本原则与课程计划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研发相结合

2、;与日常行为教育相结合;与学校 特色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活动内容1、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1) 计划在11月30日进行弟子规诵读班会。(2) 12月5日举行弟子规背诵比赛。除了这两项活动,平时加强弟子规的学习活动,利用学校的广播在课间 播放弟子规歌曲,利用班会时间诵读、学习弟子规,尤其加强低年级学 生的学习。2、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1) 利用早自习的时间诵读国学经典。(2) 每周设一节诵读课,每月召开一次以诵读为主题的班队会。(3) 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和各种影响资料举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专题讲座,与 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交流。(4) 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3、计划召开校园艺术节活动,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 地融入校园艺术生活,突出活动广泛化、故事化、体验化、兴趣化的特点,让学 生感受经典文化魅力,热爱经典。3、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 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一道学生认知 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利用 三八 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 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 的实践 活动。以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 、感恩社会 、关 爱长辈 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

4、从而培养学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以雅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以 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 、文明礼仪知识大 赛 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 行合一的礼仪规范。(3) 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 开展 争做诚信少年 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4、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1)充分利用 体育、艺术2+1项目双技活动 的有效平台,弘扬太极拳,激发 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 面的兴趣爱好

5、。(2)展示开展好特长教育活动。通过开设阅读、硬软笔书法、剪纸、舞蹈等特 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过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五、积极开展校园品位创建工程。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 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 文塑人、以文化人 的浓郁氛围。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领导小组组 长:闫丽娜副组长:朱亚杰 张淼组 员:徐秀华 杜平 郝岩 史艳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主题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活动对象 全区普通中小学在校学生三、活动内容(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1. 通过

6、推进文明校园、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广泛掀起学习、倡导、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不断加强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 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 养教育。2. 通过开展争做 新时代好少年 美德少年 等活动,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3. 通过深入开展 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 活动等推进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升 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 品礼仪、迎客礼仪等礼仪习惯养成,引导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 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

7、礼仪规范。4. 通过推动书法教育健康和深入发展,激发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欣赏书 法的热情。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努力增强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5.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研学实践教育、冬夏令营等活动, 加深学生对革命传 统和革命精神的感悟,传承红色基因。组织中小学生到革命历史遗址、革命历史 博物馆、革命先辈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场所参观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中国 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1. 以忠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利用 三八 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 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践行孝心、感恩老师、感恩长辈等关爱 师长的道德实践活动。2. 利用元旦、春节、元宵

8、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传 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 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3. 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 庆节为契机,引导广大师生缅怀先烈,了解党和祖国的发展史,不断增进爱祖国、 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1. 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各校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 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年级开展不同的国学教学内容;组织教 师读大学、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2. 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丰富诵读形式,开展 诵经典、写

9、经典、唱经典、 演经典、展经典 等活动,即:每日开展 诵读经典一刻钟 活动;每星期开展一次 书写经典一刻钟 活动;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的内容;每年举 行一次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等,把国学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3. 深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借助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等载体,围绕孝父母、 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等新颖活泼的形式, 把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成立国学兴趣小组,将传统体育项 目、绘画、书法、剪纸等国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国学、热爱诵读。(四)开展地方名人民俗教育1. 加强地方区域传统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10、,将地方传 统名人名事、文化遗迹、等资源有效整合,推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 园。2. 培育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德育教育基地。利用富有地方人文特色的重大纪念 活动、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陈列馆等载体,进一步促进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结合学校原有项目为基础开展民间体育、泥塑、剪纸等国粹教育。四、活动要求1.加强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各学校要及时召开动员大会,明确本年度开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具体要求,制定活动实施方 案,适时做好档案建设。通过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营 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的思想舆论氛围。2.坚持因地制宜、循序

11、渐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校要统筹安排,有序推进阶段性 重点目标与任务的落实,力争到2020年,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都实现 一校一特 色 、 一校一精品 的传统文化品牌。3. 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各学段的 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 全覆盖 :学科课程全覆盖,课时主要从 综合实践课中安排,也要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 要课程中去;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 育;教育人群全覆盖,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4. 坚持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

12、文化进校园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总结多 年来我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深化我区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将传承优秀文 化与打造办学特色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掘 传统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教育氛围,让师生在审美中受到传统文化熏 陶。运输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月 活动方案_安全生产月活动策划 2019 年 全国保 险公众宣传日 活动方案_2019年保险公众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增进学生的 五 个认同 意识,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

13、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青少年成 长之路,传承文化基因,守护好中华优秀民族的 根 和 魂 ,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树立文化自信,增进对中华民 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打牢思想基础根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结合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教育,从生活细节入手,注重实践养成,不断丰富展示弘扬中华文化 载体,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学校教育始终。二、活动主题传承文化基因,守护民族根魂三、基本原则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与国家通用语言

14、文字教育教学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 结合;与德育常规教育相结合;与 第二课堂 、 兴趣小组 活动相结合。四、活动内容(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设定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 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利用走廊、教室、办公 室、橱窗等场所设立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片、警句、诗词歌赋等,创设传统文化环 境,突出传统文化气息,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把传统教育寓 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 高尚的道德情操。(二)以说一口流畅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的中国字为目标,推进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教育教学扎实、有序开展。各学校结合师

15、生实际,通过开展读、说、抄、 写、评 等活动形式,提高师生读、说、写的能力和水平,传承中华文化,促进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推进。让学生在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语 音中感受汉字的魅力,在横平竖直、方正规范的书写中得到艺术的浸染。(三)抓好教学常规,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 过程,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任课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 篇章中的各种道德因素,注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目标的实现,讲好 中国故 事 。语文、历史等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课程,应特别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 ; 数学、物理等科学学习领域的课程,要重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与实

16、践能力的培养;艺体类课程中,应注意加强审美情趣的陶冶、毅力意志的磨练和 完善人格的培养。(四)和德育常规教育活动相结合。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 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从懂礼貌、讲礼仪、尊敬师长、自觉排队、诚实守信、遵 守秩序等学习、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 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师生的一言一行中充 分展现。(五)过好中国节日。中国节日包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利用 清 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重阳节 等中华传统节日,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内涵,增进各族师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利用重大纪念日 7.1 8.1 9.3 9.18 10.1 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